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池投资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0喜欢:4
大佬你好,我这两天做一个回测,发现一个情况,。 如果在每月有新增资金进入(或者就算没有新增资金进入,但投资的是场内基金)的情况下,选取长期收益把握足够高,且风格差异明显的基金(我选兴全合润和景顺鼎益做回测),每季度调整下两支基金的比例,涨幅小的多投,涨幅大的少投(如果没有增量资金的情况下做场内,则减仓涨幅大的,加仓涨幅小的,使其总值大致一致),使得季末两支基金总值一致。 用近三年的数据回测,这种做法约可以取得高于买入之后一动不动0.7%的年化收益率。 从这个现象引申,我假设一个投资组合中,如果各支基金确实性足够高且风格有差异,可以采取定期再平衡(场外需考虑交易费,只能通过增量做再平衡),使各支基金占比不变,可以取得高于挂有一动不动零点几个百分点的收益。 请教下大佬有没有关注过这个方面

热门回复

你这个角度很有意思,相当于采用量化的方法对主动基金做一个动态平衡配置,按季度调整的话,只看最近三年可能样本量太少了,这个方法可以在更长时间段,更大的基金范围上进行测试,可能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后面我也可以去试试,咱们再探讨哈

这个后来说说我的看法哈,我觉得单纯以业绩选基金经理的话,时间要足够长,应该说越长越好(比如我之前构建的金牛组合评价的是五年组合的表现),这样选出基金的话,持有时间也要长,这个逻辑跟我之前那个组合很相似。如果要选任职时间短的基金经理,那么可能就要看他的投资逻辑等等了,这个相对比以纯业绩评价基金经理得难。
另外你提到按照短期业绩选出的曹名长和杨飞等人后市表现不好的问题,这个你如果把时间放得更长一些(比如五年),这个问题同样也是存在的。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各个基金经理风格不一样,在特定时间区间各类风格表现有好有差来着。然后这个区间业绩表现好的基金经理在那个区间又不行的(比如曹名长)。这个事情我是这么看的:
1、从逻辑上,不要以过短的时间区间去评价基金经理,短期看不出基金经理的水平(这个我就不展开了)。当然逻辑归逻辑,具体测算结果我倒真没做过,要看看@濛池 的测算结果。
2、从逻辑上,以长周期评价基金,选出好的基金后就长期拿着,忽略风格的差异。可能你之前选到了曹名长,也没事,这些长期绩优的基金经理肯定是靠谱的,可能短期业绩差一点,我们可以给他们以表现时间,长期拿着他们肯定都能战胜市场。选基金不可能选到的每个都很突出,这个逻辑就是我做大马哈金牛组合的逻辑。
3、如果比较介意行情的波动,介意短期基金业绩的表现,那么可以在第2点选出长期绩优基金的基础上。对这些基金适当分一分,分为均衡、价值和成长,每一类基金都配一点,控制配置比例,不要让投资风格过于集中在某一块。这样子不论什么行情,可能都会有相对不错的表现。
另外对于优胜劣汰,我不太赞成短期这么做,但在长期维度,比如五年可以这么操作。基金经理要出业绩需要表现时间,不能一表现差一点就咔嚓放弃了。

感谢这么认真专业的回复。可能我没有表达清楚,站在18年的时间点选在这之前五年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曹名长是当仁不让的选择,如果从18年开始选出曹名长和谢治宇的基金按照濛池都护的定期市值平衡,业绩肯定是明显弱于持有不动的。另外我也不认同短期优胜劣汰,但是像工银股混指数这样去弱留强的指数我相信会长期跑赢基金平均水平

2021-01-07 16:11

短期的优胜劣汰好像和追涨杀跌没区别吧,这两年丘栋荣和何帅的收益率都一般,但是又说不好什么时候风向去小盘股的时候丘栋荣能不能翻身,熊市的时候何帅能不能企稳。中国基金业还是太短了,大部分经理都很难评判。最后又变成了持有人自己判断风向在哪。

 马兄(这么叫顺口点,请原谅哈),关于这样的回测有个问题就是这个朋友以当下的视角选出了两只过去业绩都优秀的基金,再对过去做回测。如果站在2018年初的角度,选出的过去绩优基金有一只是杨飞或曹名长的不奇怪吧,如果像他这样做平衡收益率肯定大幅下降吧。因此我个人还是偏向优胜劣汰,请指教。也请@濛池都护 兄谈谈对我拙见的看法

2020-12-03 17:00

如果是增量资金,就没有摩擦成本。 如果存量资金这么做,就只能考虑场内了,场外的摩擦成本过高,感觉得不偿失

2020-12-03 16:39

真的是太强了

2020-12-03 16:27

嗯嗯,我选取更长的时间回测一下。  我主要持仓两块,兴全合润/兴全合宜和易方达中小盘/景顺鼎益,这两组风格差别非常大,涨跌节奏和幅度都不一致,所以做近三年定期平衡回测,效果会比较好。如果选取的基金风格差异没这么大,定期平衡的效果可能就一般般了

2021-01-09 00:56

是的

2021-01-08 20:36

你这0.7%的超额收益,还没剔除交易成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