近日几位公募大佬的闭门会议交流记录,干货十足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1喜欢:14

本文首发于 投禅说 \/sin号:touchans

公募大佬1:短期调整为明年春季行情创造机会

12月份的市场形势总体偏谨慎:1、每年行情基本到11月中下旬就结束了。2、短期内增量外资相对有限。过去3年MSCI纳入比例不断提高,外资从0到2-3万亿,边际增量大,11月26日年内MSCI最后一次大幅提高,短期后续增量资金十分有限。

大部分券商策略会都讲2020年是牛市,但我觉得明年可能是小年。今年大家的收益率都很高,各种风格收益都在30%以上,这在过去几年是少见的。另外CPI这么高,从历史看CPI超过4%以后,往上走的过程和下行的过程,市场整体的压力都比较大。

行业机会方面,我觉得价值股和周期股的机会不在2020上半年,而在下半年。因为价值股和周期股上半年要随着CPI的回落而回落,然后可能才跌出个底。现在AH股的价差拉得很大,如果经过半年的时间香港局势趋于稳定,香港市场有一波行情,AH联动驱动价值股和周期股可能会涨一波。

2020年上半年可能会偏科技股的行情。明年是5G的大年,5G周期受益者是硬件,首先是通信的光纤光缆,然后是中兴通讯之类的设备商,其次是PCB,最后是消费电子和5G应用。所以我认为消费电子,包括5G应用、车联网、物联网等明年都是大年,但可能在上半年提前有较好表现。

消费医药的调整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在过去3年白酒、白电等白马股上涨的原因除了基本面不错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2-3万亿外资持续不断地集中买入这类股。未来MSCI比例再次提升至少需要半年的评估时间,且后续边际增量影响相对小了。这中间可能会出现一个增量资金断档期,这些大白马可能会休息一段时间。

总体我的看法是12月份是调整期,但短期调整为明年春季行情创造机会,我相信春节前后会有一波春季行情,可持续到4月中下旬。布局上看好上半年科技、下半年偏价值和周期,预期明年2-3季度可能会有一波比较大的调整。在年中调整中,消费医药的调整幅度可能会相对小一点。在调整期,可以战略布局军工和新能源车

公募大佬2:看好未来两年行情,支持长线的逻辑就是资产荒+制度红利

19年国庆节前我就认为维稳行情已经结束,所以在9月下旬我就认为指数已经是顶了。从目前情况看,指数确实在9月下旬就是顶点了,但是有些个股还延续了1-2个月到现在才开始调整。

调整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1、MSCI我认为至少明年三季度前是不大会继续提高纳入比例了。因为MSCI也说了,至少有4个问题解决了,才会考虑进一步纳入。包括对冲和衍生品供给的问题,结算周期的问题,港股通的交易假期安排的问题及在陆股通中形成有效的综合交易机制的问题。我觉得一个是假期问题不太好解决,一个是对冲工具方面,我们还没有足够多的对冲工具。根据过往MSCI提高纳入比例的流程,至少要半年前就提议,但目前还没有提高纳入比例的时间表。这样有可能2020年年中会出一个调查,这个调查的结果是可能进也可能不进,再到执行层面可能就到2021年了。所以,明年外资的流入可能会相对没有那么高了,而外资的流入更多的是对心理层面的影响。2、除了外资流入的问题,还有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经济何时见底等因素。

我认为12月份的调整幅度有可能要低于大家的心理预期。从量化的角度来看指数,假设2020年指数回调一些,后面再涨两年从概率上还是比较合理的。

现阶段调整后未来两年我倒是很看好指数的,股市好坏和经济没有太大的关系,GDP的增速不重要。关键是看中证800中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盈利增速如果能起来,股市就能涨。

支撑未来两年股市上涨有几个原因:

1、兴业证券的王涵说现在库存周期是在底部了,许多行业的产能周期也是在底部了,因为投资增速一直向下,这几年就没有什么新增的产能,许多行业研究员说,中证800的某些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已经改善了,但是没有投资的欲望,不扩产能。

2、从盈利周期角度来看,明年一些上市公司的盈利周期也是上抬,假设盈利周期上抬,资金也相对宽松,又不愿意投实业,那么钱可能会进股市。

3、从股市角度,国家现在做的一系列的改革,全是为后面牛市做铺垫,打击P2P,虚拟货币等,全是要把资金往股市里面赶,发展直接融资是一件非常迫切,国家非常想做的事。荀玉根看好明年的原因是觉得目前的金融改革相当于当年的股改,我觉得也可以这么看。从实际资金层面是资产荒,从股市的制度层面,我们需要一个牛市,这是制度一直在默默做的事情。

