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内卷看通胀与投资

发布于: 雪球转发:30回复:32喜欢:69

近一阵子,内卷这个词,在网络上提的很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真的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学生开始在外面补课是有效的,能够提高名次。但后来,大家都去补课。其结果就是,把孩子搞的挺累,家长没少花钱,但是学习名次没什么变化,因为其他孩子的成绩也提高了。这就是内卷现象。

生活中的内卷现象到处都是,只要是资源有限,竞争获取,都难免“入卷”。高考,不在于你学的多好,分多高,关键是比其他人分高;评职称,名额就一个,不管你是业务好,人缘好,还是会巴结领导,总之你要比其他候选者“出色”;能买到什么样的学区房,不是看你兜里有多少钱,更是看潜在的购房群体的收入水平,你在这个群体里能排到前10%,前1%,还是前0.1%。等等。

既然内卷是资源有限引起的,那能不能扩大资源,消除内卷,让大家都过的“超级幸福”。理论上是可以的,但现实却是不能的。因为“内卷”是社会进步的发动机。以上面的例子而言,虽然学生努力还是没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全社会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了;为了被提拔,大家努力工作,起早贪黑,虽然最终被提拔的还是一个人,但是可能团队整体的业绩提高了;北京的好房子就这么多,你就要想办法赚的比别人多,虽然最后还是这么一小撮人住了好房子,但是由于大家都努力赚钱,GDP提高了,经济繁荣了。反过来,如果让人人都能住上大房子,享受好教育、好环境、好资源,那肯定很多人会“不思进取”了。大家看看北上广深,每天早晚高峰地铁中的上班族,是不是基本都是年轻的面孔。说白了,基本都是来大城市打拼,也就是来赚钱的。要是这些年轻人都有钱了,那大量的产业工人谁来做?大量的服务业谁来做,谁来送快递,谁来当服务员?不是歧视这些工作,但不同工作创造的价值和工作条件,本来就是不一样的。

那是不是说我们的“管理者”或是“既得利益者”,就是让“老百姓拼命干活”呢?可以说“是”,但更多的是“无奈”。因为人类社会的规律就是这样的。有竞争才有进步。而且有时“管理者”,还会主动的加大竞争性,比如通胀。

通货膨胀,大家应该都是深有体会的,小时候普通的冰棍1毛钱1根;八十年代,万元户,应该不得了了吧;现在什么物价,不用我细说了。就是钱不值钱了。通货膨胀,其实多数“管理者”是能够控制的,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因为,从微观上讲,多发行点钱,就能多搞点工作,促进大家劳动生产,有力经济发展;从宏观上讲,还能让更多的人留在“内卷”的圈子里。你想现在赚了一笔钱就可以不用去工作了,然后还可以留给子女,让他们以后不用去大城市挤地铁了。想跳出内卷,那不行!那怎么迫使你总去工作呢,就是通过让之前赚的钱贬值来实现。通货膨胀,或者直接叫做涨价,让大家都去工作,社会也快速的发展。毕竟,产品与服务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以前谁家有小汽车?现在也已经很普及了,车多到要限购限行。

通货膨胀,好处很多,但对个人来说,“以前赚的钱都不算了,总得重新来”,这是有多悲惨。个人能不能尽量避免这个“内卷”呢?可以。途径概括起来就是:提早把赚到的钱变成资产。这个资产,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比较好理解了,最通俗的就是房子,特别是地段好的房子。它就是和富人的收入水平挂钩的。你社会通胀,我房价也通胀。无形资产,比如可以投资教育,投资自我,让自己将来的赚钱能力更强;或是投资资企业,投资股权。企业因为可以生产产品,也是天然抗通胀的。前面提到的冰淇淋就是一个例子,生产其他产品,比如榨菜、酱油、醋、白酒等都是一个道理。那些长期投资收益超过10倍的基金,像董承非的兴全趋势,15年20多倍,除了他自己很牛,时代通胀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抗通胀的这个角度讲,投资就不在于马上赚钱,而在于你投资的东西,能够长期存活,并和通胀挂钩。因为不是随便一个资产都能抗通胀,六线县城的房子,和北京市区的房子,显然不是同一个资产性质。这一点,在股权投资上更是明显。别通胀的钱还没赚到,企业先破产了。所以,重点还是当通胀发车,资产增值的时候,你有多少钱在车上。也就是,购买资产同样需要选择标的、选择时机。这方面,就股权投资而言,基金、顾投等产品是有天然优势的。“有多少钱在车上”也是很重要的。你手里有100万现金,买了5万基金,就算赚钱了,也只能“怡情”,并不能实现抗通胀。除了房子,手里的现金投资30%-60%来买基金,剩下的钱来应对突发事件,当做“过河钱”才是比较合理的。这样,你的财富才有可能和社会财富一起水涨船高。

