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真相魏银仓们没骗到格力和董明珠反而坑了银隆股东自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9喜欢:14

世上有太多的事情,明明不符合逻辑和事实,但是后人传多了,假的也就变成真的了。比如说,即便是温水煮青蛙这样通过简单验证就能证明是错误的假知识,不少人还信以为真。津津乐道拿来教育别人,让错误的知识传了一代又一代人。格力电器2016年试图收购银隆流产一事也是这样,大家即使当时没有关注这事,现在去深交所网站查找一下当年那些公开披露的文件,也能很容易得出,究竟是魏银仓骗到了格力电器和董明珠,还是魏银仓及当时的银隆股东们自己坑了自己。

在说本文话题之前,先解释,或者是补充一下我昨天在《2024,将是格力电器腾飞新起点的元年!》一文中的观点。大家别认为我文章的观点是董明珠明年就会交班从格力电器退休,而是要鼓励和希望她将更多的年轻人推上前台。不要时时刻刻让社会舆论谈格力电器时只知道她一个人,产生好像格力电器公司就是她一个七旬的老太太在为公司拼命那样的错觉。举个简单例子大家就懂了,如华为的任正非,年龄比董明珠还大,你说他从华为退下来了吗?我们虽然不能看见他总是在替华为抛头露面,可是谁也不否认他依然是把控华为大方向的灵魂人物,一言九鼎。我想董明珠那样聪明的人,既然她佩服任正非,不可能不会以他为榜样。

回到正题,近来格力电器公告将增资收购格力钛全部股权后,又让人把格力电器当年欲花130亿元收购银隆的旧事挖出来,用来证明董明珠是何其昏庸无能看走眼了。甚至夸赞是当时格力电器的中小股东否决了收购银隆的议案才帮格力电器公司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投资损失。事实果真如此吗?完全不是这样的!

格力电器当年因收购银隆而召开的股东大会,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A股上市公司中,一次投票表决议项最多的最繁杂的。我截图让大家看看究竟有多少,以及部分投票结果:

别说一般公司中小股东,即便是深交所也弄不明白,股东大会投票结束后,收购银隆的事情究竟是通过了,还是没有通过?因此,不得不专门发了关注函:

这就是当时的格力电器董事会的董秘干的好事,弄了一个这么复杂的股东大会投票议程来表决收购银隆的事情。结果,不仅是公司中小股东这样普通投资者,即便是深交所也看不明白了。今天我们事后来回顾这件事,是不是觉得蹊跷,有人在故意作梗?

现在大家都说40亿元就可以完全拿下格力钛的全部股权,可见当时收购银隆时作价130亿元太离谱,是魏银仓骗了格力电器和董明珠。真是魏银仓当时就想骗格力电器吗?我看未必。还是来看当时披露的公开信息。

如果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成功后,原银隆的股东是要承诺银隆在2016-2018年三年净利润要分别达到7.2亿元、10亿元和14亿元的。如果到时银隆未能实现承诺的利润,“各业绩承诺方向格力电器进行补偿以其根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的约 定在本次交易中取得的交易对价为上限,即 671,807.14 万元”。这就是说,一旦银隆业绩不达标,那些原始股东吃进去了格力电器多少,必须全部吐出来。

如此,银隆作为一个预计年净利润能达到14亿元的公司,当年作价130亿元,十来倍市盈率很离谱吗?我觉得一点不贵。

为了证明当时银隆叫价130亿元不贵,我还可以用如下事实来佐证。因为格力电器收购银隆被股东大会否决后,格力电器压低条件继续与银隆股东协商收购事宜。可是被银隆股东自己拒绝了。

如果当时魏银仓和银隆的原股东就是要骗格力电器,为什么130亿元没骗成,后来格力电器对交易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通俗讲就是压价后,银隆为什么会拒绝?骗不到130亿,能骗100亿,哪怕对折卖,65亿元卖给格力电器,也好过现在只能作价40亿元就被格力收购了啊!

综上所述,当年魏银仓们并不是一开始就一定要骗格力电器。只是后来剧本没有按照银隆原股东的原来预设的如意剧本演下去,使得最终变成了如今的结局。所以,我说的历史真相是,魏银仓们没骗到格力和董明珠,反而坑了银隆股东自己。

大家想想,回顾格力电器收购银隆完整的历史,结果是不是最倒霉是魏银仓和银隆的原始股东们?若是当年同意降低条件把银隆卖给格力电器,现在他会变成被通缉的逃犯滞留美国回不来祖国,自己一手创立公司被司法拍卖没收了吗?

