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跟踪你准备好了没有?

发布于: Android转发:24回复:197喜欢:135

趋势跟踪你准备好了没有?
我在雪球已经有10年,从来没有正经发表过投资意见:我们一般赚钱的时候都是在长期市场收益率为负累积到末端 ,然后收益率反向向零收益率回归的时候。大多数人是坚持不到那一天,或者讲,到了那一天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获利,然后再次被市场长年累月的负收益率所吞噬。基本在一个负和市场长期生存是很困难的,只有当影响到市场根基受损的时候才会出现趋势性行情。
2024年1月证券业的至暗时刻,基本所有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市场口碑丧失殆尽。记得上一次走到这个循环的时候是2005年的1月,对不起后面还有更加绝望的998点。
国内居民的主要财富主体房地产也走到危如累卵的时刻,居民端现金流有出现断裂的迹象。
领导在2021年6月善意提醒还在耳中回响,不到3年已经走到弹尽粮绝的地步。当我们回头看一下2021年房地产泡沫到底有多大时,让人瞠目结舌。
居民部门和住户部门的资金杠杆率是非常惊人的,除了多打工还债他们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可以降低杠杆率呢?
居民住房贷款同比余额,最近3年如崩盘般下跌。买房收益率从2017年30%狂降到-30%。基本赌房价上涨的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了。
房屋新开工面积直接跌回了20年前,而房地产链正处在永久性去产能的悬崖上。以水泥为例直接要从每年20亿吨降到10亿吨。由于房地产链极长因此会造成70%的行业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去产能。再叠加现在的失业率和居民端高负债率,为了保证社会面资金链的稳定必然会给出对冲资产让大家自救。
任何陷入债务困境的人,都会在这一刻采取自救行动,来对冲房地产资产的减值,毕竟无法覆盖的房贷还款是纯债务。
甚至我们可以发散一下思维,看看由于3年全民抗击疫情已经彻底陷入困境的社保养老金的状况。(上海最低缴纳基数7300元/月)在如此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一味提高缴纳基数,除了让小企业关门以外看不出任何好处。给与社会修养生息的机会才是正道。因为解决社保养老金的困境方法直接呼之欲出。
因此学习美国通过金融市场增长降低居民端负债率才是正途,下次房地产启动也是居民端负债率下降到50%以后的事。
所以今年一到二月直接清场大家甭折腾,大概率中证2000今年无趋势性行情。而主要注意力只能是沪深300,但又遇上房地产下行周期永久性去产能所以直接又大幅度缩容,能够值得看的品种最多100家了。
在大家还在为三桶油的走势和收益头痛的时候,电力头部公司直接正面突破了,已经完全不讲道理了。
当然也有像资源类紫金矿业,还有像重资产的面板行业都直接走出了突破形态。出现往大市值股票偏移的趋势性了。
以现在社保和养老金的困境基本不可能靠量化和中性策略摆脱困境。从一定要赢不能输都属性就能反推出谁是收割对象。而地方政府更是如此,当土地财政失灵后,更有欲望。所以需要慎重解读强制分红及央国企市值管理计划。估计这些政策威力和当年2005年股改差不多。
现在国际主要股市都在历史最高点,基本看不出有见顶信号。但美国利率和2006到2007年几乎一样。真的要防止17年前国内快速赶顶行情的出现。在国内股市3000点再出现世界性金融危机,告诉我往哪跌啊?自2015年回落后大量股票在低位季度级别的做底,这才会让量化和中性策略成为市场主流。基本没人再相信,10年后市场出现趋势性行情的可能性。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啥呢?公募基金经理基本也没有经过趋势跟踪策略洗礼的人员配置了。虽然曾经有2020年抱团的经历,但这真的是趋势跟踪策略吗?可以密切观察中邮基金管理公司的净值变化吧 ,如果也没显著上升迹象。说明彭旭兄根本没有把其交易策略完全让中油基金管理公司传承下来。
经历过2018熊市的基金经理占比31%
经历过2015熊市的基金经理占比14%
经历过2008熊市的基金经理占比0.8%
放心这次量化和游资是会被市场所抛弃,10年的无趋势让整个市场充斥着量化策略和中性策略。上海这里的私募基金创业园区,全是这种玩意。这次谁在菜单上,谁在餐桌上已经一目了然。自疫情以后社保每年的差额都在1.8万亿以上,任何量化策略和中性策略都不足以填补这20万亿的巨坑,毕竟再下一次收割也在7到8年后了。