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后面两年指数不一定暴涨,但是会有一个温和的上涨。

总结一下,经过12月份的回调,2020年指数会稍微乐观些。支持长线的逻辑就是资产荒+制度红利,选股的思路就是存量经济里面的阿尔法和未来可选的一些新的有预期的板块。看好传统经济里面的偏周期类的个股,另外像新能源汽车,传媒和消费电子等,还有猪瘟疫苗,如果这次调整下来了,都是有机会的。还有一个板块就是券商,因为券商市值太小了。

公募大佬3:继续看好成长和估值匹配的核心板块,关注在底部且有新政策导向变化的板块

近期白马股出现调整,但是我认为这波白马股的调整基本上是一些估值确实已经很高的标的。这些标的后面的一波涨幅是一些趋势投资者推上去的。所以我认为现在这种调整是理性的。我一直在跟踪的一些明年利润增长有30%以上的,明年估值在30倍以内的标的,在这轮调整中都是相对比较坚挺的。我认为这波调整并不是代表核心板块就要走弱了,我觉得只是一个正常的估值上的调整。整体的选股思路延续在一些成长和估值相匹配的核心板块没有变,我倾向那些明年动态估值在30倍以内,增速25%以上,这些标的我基本会拿着不动的。

现在看,市场还没有新的大主线出现。有一些细分行业可能会有一些新的线索,像周五刚出的火电行业五大集团的内部的供给侧改革,我觉得类似16年做煤炭、钢铁一样。所以我会关注一些在底部的、有新政策导向变化的板块,可以作为白马股和核心资产的补充,短期可能会有一些超额收益。

资本市场行情的真正突破需要制度创新和良性激励反馈

由于政府政策的预期差比2018年底要小很多,2020整体市场机会相比2019年要小,会更偏结构性特点。

二级市场主要投资机会有:1 高度关注因政策组合拳变化而受益的行业和公司。如财政政策发力会利好基建行业龙头;经济增长新动能塑造利好以5G为代表的科技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国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会继续扶持券商龙头做大做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龙头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可能会稍变友好以防范风险加快房地产行业整合,这将利好龙头房地产企业。2、在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压力仍甚的大背景下,具有高股息确定性增长的龙头企业仍然值得持有。

展望未来,资本市场行情的真正突破需要中国改革在以下几方面出现有效的制度创新和良性的激励反馈:1、所有制中性能得到彻底贯彻执行,“清”“亲”政商环境能良性运转;2国企混改能真正提质增效,其成果能使民众有切实获得感。3、降低中低收入阶层负担,缩小贫富差距。4、端正资本市场初心,改变重融资轻投资的思想,加快《证券法》等修改,切实加强投资者保护。5、处理好与全球重要大国之间的关系,营造好的外部环境。

公募大佬4:银行理财和险资将是2020年市场新的增量资金

在此增量资金的推动下,看好高股息且下行空间有限的银行等股票,以及一些性价比高的细分行业龙头。今年大家一直认为MSCI等外资是一个很重要的增量资金,我认为这个增量的变化在明年可能不会如今年这样一次性到20%这么显现,我觉得明年可能看到的增量资金是银行的理财资金。银行理财资金形式上和险资是一样的,更多的是以FOF的形式投出来的。在权益投资方面,他们不大会去构建自己的投资团队,因为不管是从激励机制还是市场化角度来说应该都不会的。从资金目标收益角度,他们可能会更多的去找一些类固定来替代他们原来在非标上面的资产配置,因为非标能看到的是未来的收益率是往下走的。在这一点上面,他们第一会配置的是高分红,高股息率,ROE比较稳健的,比如银行里面的几个龙头,除此,5%的分红率还是能找到很多,如中石化上海石化中国神华等。从现在这个时点往后看,我觉得增量资金一个是险资,一个是银行理财子,这个逻辑下我认为高分红且没有太多下行空间的银行股是有配置价值的。另外,今年在外资推动下,很多龙头、白马股涨幅很高,估值也处于历史上很高的位置了,但实际上很多细分行业的龙头还是有机会的。资金的配置一定回去追寻性价比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很多细分龙头可能会得到发掘。

