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理了下今年以来的正收益基金名单…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24喜欢:55

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得很不理想,前几年的热门板块如中概、医药、消费、医药及茅指数轮番调整,更别说临近年底债基还被顺带一起捎上,一波三折的行情让投资者苦不堪言。不过另一方面,随着A股数量突破5000只,涉及到的细分行业大幅增加,哪怕市场表现再差,总会有一些个别赛道呈现出难得的一抹亮色。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今年以来取得正收益的基金,看看是如何做到收益为正的,未来有没有投资价值。

一、今年获得正收益的主动基金占比约2%

我在2021年10月之前成立以及今年以来各期股票仓位平均在50%以上(排除靠低仓位取胜的基金)的主动基金中进行筛选。

经统计,在符合上述条件的三千余只基金中,年初至今(截至11月23日)录得正收益的基金产品仅67只,在所有基金产品中的占比约2%。鉴于正收益基金比例如此之低,因此大家不用为自己组合中事前未持有这些基金产品而感到难过。

这67只基金中有不少是同一基金经理管理,考虑到同一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采用的投资思路基本相同,如果对这样的情形进行去重,那么入选该榜单的基金经理共49位,这些基金经理管理的代表产品具体如下表所示(数据截至11月23日)。                                      

二、今年正收益主动基金管理规模增长明显

因业绩突出,上表所列基金今年以来管理规模大多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年初这42只基金的管理合计管理规模为271亿元,到三季度末它们的合计规模已快速增长至503亿。而且如果比较各季度规模的增量,可发现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这个容易理解,毕竟绝大多数基金投资者是追随而非能提前预判业绩突出的基金经理,业绩只有走出来了规模才能出现显著的增长。

尽管上述基金都是今年业绩的佼佼者,但如果细化到具体基金产品,各自规模增长仍会出现较大分化。整体来说规模增长明显的基金大多具备下述四个特点中的一点或者多点,即:

(1)短期业绩特别突出;

(2)业绩持续性强;

(3)来自大平台;

(4)受益明星产品管理规模外溢。

这四点对基金规模的增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可以相互弥补

比如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该基金经理可参考的历史业绩有限,所处的平台也不算特别大,但架不住今年排名第一且50%+的极端优异业绩,因此管理规模出现暴涨。

又比如缪玮彬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尽管其所处的基金公司知名度较低,但他可以凭借着持续性较强且今年以来突出的业绩而俘获众多粉丝。

马芳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尽管所处的平台小,历史业绩不够靓眼,但该基金则得益于投资风格与金元顺安元启的高度相似性,因后者恰好被严格限购,规模的外溢使得该产品规模上了一个新台阶。

刘昇管理的汇添富盈鑫灵活配置,其规模增长则主要依赖的是平台,该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时间较短,今年业绩也不算特别拔尖,但靠着汇添富的大平台,产品规模由年初的7亿不到一下增长到三季度末的45亿,同为汇添富基金经理的赖中立也是类似情况。而与这两位基金经理投向差不多且业绩近似的天治基金许家涵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天治低碳经济今年规模几乎没有增长。我想这个赤裸裸的现实也提醒我们:大平台固然基本面更好(投研投入多),但其估值也贵(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市场是有效的,因此也不必排斥小平台的产品。

有些基金经理因具备上述四个特点中的多个,管理规模则迎来了巨大的增长。比如像易方达的杨宗昌,他管理的易方达供给改革不仅今年业绩突出,而且最近几年业绩可持续性强,另外还出自易方达这样的大平台,因此管理规模由年初的40亿不到暴增至三季度末的100亿,并荣升FOF最爱基金经理榜单。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在上述四点上均不太占优,那么其管理规模增长就会相对比较有限。

不由得感叹一句,基金经理要做大规模着实太难了!

三、优秀业绩是如何取得的?

接下来大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基金是凭借什么在今年取得如此好的投资业绩的?

梳理这些基金的持仓,它们取得正收益基本都是靠投向周期\低估值疫情政策相关成长(新能源\信创)微盘股这四类板块中的一类或者多类。

(1)周期\低估值:煤炭、油气、航运、贵金属、金融地产链等

受国际俄乌战争扰动、全球通胀预期以及国内房地产政策触底反弹、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等因素影响,煤炭、油气、航运、贵金属、金融及地产链等板块今年均存在着不错的投资机会。具体而言,有些板块如煤炭的投资机会相对偏整体性;有些板块如金融地产的投资机会则偏结构性,考验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可以说,该板块是2022年A股市场投资的胜负手。在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的基金经理中,绝大多数在周期\低估值板块均存在着一定比例的配置。

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黄海)、英大国企改革主题(张媛\汤戈)、万家颐和(章恒)、招商稳健平衡(李崟)、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杨景涵)、景顺长城中国回报(韩文强)、前海开源金银珠宝(吴国清)、万家双引擎(叶勇)、中海优势精选(梅寓寒)和金信智能中国2025(刘榕俊)这些基金在周期\低估值板块的配置比例高达60%以上甚至近乎All In的状态。

除此之外,像中银证券价值精选(白冰洋)、华商新趋势优选(周海栋)、华泰柏瑞多策略(董辰)、易方达供给改革(杨宗昌)、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丘栋荣)、湘财长泽(刘勇驿\徐亦达)、浙商智选价值(贾腾)、广发多策略(林英睿)、交银国企改革(沈楠)在上述板块上有着较高比例的配置。