2024.04.12国九条发布,强烈要求社保养老金入市,并要求信托及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我们可以理解社保养老金的巨大缺口需要填补,信托近几年正处于暴雷的高峰期,其底层资产基本是各地的信用债、地方债、城投债。也属于暴雷的重灾区,而银行理财资金的底层资产更是和信托的底层资产高度雷同。因此,只能理解为国家希望信托及银行理财产品能够进行底层资产的置换,并且明确指明了方向。 4月22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国务院第七次专题学习,主题是“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作讲解。”中大家要清楚一个事实,国务院已经进行了第七次学习,而广大投资者还在原地晃悠。同期财联社4月25日电,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和整改问责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集中力量打造金融业“国家队”。研究起草加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行动方案,推进国有大型金融企业对标世界一流金融企业,突出主业、做精专业,不断提升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研究制定推进保险业等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非银行金融机构规范发展。推动头部证券公司做强做优,支持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
基于此我们可以判断基本已经回到了,199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从地方性证券交易所向全国性证券交易所迈进阶段,这是每个会员单位的狂欢,是投资者10年一次的投资机遇。而我们现在正处于从一个全国性证券交易中心往国际性证券交易中心转变的前夜。
下面给出结论:个股基本面的论据就交给广大网友,我就不剽窃了。以电力龙头国电电力、国投电力到今年年底获取基本300%收益应该是保守的,加个正常杠杆私募基金今年没有600%收益是会被金主抛弃的。广大网友我们最大的优势是这些量化私募基金基本在今年内不会改变其长达10年的交易策略,并且会在高位用量化策略接盘。而公募基金由于业绩排名的压力会自然而然形成这类品种的抱团行为,因此在当国电电力从2015年6月125万股东被清理到只剩今年一季度的34万股东时,这个结局是不可避免。国投电力自2015年9月46万股东被清理到只剩今年一季度的6万股东时,你们觉得最后公募基金能把这个品种投机倒何种价格?我们每一个投资者都是这次盛况的参与者,我们要能够取得足够优秀的收益来证明中国投资者的水平并不是由这些量化基金、中性基金和公募基金所代表的水平,因为在我们身边有大量的北上资金,QFII资金,各国国家投资局的资金,他们都是这次盛会的掠食者。我们每多争得一分收益,就能够少让他人掠食一部分,把这部分财富留給我们的国家,而不是到最后我们一无所获,大部分的国内财富都被国外掠食者所掠夺。我们每多争得一分收益就能够加大国内的消费,缓解债务矛盾,重新建立新的经济循环的开始。我们每多争得一分收益就能够去竞价国内资产不被国外掠食者低价收购,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经济周期中给每个人争得喘息之机。请大家从今天开始,谨慎的进行交易,认真的参与到这次盛会当中,不要成为一个观光客。因为你的每一个谨慎与正确的投资决策都能为你自己和这个国家保留一份元气。
这个趋势跟踪策略并非什么秘密,但由于国内的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现在的人才储备及策略储备都为零,他们所有的投资策略在今年已经曲线匹配,到明年曲线匹配的情况会更加愈演愈烈,根本无法竞争过国外专业投资者长达200年的人才及策略储备。现在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只不过市场10年没有给出配合,今年今日请市场配合一下吧。
请大家不要错失这次趋势性跟踪行情!
2024.04.07(第一稿)
2024.04.30(继国九条后修正版)
请各位积极传播,为守住我们及先人自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巨大财富,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精彩讨论

