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市值的量化策略没有下沉到st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这是今年的第三次,

对小市值量化策略的重大考验。

村里要整治各种乱象,

自然少不了对股票质量的“回头看”。

在前两波冲击中,

核心争论就是在与人的交易竞争中,

机器存在着局部的巨大优势,

这也是为广大散户所诟病吐槽的。

查理·芒格曾说: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我将永远不会去那里。

既然你都知道在打板、高频、小市值等标签下的局部市场,

量化存在先天的优势,

连柚子、机构都不堪其苦,

散户还去送什么人头。

除非,你还认为,

量化是一种统计思维,

是在发现市场的局部失效,

除去机器交易部分的不平等,

我们也能用概率赔率频率来获胜,

那我们距离不亏钱甚至赚钱就不远了。

回到标题,st股先天就存在重大的质量问题,

一旦戴帽下沉大概率归零,

连量化都不敢碰的地方,

或许未来AI量化以后能征服这块区域吧。

而今,微盘股这个曾经量化的福地,

也面临策略失效的风险。

随时戴帽的退市暴击,

低价股1元面值退市的虹吸效应,

黑啊,

深不见底的那种。

$中证2000(CSI932000)$ $国证2000(SZ3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