文章最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如今我再给大家回顾七年前格力收购银隆的那些往事,澄清事实真相,并不是为了替魏银仓鸣冤,而是为了告诉大家,银隆资产的真实价值,远不是像那些网络舆论分析师会计算的那样只值40亿元。如果不是董明珠私人投资利用格力电器拴住了银隆,赶走了魏银仓,如今格力电器怎能仅花40亿元的代价就收购了当年低于130亿元,银隆的那些原始股东就不同意卖给格力电器的银隆?

可是,明明是董明珠牺牲自己为格力电器捡到了这么大的便宜,不少人不仅不领情感谢董明珠,反而攻击董明珠是假公济私,拉格力电器去为她私人填窟窿。这真是奇冤啊!我前几天的文章就说了,格力电器的董秘邓晓博是格力钛的董事长,格力钛的资产现在究竟值多少钱,难道他不如网络会计师清楚?他为什么在格力电器宣布收购格力钛全部股权后,他会自己私人以市价增持格力电器股票?要知道他参与员工持股计划认购格力电器股份,只需要市价的一半啊!究竟是他傻,还是那些吃瓜起哄看热闹的群众傻?

有些事情是只可意会,默默做,不能公开说出来的。为什么过去的银隆,现在的格力钛被格力电器接管后,账面体现的资产那么差,大家都把它当作垃圾了?如果真是垃圾,为什么七年前人家低于130亿元就拒绝卖给格力电器呢,不符合逻辑吧?剩下的我不能多说了。大家看看就好,不要过多展开议论阴谋论董明珠了。

全部讨论

事实证明,银隆团队,做得不行,当时值130亿,几年后,现在为啥只值40亿了,过程已经反应出了公司产品以及经营能力有问题,财务更是有大窟窿,财务出现窟窿都还算好,但产品技术路线就是死坑,越陷越大越严重。
你要相信,市场是不会欺骗人的,业务萎缩,利润创造不出来,花大价钱去收购,就是花冤枉钱!这就是事实!根本不需要纠结谁骗了谁!谁坑了谁!
如果他是个好质地资产,必然会引起各大投资大佬纷纷入股,如果不是,那就说明投资大佬们对其做大的希望和概率并没有多高,这是从侧面的一个佐证。
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投资格力,就是要对自己钱负责!谁会去投资一个不确定性巨大的板块,懂看到格力账上有上千亿,大放厥词,挥霍个几百万亿去赌。谁特么当慈善家,谁当去!!!

671,807.14 万元,和130亿相差一半吧?还有不要忘记,130亿不是现金,而是以17元/股(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的价格的股票,这样他们实际得到的应该超过200亿。

01-01 11:40

董明珠不傻,董明珠不会傻到用自己毕生的心血,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救一个不可救药的格力钛,格力钛没救活,格力却入坑,什么都没有啦!董明珠也就什么都没啦!唯一可以理解的是,格力钛出坑,格力产业链拉长,走出只有家电的天花板。格力的春天来了!

01-01 12:31

其实就是股票跌了而已,要是股票涨就不会有声音

关键问题是,现在看这个电池技术不值这个钱,市场已经做了选择。

还记得有一间宁波普罗非吗?2016年就是格力的十大股东之一,隔壁老何2016年擦枪走火,搞气车失败了,格力想收购银隆,他是不可能给你成功的,普罗非又是谁?(咳咳。。。)当时投了赞成票?(个人觉得是不可能的,咳咳咳。。。),有时候也觉得格力太好人了,自己企业给小偷搞了这么多年,董事长网上只啰嗦几句就完事,换转其他任何一个企业都忍受不了,但也不可否认别人的公关实力,能只手遮天这么多年,顾总(前科龙老总)的骨头就没有这么硬,算是倒霉的,咳咳咳咳。。。以上纯粹是主观意淫,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三年寒冬比较冷

01-01 14:44

對賭協議,赌输了还不是一样无钱还,骗子就是骗子。

小王说自己有个聚宝盆,小明想买130亿买下。前提是聚宝盆前三年得分别生出7.2亿元、10亿元和14亿元,否则小王一分钱都得不到。小王又不傻,一个假聚宝盆肯定生不出钱,于是130 亿没卖。然后就有人说看看130亿都不卖,说明是个真聚宝盆

问题是骗子都不会承认自己是骗子,承诺可以承诺,吃进去了还能吐出来吗?很难,所以很多事情不要看过程,对上市公司来讲,结果最重要

01-01 15:01

等着储能和光储直柔的风口吧!高瞻远瞩者棋盘乞是一帮鼠目寸光庸俗之人能看得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