公募大佬5:不用过分担心经济,看好中国产业自主、制造业和新能源车

经济下行不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因为不管是日韩还是包括美国都有GDP潜在增速下行的历史过程,这种下行过程其实也属于自然规律。该发展还是会继续发展,只不过是从过去粗放型发展转成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也自动的向着好公司方向去转变,整个市场好坏参半,不用太担心,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整个经济其实短期内有很多迹象已经见底,例如GDP指数,包括这个月公布的PMI,所以个人还是倾向于目前的位置已经基本企稳了,断崖式下跌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包括汽车、房地产,这两大消费

还有明年的一个基建托底,最近猪肉的价格也已经调控下来了,明年通胀的可能性也得到缓解,整体来说经济还是非常稳健的,经济的稳健就决定我们投资环境,唯一可能的变数的就是中美关系,所以个人认为明年还是一个结构性的行情,需要去找一些性价比好的个股。今年一些消费股、一线白马股涨幅非常惊人,从17年、18年、19年已经酝酿了若干高潮,而且从估值角度上讲已经是历史高位,但在跟外资的交流中,其实他们还是愿意在这些个股适当回调的时候去持有,因为这些公司确实已经证明是最好的,不存在基本面的问题,这是他们的一个观点,也是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明年的整个主线可能要等到年报公布或者预告之后再看哪些上市公司会受益。其实从长线来看,我们现在已经和发达国家的市场发展规律接近了,有一批行业龙头公司,它是稳健性的,也有一批高科技公司,由于它的壁垒逐渐提高,估值虽然高,但实际上还是有很高很深的护城河的,反而凸显了投资价值,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这样,特别是中国和美国脱钩以后,中国这些企业的市值、空间、独立性可能性更大。就像华为,6月份之前大家特别悲观,认为贸易战出口受限,华为也受限,但是从7月之后整个情绪又反转了,中国自建产业链,华为相关股票受益非常大。对于这个软件类企业估计也是如此,现在可能有一些还是依赖于国外的,但是当中国自建软件这个体系的时候,有一批公司会壮大,明年可能会创出一批历史新高,因为它的长线逻辑是在中美冲突加剧,中国产业自主的大背景下。

第二、看好制造业的公司。制造业公司大家都认为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实际上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最具有优势,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汽车,过去中国有个合资企业,产业链主要是靠国外,现在这些汽车的产业链,无论是从电子箱、齿轮、到电动车的发电机等等,已经逐步的实现了国内的龙头企业的替代,不仅进入国内龙头企业配套,也进入国外的供应链体系,目前整个行业不景气,其实洗牌越彻底,最后他们重新崛起机会越大。所以制造业的优势,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他结构化与经济之间的差异特别突出,而且中国制造业有最广泛的工程师的福利,中国工程师数千万,美国只有数百万,包括报酬机制都不一样。第二就是中国这些企业通过服务中国的这些中下游的,比如说是IT,明显已经成为世界级的授权。所以我认为有些制造业企业的优势是非常突出,而且制造业总体估值不高的,这些公司会随着的竞争优势愈发突出,凸显出价值。举个简单例子,海螺水泥,现在水泥供不应求,这个公司原来是一个和宏观相关的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最后才发现实际上它已经整合了市场,变成一个稳定盈利的,而且有一定增长的公司,类似这样的公司非常多,比如说中国巨石,实际上它的毛利率、净利率比海螺还要高一些,全球化布局也更广泛一些,估值也很低,而且它的玻纤价格也处于触底回升的阶段。这类公司还是有一批的,他们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公司,而且估值都不高。未来我觉得这些公司的话,是市场最重要的一个上涨的力量,如果我们市场中有一批这样的公司构成指数核心的话,那就真的就是走一个慢牛趋势了,美国的指数就是因为他们有些是国际龙头、盈利能力很强、份额稳定持续、具有定价权,而现在中国越来越具有这样的一个特征,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对指数的慢牛是很有信心的。 第三、整个新能源车行业还是比较看好。因为这个量一直在起来,最近大众、宝马都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力度,这个产业链中国也是具有一定领先优势,而且它是兼具科技性和技术创新性和品牌性的。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19-12-07 05:46

1.从资金面来看,明年MSCI增量资金有限,银行理财和险资将是2020年市场新的增量资金,可以关注高股息率、ROE比较稳健的标的。
2.从基本面来看,库存周期在底部了,许多行业的产能周期也在底部了,关注一些在底部的、有新政策导向变化的板块,钢铁和有色等。
3.从估值面来看,很多龙头、白马涨幅很高,估值也处历史高位,下一步关注细分行业龙头。
4.从政策面来看,国家现在做的一系列的改革,全是要把资金往股市里面赶,后面的常态应该是结构性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