钱都买了资产,那出现系统性风险怎么办,难道不会赔钱吗?在这方面,资产价格,就像一个人牵着绳子遛狗,狗会围绕这个人跑来跑去,对应资产价格会有高有低。但中心的这个人,就是通胀,他会一直往前走,带动这个狗,也就是资产价格曲折前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牵好绳子,等着狗什么时候,自己往前跑。退一万步讲,真要是哪天资产价格彻底崩了,价格不会回来了。那其实也没关系,因为我们配置资产的目的,其实是抗通胀,应付“内卷”,说白了,就是为了卡别人的位置。绝对资产不重要,相对资产才重要。如果是多数人都有的主流资产崩了,大家一起崩,说不定你会因此更有购买力;房价崩了,表面上资产缩水,但可能大家会住的更好。

综上,本文就是建议大家要注重资产配置,不要长期持有大量现金!而投资的意义,其实不单单在于增值,更在于生活中的相互卡位。

 #我看基金投顾#   @蛋卷基金    @今日话题   $中国平安(SH601318)$   $三一重工(SH600031)$   $万科A(SZ000002)$  

全部讨论

2021-05-13 16:22

有个活生生例子,60、70年代拼命工作的那批人都挂了,还有个人因为当时体弱没有拼命一直活着,90多岁领着一个月抵得上当时好几年的退休金,这算不算躺赢,通胀来了让自己活久一点才叫躺赢

2021-05-13 17:34

作者没有解释清楚内卷的含义,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内卷的含义是“由于资源有限,出现过度竞争。”注意“过度”两个字!另外,作者本人应该没有体验996,或者送外卖,有屁股决定脑袋之歉。内卷没有积极意义,是不公平的一个折射。看一下初等教育阶段的学生的经历,“内卷”可能有积极意义吗?内卷必然直接导致一部分人付出代价,一部分人获取更多的利益。

2021-05-15 05:33

混淆了内卷的含义。内卷带来的竞争对全社会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最简单的类比就是踮脚效应。电影院里第一排的人踮起脚来看电影,后面的人也不得不踮起脚,这对全社会带来任何有意义的价值了吗?现在的课外补习班基本上都是应对应试教育,提高低水平重复的熟练度。提高全体中学生做加减乘除运算的熟练度,并不会帮助产生菲尔兹奖,只会带来更多的近视。

2021-05-14 08:53

很多人认为人生是与他人论输赢、分高下的过程,于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囚徒博弈、内卷现象自然出现。我以为,人生是一个不断成为更好自己、不断进阶的过程。前者因为与人比较,而且总有很多人比你好,所以活得焦虑、不安、愤懑。而后者因为关注个人独特成长、重视内部感受,所以活得很滋润。

2021-05-13 16:40

说的有道理的,其实韭菜里面也有看得透的人,所以就不生了。
所以出生率越来越低了,因为看明白的人越来越多。

2021-05-13 17:52

古人为啥有钱就买地,当地主,因为有地啥时候都可以抗通胀。

2021-05-15 18:44

引发争论或者启人心智的都是好文章

2021-05-15 09:31

投资的意义,其实不单单在于增值,更在于生活中的相互卡位。

2021-05-15 09:30

个人能不能尽量避免这个“内卷”呢?可以。途径概括起来就是:提早把赚到的钱变成资产。这个资产,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比较好理解了,最通俗的就是房子,特别是地段好的房子。它就是和富人的收入水平挂钩的。你社会通胀,我房价也通胀。无形资产,比如可以投资教育,投资自我,让自己将来的赚钱能力更强;或是投资资企业,投资股权。企业因为可以生产产品,也是天然抗通胀的。

2021-05-14 17:42

囚徒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