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助你告别冲动交易,做到知行合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交易其实是管理——管理我们的资金、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分析以及自己。如果管理得当,我们自然会赚钱。

 今日港股冲高回落,截至收盘, $恒生指数 HSI.HK$  上涨0.85%;$恒生科技指数 HSTECH.HK$ 上涨1.21%;

大型科技股涨多跌少。$阿里巴巴(BABA.US)$涨2.69%,京东集团-SW(09618.HK)涨0.28%,$腾讯控股 hk00700$ 财报后跌0.88%

近期的行情有点不知道该写什么,

最近孩子生病,时间也不多,怕自己对波段策略生疏了,就把《走进我的交易室》这本书最后三章,重新看了一遍;

以熟悉这个策略的细则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个策略的。

没想到这次看到了一个之前没太注意却非常重要的内容,

之前说投资最重要的事是把符合自己性格的正向预期策略,不可逾越的规则培养成自己的投资习惯;

而对于任何投资策略,只参与不预测,同时严格做好风控,都是不可逾越的规则。

那么如何把这些规则培养成自己的投资习惯呢?

作者的做法是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投资决策流程图中。

这样每一笔交易做决策时,都考虑到了策略必须遵守的不可逾越的规则,自然就慢慢杜绝了冲动交易和做到知行合一。

今天就来分享《走进我的交易室》一书中提到的波段策略交易决策流程图,

以及财妈参照该流程图思考出的价值投资新手交易决策流程图。
 

01—波段策略交易决策流程图

下图为根据《走进我的交易室》一书P267页文字描述的投资决策流程图,设计的波段策略交易决策流程图:

对于波段策略,不可逾越的规则是:

1、严格遵守2%和6%的资金管理规则做好风险控制(单笔最大亏损限额为总资金的2%和账户整体最大单月亏损限额为总资金的6%的资金管理规则,

能有效避免职业交易员免于一次大亏就出局和在策略的负反馈周期被累积的小亏耗尽资金。)

对资金管理规则的详细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回顾《投资者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只在符合策略的信号出现后参与行情,不预测行情(只参与不预测)。

对于这个波段策略的细则,感兴趣的朋友可回顾《职业交易员发现波段机会的一种方法》;

从上方流程图可看出,流程图确实把两个不可逾越的规则都融入了决策流程,确保投资者做到知行合一,不冲动交易。

若每一次交易都依照流程图做好风控和只参与不预测,假以时日,大概率能成为市场的赢家
 

02—价投新手交易决策流程图

适合波段交易的流程图不错,那么价值投资呢,对于新手该如何做好每一笔交易决策呢?

财妈根据自己对价值投资策略的理解和需要严格遵守的原则,设计了以下流程图:

 对于价值投资策略,不可逾越的规则是:

能力圈原则、安全边际原则和适度分散原则;

以及严格遵守适合价值投资的资金管理规则:确定交易规模大小(仓位)的依据是你能拿出多少钱来冒险,而不是你想要赚多少钱。

具体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两个风险限额:一个是账户整体最大可承受风险限额,另一个是单笔最大可承受的风险限额。

比如账户整体最大可承受风险限额,价值投资一般为20%-30%,

新手建议超过自己事先确定的账户整体最大可承受风险限额就不要再加仓了,

因为新手还没有应对价值投资策略负反馈周期的经验,若盲目越跌越买,大概率只会在最终承受不住浮亏的压力时,交出带血的筹码,割肉在最低点,死在黎明前。

而单笔最大可承受的风险限额可由你计划一年投资几家企业,每家至少买几次来推算。

比如若遵循彼得林奇的“五股原则”:

对于适度分散,彼得·林奇给出的投资建议是:“资金规模较小的投资人可以利用‘5股原则’,即把自己的投资组合限制在5只股票之内。

只要投资组合中一只股票上涨10倍,那么即使其他4只没有涨,投资组合总体也能上涨3倍。”

按每家企业至少建仓两次,那么需要的交易次数就是10,用账户总可承受的风险30%/10,就可计算出单笔最大可承受风险限额为3%。

至于如何计算单笔最大可承受风险同意在压力测试(进场后再跌50%)下可交易的仓位,可回顾《为何价值投资淘汰了很多人》。
 

写在最后:

《走进我的交易室》一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交易不是为了出人头地,不是做预测,也不仅仅是分析大量的交易工具。

交易其实是管理——管理我们的资金、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分析以及自己。

如果管理得当,我们自然会赚钱。

共勉~

希望我分享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我们下一篇见。

特别声明:文章只是分享财妈的交易系统理念和投资逻辑,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果文中涉及到个股,绝非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理性参考!

#投资干货# #腾讯控股一季报出炉,如何解读?#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