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确实,像巴菲特这样不需要考虑申购赎回的机体,实际上是有很大的心理和流动性管理优势的,尤其是考虑其控股型公司的分红和净现金流支持。两种模式都难以复制,但理念依然可启迪众散。//@坚信价值:回复@张小丰:耶鲁的回报率统计方法,与基金净值的计算是类似的,不受投资人“申购赎回”的影响。
所以,你看到的那个回报率数字,就是投资回报。

比较有争议的,可能是最近一二十年回报的下降(过去三十年年化12.4%的回报率数据,受益于前面十几年的高回报)。

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压力,其实还是小于普通基金会或者家族基金的。

大学捐赠基金虽然有开支,但是经常是有净现金流入的,因为新富起来的校友往往比老一代更有钱,不断的在“入金”。

相对比,像卡耐基基金会这种,唯一的捐赠人已经挂掉了,在成立之后就不会再有新钱注入了。面对每年不断提高的开支,投资难度大很多。
引用:
2021-05-07 10:37
昨夜惊闻斯翁仙逝。这篇文章五年前发表于雪球,但专栏某些文章人间蒸发,故修改、订正后重新发上来。
斯人已逝,以代祭文。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本文巨长,但涵盖了斯翁的投资思想的几个要点。请耐心读一读。
----------------------------------
“Rich understanding of 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