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8喜欢:0
#华晨中国# $华晨中国(01114)$ 请问各位兄弟,假如在有大额分红的前提下,除权登记前买入,和除权登记后买入,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全部讨论

04-09 02:06

除权登记前的时间,实际上只有在股利宣告前(也就是现在这段时间)买入才有意义。
分三种情况讨论(都是假设真的有大额分红,极端假设分300个亿)。
情况1:股利宣告之前买入
比如说现在华晨大概350亿市值,极端考虑如果宣告分配300亿现金,那相当于剩下对宝马的股权和一堆应收款50亿元卖给你,但是光这个股权每年可能都能分红50亿元,那么相当于你投了一个一年回本两年翻倍的好东西,自然是爽爆了。于是股价就会上涨到一个高点,这种情况下,你在分派公告前买入,分派公告后股价大幅上涨,那么你就赚到了大幅上涨的利润。
情况二:股利宣告后,实际分派前买入
如前所述,此时股价已经大幅上涨,你再买入意义不大了,如果等到股利实际分派,你还要交20%-28%的税(港股通情况下),没什么意思。应该属于最差的买入时机。
情况三:股利分派除权后买入
还是按上面的数据,假如华晨的价值等于300亿净现金+宝马股权价值,此时300亿已经分派完毕,公司市值下降,比如下降到100亿元。这时实际上你要评估剩下的市值和宝马的股权价值之间孰高孰低,进而做投资决策。可以说和之前买的华晨不是同一个东西了。

04-09 14:16

单从企业价值上看,两种操作没有任何区别。比如价值10港币的华晨分红3港币,分红除权前买入价是10港币,分红时可以获得3港币分红(不考虑红利税),分红后除权,股价会变成7港币。如果是分红后除权后以7港币买入,虽然买入价格低了3港币,但是购买人也失去了获得3港币分红的权利。
但是现实中股票分红是存在税费和市场波动的,考虑到税费和市场波动后就会复杂一些,且无法判断两者孰优孰劣,比如你是用港股通在除权前以10港币买入,分红3港币的话,要收取20%红利税,即只能实际获得2.4港币分红,同时股价会按照分红3港币除权变成7港币,这样你的账户里证券和现金的总价值就会变成9.4港币,虽然不用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但会确定性的承担20%的红利税。如果是分红除权后买入,可以规避税费,但需要承担市场波动,比如虽然10港币的股票除权后是7港币,但是当天遇到股票上涨超过0.6港币/7港币的话,即8.57%的话则,则你的买入成本会超过税费从而使交易变的不划算。
总的来说,分红前买入可以省税费,但不用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分红后买入虽然节省了税费,但需要承担股票上涨的风险。从华晨去年两次特别分红来看,2023年2月10日第一次除权日当日下跌2.31%,2023年8月11日除权日当日上涨6.43%。

04-09 09:27

一旦分红公告了,股价都是一步到位了,至于是否除权前后买入,是为了规避20%的股息税,优点是规避了,缺点是可能放飞了。

04-09 10:58

要看分红比例,分的越多,资本配置越正确,每股股权的价值越高(roe越高),分红除权后涨幅越高(追求高收益资产的必然结果),也是不用上税的股东占避税股东的便宜的时候。

04-10 06:20

登记前持有一年内扣税,有分红,登记后买入没有分红,因分红除权,股价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