(2)疫情相关:出行链(航空、机场、旅游)及疫情相关医药公司

疫情是近两年我们日常生活绕不开的话题,市场围绕疫情政策的调整的博弈也出现过一些不错的投资机会。像航空、机场、景点及酒店等板块,尽管当前基本面表现得非常不理想,但市场对这些板块普遍存在着疫情政策调整后相关个股会迎来基本面的困境反转,因此今年以来股价一直表现相对强势。至于跟疫情相关医药公司,一些产品最近都卖断货,今年10月以来中证中药反弹幅度高达30%,很多基金凭借着在这个板块上的高比例配置一把翻了身。

上述统计的所有正收益基金在疫情政策相关的这些板块上的重仓程度虽然不及周期\低估值,但很多或多或少都有进行配置。

出行链方面,林英睿管理的广发多策略在航空板块上的配置比例高达50%以上,易方达瑞享I(武阳)在三季度开始重仓出行链板块。

至于疫情相关医药公司,红土创新医疗保健(盖俊龙\廖星昊)最近凭借着在中药板块上的配置,业绩强势翻红;此外还有像圆信永丰兴源(肖世源)、融通鑫新成长(万民远)及大成多策略(邹健)今年以来的正收益,均显著受益于在这个板块上的投资。范洁管理的前海开源中药研究精选则不用多说,因为该产品为主题基金,基金经理通过在中药板块中的选股今年显著战胜了中证中药指数。

(3)成长:新能源及信创

今年以来成长主题整体乏善可陈,不过还是有基金经理通过在新能源板块进行个股挖掘以及配置信创板块获得了不错的业绩。像招商瑞利(王景\陆文凯)最近通过重仓信创板块,业绩迅速回正。汇添富盈鑫灵活配置(刘昇)、天治低碳经济(许家涵)及汇添富优选回报(赖中立\李威)、易方达瑞享I(武阳)等则是靠在新能源板块上的投资取得不错的投资业绩,尽管今年新能源整体表现不佳,相关主题指数跌幅在20%以上,但这个板块依然存在着不错的结构性机会,这些基金经理应该说比较好的把握了相关板块的交易性机会。

(4)微盘股

今年市场与去年一样,小市值风格同样表现不错。万得微盘股指数年初至今上涨了23%(截至11月25提),金元顺安元启通过投向微盘股,今年以来取得不错的投资业绩也属于情理之中。除了该基金外,像国金量化多因子(马芳)和招商量化精选(王平)也通过在小市值风格上进行极致的暴露,取得了不错的投资业绩。

四、上述基金值得投资吗?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并不能一概而论。

从上述基金取得不错收益的根源来看,他们均是有意或者无意在今年为数不多的热门板块上有着较高的持仓暴露,对于这些基金经理,我们在投资之前应该关注的是,他们今年确实抓住了市场带来的为数不多的投资机会,那么在明年、后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他们是否有能力在每个阶段都抓到相应的机会进行投资呢?我认为这可能对基金经理是一件比较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们出类拔萃的业绩可能很难一直持续下去。

尽管这些基金经理基于不同出发点均配置在上述板块,但他们背后的投资逻辑不太一样:有些人是长期看好然后恰好碰上了今年的行情,有些人是阶段性参与,有些人则是纯粹的押注…相对于他们的业绩,我们更需要关注他们事前配置的理由。从概率原则上来看,相对而言我会更倾向于上述今年业绩优秀基金经理中行业配置相对分散的,这意味着他们业绩的取得不太靠某一板块的重仓,而是靠在多个行业配置上的成功决策,相对而言他们业绩的可持续性要比行业集中度过高的基金经理更强。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关注基金经理背后的投资理念及投资框架依然是最重要的。

全文完!原创不易,如果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点赞在看收藏关注四连击,感谢大家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精彩讨论

大大烟鬼2022-11-29 20:33

这就是所谓的专业投资机构的水平!收录了

全部讨论

2022-11-29 20:33

这就是所谓的专业投资机构的水平!收录了

2022-11-30 09:30

写的不错

2022-12-31 09:13

文章写的很好,很多收益为正点的基金确实有点运气,能不能持续是打问号的

2022-12-23 07:25

前几天我吹牛说跑赢了90%的基金经理,现在看我高估了基金经理们,是98%!

不错的分析

2022-12-16 11:11

公j正增长只有2%,也就是98%投资者在基金上是亏损的,这也可说,鈔还是自己掌握,投蓄儲或股票,交给它人不保险!

2022-12-07 13:59

每年出色的,大概率明年就是杀猪榜,均衡配置比较好。

写得不错
2023否极泰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一轮的结构性慢牛已经悄然启动,
熊末牛初,不要在弱势的板块和个股上浪费时间,
什么叫弱势,没有领涨气质的都是弱势,
今年还大幅下跌趋势向下的都是弱势,
只有能在今年大跌中顽强抵抗的板块和个股才是主线板块,
技术上选主线很简单,只买近几年趋势持续向上,
而且今年趋势也坚定不破稳健向上的板块和个股,
还有个重要前提就是没有走主升浪,
股价还是低位,最好是近2-5年上市机构收集好筹码的公司。
逻辑上选业绩持续稳健增长机构扎堆潜伏的大方向就对了,
做最强主线顺势而为,才能牛气冲天。
这类股票我自选有20多支,逆向投资,不败必胜!

认知:比勤奋重要
赛道:比努力重要
方向:比方法重要
宁可在正确的赛道上散步,
都不要在错误的方向奔跑♀

2022-12-23 12:19

周期理论,收益高的预示未来下跌,收益特别低的,预示未来上涨!

2022-12-23 12:18

我想知道几千只基金平均收益,看看有没有超过他们。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