陈绍霞05-01 08:15

我对市场中短期走势,没有楼主这么乐观。新版“国九条”出台,严监管举措如果能得到落实,会利及长远,但也会使市场面临阶段性阵痛,在这一点上类似于2004年;对券商、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以及二级市场违规炒作行为的监管,都可能使二级市场短期走势承压,尤其是前些年机构抱团炒作、股价爆涨几倍、十几倍的股票,目前股价虽已大幅下跌,但累积涨幅依然巨大,未来股价仍面临艰难的向基本面回归的过程。
与2004年的市场不同的是,2004年中国经济处于加入世贸后的高速增长期,当前经济基本面仍处于疫情后的缓慢复苏期。目前市场五千多家上市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为二点几,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为三点几。因此,我个人认为,短期内没有看到市场将进入牛市的迹象,未来一个时期仍然以控风险为主,谨慎为上,努力在熊市中活下来。

归隐林地05-04 21:21

谢谢关注,也谢谢认同。这两年说话少,是因为我觉得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我的组合也一直在雪球挂着,有了新想法之后,也会推出新组合。我对大盘是谨慎乐观,基本面没啥可说,并不支持大牛市,但如果趋势起来了,就像@人间五十年 所说,跟上就是。上涨是上涨的理由,下跌是下跌的原因。不用担心没有钱,市场会自动缩容,而且不要轻视牛市中存款搬家的力量,2006-2007已经演绎过一次。

归隐林地05-04 20:35

刚刚有空来看这篇文章,我这一两年因为高股息组合被市场认同,收益尚可,所以对楼主说的市场的极端性感受一般。不过既然300指数已经跌了很久,有一波反弹是可以期待的,高度会多高我没啥假设,跟着走就是。楼主极度看好电力,我是不明觉厉。我的组合中有一部分电力,包括两只核电股,但绝没有想象会有300%的涨幅(目前已经在恐高中),当然2007年我也没有想象到上证会到6124点。我对下跌的下限有预期,对上涨的上限没有,都是跟着走,一边恐高,一边搏傻。既然楼主@ 了我,我很愿意跟着看看未来的结果。

奔跑大兄04-30 23:42

小猫比较委婉了。
实际上就是一个思路混乱,没有逻辑,没有统计常识的咋咋呼呼,看懂才是奇怪

一歲就很靚04-30 22:50

图片评论

全部讨论

我对市场中短期走势,没有楼主这么乐观。新版“国九条”出台,严监管举措如果能得到落实,会利及长远,但也会使市场面临阶段性阵痛,在这一点上类似于2004年;对券商、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以及二级市场违规炒作行为的监管,都可能使二级市场短期走势承压,尤其是前些年机构抱团炒作、股价爆涨几倍、十几倍的股票,目前股价虽已大幅下跌,但累积涨幅依然巨大,未来股价仍面临艰难的向基本面回归的过程。
与2004年的市场不同的是,2004年中国经济处于加入世贸后的高速增长期,当前经济基本面仍处于疫情后的缓慢复苏期。目前市场五千多家上市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为二点几,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为三点几。因此,我个人认为,短期内没有看到市场将进入牛市的迹象,未来一个时期仍然以控风险为主,谨慎为上,努力在熊市中活下来。

刚刚有空来看这篇文章,我这一两年因为高股息组合被市场认同,收益尚可,所以对楼主说的市场的极端性感受一般。不过既然300指数已经跌了很久,有一波反弹是可以期待的,高度会多高我没啥假设,跟着走就是。楼主极度看好电力,我是不明觉厉。我的组合中有一部分电力,包括两只核电股,但绝没有想象会有300%的涨幅(目前已经在恐高中),当然2007年我也没有想象到上证会到6124点。我对下跌的下限有预期,对上涨的上限没有,都是跟着走,一边恐高,一边搏傻。既然楼主@ 了我,我很愿意跟着看看未来的结果。

国电到15????

点赞转发,先码后看。当然我不赞同任何杠杆,在我看来炒股只能用闲钱。

为啥一定要我们转发。

04-30 23:57

柏拉图小黑屋里,我替他说几句,众韭准备好镰刀,有韭割韭,无韭互砍

说说房地产吧,这两天情绪又起来了是发套还是启动转向

04-30 22:50

图片评论

04-30 23:46

第七次学习是七次不同主题的学习,而不是对资本市场主题连续学了七次。
常识比情绪化重要很多。

虽然指数在3000点压抑太久了,存在着强烈的上涨欲望,但回归现实,大部分股票还是不便宜、企业业绩也很难增长,那么就走一步看一步,持有低估企业,做多不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