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回报的读后感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5

这本书是最近读的,早上刚好刷到有球友推荐,索性就记录一些自己的思考。

需求收缩往往导致股票价格下跌,如果需求收缩导致价格下跌的同时,还能够带来供给的收缩,就往往能够带来很好的投资机会。比如上一轮的航运业。比如最近几年的养猪业就是一个供给侧因为资金压力不断收缩的过程。

而需求扩张会导致股票市场亢奋,股票价格快速上涨,短期内给上市公司带来很好的盈利,但是势必会带来大量的供给。当无品牌,差异化不强的行业引来大量供给时候,行业必将出现产品价格的暴跌,对股东价值的损毁是非常大的。例如21年之后这几年的光伏行业,如果前几年光伏行业的投资者读过这本书之后,应该会对这个行业时刻保持警惕。

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点是多用供给侧进行分析。资本市场绝大多数人往往是从需求侧分析,其实需求侧往往是非常难预测的,但是供给侧相对更容易,比如一个行业,行业内大公司有多少扩产,这些基本上都是公开可以查询的信息。资本市场之所以喜欢从需求侧分析,是因为需求侧在短时间的变化往往比供给侧更大,这样会有更大的股价波动,迎合了绝大部分“炒股”人的心态,但是,如果用供给侧多去分析,更多是投资的思维。

再回到自己的持仓:

(1)消费公司的持仓都是供给侧受到一定限制的,因为品牌价值的稀缺带来供给侧限制。以持仓的五粮液为例,1000元价格带的品牌白酒基本上是五粮液和国窖,如果是供给侧扩张,基本上是来自于五粮液本身,而不是行业其他竞争对手。其他品牌虽然也会有这个价位带的产品,基本上没有什么品牌效应,不属于有效的供给。

(2)银行:中国经济经过快速发展后,最近一些年降速,未来货币增速也会下来,银行开始思考高质量的发展,不再是过去全面的拥抱规模(所以也才有过去银行不断增长,但是同时不断融资),最近一些年随着资产规模的降速,融资越来越少,反而分红越来越多。银行资产规模的降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供给侧的收缩。

(3)物业:物业公司也是在前几年高光时刻大量的外拓,大量的收购。但是我看了物业公司23年年报之后,发现,行业都在开始退出一些盈利不好的项目,并购很少发生,甚至开始剥离一些之前并购的项目。这些现象都是物业行业供给侧开始谨慎的迹象。

(4)PCB:PCB是我持仓里面唯一从需求侧去分析的,PCB行业迎来复苏,但是我内心一直有一个担忧,上一轮行业下行,但是行业供给并没有收缩,并且很多企业在泰国扩充产能。现在很难判断行业需求的复苏,能够覆盖这些产能的增长。当然,我买的PCB标的还是行业内经营较为优质的公司,不完全是行业的供需分析,还有公司的本身超越行业大多数企业的竞争力。

书中还提到,投资一家公司需要关注管理层的资本配置能力,因为留存收益的积累是公司资本非常大的一部分,尤其对于高ROE的公司。作为小股东是比较难接近管理层,很难详细了解管理层甚至影响管理层的资本配置决策。那么小股东应该怎么办了?就去选择配置高分红的公司,因为高分红避免了企业盲目的配置资本,钱可以由公司分配给股东之后自己进行配置。虽然高分红公司看似管理层没有做资本配置,但是我认为分给股东就是最好的资本配置。

全部讨论

为啥帖子回复个点赞都很少!感觉几年后,人们回来挖坟!不过那时候你已经是一个牛逼的人物了!

05-21 10:39

给人极大启发的一篇文章,很多行业都能从供给侧的角度去解读

最后一段吸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