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亏损转股,让正股套利模式受到挑战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5喜欢:5

我们之前的文章,探讨了在可转债到期前,根据转股价值应该要大于还债的本息之和,可以在股价下跌后买入正股进行套利。 (具体逻辑见之前的文章)。

 

这个套利模式在2022年有成功运用到了好几个案例上,目前持股的永东股份,也是基于这样的逻辑买入并持有的,但是目前似乎逻辑出现了瑕疵。

 

因为,3月17日光大转债的超预期亏损转股退出,使得这一套利逻辑基础受到了动摇。

 

光大转债在到期前,其母公司增持了近170亿元转债,并将这些转债转股,最终光大转债到期还债金额只有73亿元。虽然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海印转债洪涛转债上,但光大转债的数额巨大,这一非理性转股行为,受到了广泛关注。

 

光大转债退市前,转股溢价率高达15-16%,其母公司将170亿元转债进行转股,账面直接亏损金额达25亿-27亿元。当然不能排除母公司确实看好上市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未来股价会上涨将暂时的账面亏损补回来。

 

因此,基于对公司未来股权的信心和看好,选择暂时账面亏损看好未来的股价涨幅而进行转股,以这样的逻辑转股,合情合理合法。且能暂时缓解上市公司本身要进行大额还债带来的资金压力。

 

至于这暂时的账面亏损,到底是转债投资人承担,还是有抽屉协议由上市公司通过其它的方式进行补贴承担,就不得而知了。 即使由上市公司承担亏损,这笔买卖也划得来,比起全额还债,承担15%-20%左右的资金成本,也是一种可替代的方法,不至于还不起债而违约。

 

2022年的海印转债也是通过这种非理性转股行为软着陆。

 

5月9日,海印股份突然有差不多3300万元转债转股,同一天海印股份的融券余额突然从零增加到3400万元。随后的几日,海印转债转股规模每天在三、四千万元的量级。意思就是说有转债投资者每日买入三四千万可转债,并进行转股。由于转股后不能立即卖出只能次日卖出,因此选择等量融券对冲。理性情况下,转股溢价率大于0的情况下,投资者卖出可转债的收入显著大于转股的价值。但是投资者选择了反向操作,并暂时承担了18%的溢价率损失,还有融券利率。

 

因此,光大转债海印转债,以及洪涛转债的这种亏损转股的非理性行为,对转债的投资策略修正,有以下几点含义:

 

1. 上市公司宁肯背负15%-20%以上的资金成本也要选择转股而不是违约,更加说明了转债违约的概率基本为零。所以,加强了可转债下有保底的逻辑。

 

2. 上市公司可转债到期后除了偿还本金和利息,又多了一项选择。之前我们买入正股的套利逻辑是上市公司会大概率通过拉升股价使得转股价值大于本息之和,使投资者选择自动转股,从而间接减少还债的压力。光大转债的这通操作,说明转债发行人又找到另外一条退出的通道,通过亏损转股的模式但承担一定的资金成本,也可以不违约且不需要还那么多的钱。

 

3. 针对这种非理性转股行为,买入正股套利的逻辑受到一定的挑战。在转债快到期的那段时间里,要跟踪转债的余额,如果发现如果每天有大批的亏损式转股,那么买入正股套利的就得及时止损了。

 

4. 针对目前的永东股份,逻辑也是如此,需要跟踪的是,发行人是不是也打算通过亏损转股来实现软着陆。目前永东转债的溢价率为19%,资金成本不低,3.4亿总共需要的资金成本6500万。是不是选择拉股价,会是一种成本更低的方式呢? 暂时没法预测,只能在明白了这个逻辑的基础上密切关注转债余额的变化情况来进行应对。

 

 

 

 

 

 

 

 

 

全部讨论

2023-03-29 14:47

等永东拉升的白等了,都抛吧,

2023-09-21 12:05

这个逻辑还有一个瑕疵,为什么认为股价会受到上市公司的主观意愿影响。股价长期是称重机,短期是投票机,短期影响因素太多了,我对上市公司影响股价表示怀疑,可能有意愿,但是不一定会实现。

2023-03-27 17:47

这根本不算套利啊,因为没有保本措施,买正股还不如买转债,至少保本没问题

非常感谢七大的分析分享,想到一点,如果大股东持续买入转债一直等到最后一天才转股,是不是也需要同步追踪每天的转债成交量

2023-03-27 17:00

大股东已经减持股票和可转债2

2023-03-27 16:06

这个套利现在有没有可操作性

2023-03-27 15:02

余额不是每天更新的吧,有的时候一季度更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