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56喜欢:5

悬赏活动已结束。

伊泰B股的几个事情,一直弄不清楚,还是直接求教各位大侠,来的更快。

1、大股东增持是怎么回事?

2、是在B股市场还是H股市场增持?

3、增持的目的是什么?

4、今年涨幅到底多少?多个软件显示的前复权、后复权不一样。

5、B转A这样的事情,有戏吗?以前有成功从B股退市的是万科吧?退出B后去了H股市场,貌似还没有一家B转A的。

6、其它买入理由?我觉得仅仅从伊泰煤矿权益是神华的15%,得出伊泰的市值应该是神华15%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B股市场和A股市场有很大不同,流动性导致的估值要打折扣的,最简单也要打宝信软件B和A之间的折扣,第二资源禀赋、市场地位也不同。神华什么地位啊,而且神华是各大基金和煤炭ETF必配品种,真实流动盘很稀缺了。

7、3季度的分红是前7个季度的,分红率51%,一直算中等。为什么2022年没分红?

全部讨论

依次为你解答:1.大股东增持就是大股东在原来持股量的基础上,在市场上再购买公司股票。2.大股东在B股(沪b)市场增持,伊泰已经没有H股了,去年上市公司已经把H股回购注销了。3.关于增持的目的,公司公告是这样说的“(一)本次增持股份的目的: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公司价值 的认可”,我认为是这样的,回购注销H股包括大股东在内的所有股东持股的价值都得到增加,直接增持更是增加持股份额,煤炭行情这么好,上市公司和大股东都不缺钱,不是看好公司价值和未来发展,不会这么做。4.今年以来已经上涨约48%。2023.12.29收盘价1.54,现价2.00加股息0.28,(2+0.28)/1.54=1.48.. 。5.B转A是有可能的(可能不等于一定)。有成功案例的,2021年“8月27日,佛山华新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华包B”或“粤华包”) 成功退市换股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豪高新”,600433.SH),本次重组交易是国内首单跨交易所A股吸收合并B股案例”。6.你说得对,我也认为伊泰B的估值难以对标中国神华A股,但对标中国神华H股是可以预期的,目前B股与H股都缺乏流动性,但B股有红利税低的优势,中国神华与伊泰都是非常优秀的煤炭产、运、发电一体运营公司,所以伊泰B估值对标神华H是基本可以的(基于国企民企和规模的差别,或许可以稍低点),所以,只是大体可以根据煤矿权益粗略以神华H市值的15%给伊泰B估值,当然这个见仁见智。7.2022年度没有分红,但公司用自有资金回购注销了约3亿股H股,实现H股退市,让B股每股的股权含量大约增加了10%,这应该视作一种变相的分红吧。我个人就是卖出10%的持仓获得现金作为分红了。所以2023年三季度分红不能看作是7个季度的分红,应该看作2023年前三季度分红。回答了你的问题,也是梳理了一遍自己的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伊泰B股(SH900948)$ $老凤祥B(SH900905)$ $张裕B(SZ200869)$

回看2006-2010,这五年伊泰作为纯粹的煤炭股,估值一度到达顶峰价格的16.25(2007-10-09),现在折合成本0.846(分红不买入);最大市值价格7.7(2010-11-11),现在折合成本2.756。
失去的十年2011-2020,煤化工规划明显超出自身能力,严重拖累公司发展。最低价出现在2021年2月2日。
2021-20xx,在放弃增加煤化工投入后,价值回归的路上,高分红,回购注销h股,增持,走出2/3/5/8/13/21的浪漫金栅指日可待。
回A,没有特别的理由,也没有特别的机遇很难完成。就这样看着大股东一点点把B股也回购注销吧

答:1、大股东增持就是利用分红的外汇通过香港子公司对B股进行增持。
2、H股已经回购注销,这次增持的是B股。
3、大股东增持的目的我认为低估值得增持。
4、今年上涨50-60%之间,这个重要吗?
5、实话实说现在这种情况,回A很难啊!
6、对煤炭价格周期有长周期向上认知,煤炭就是安全、环保和抗通胀多重支撑。
7、2022年的钱回购注销H股了。
我认为问题3值得深究 ,为什么回购?因为低估。为什么低估?因为还有账面看不到的价值。为什么有看不到的价值?因为炒股和干实业的不同。为什么不同?我也不知道。

b转a,看一下新城b

02-24 23:43

未分配利润还有400亿左右,不排除公司全部回购私有化。

02-24 20:18

大概率2023年报不会分红了吧。

02-24 21:47

估计仍会分红,大股东转A需要。

02-25 11:47

大股东阶段性目标是自己手里的16亿股实现尽量高估值的全流通。去年以来一系列操作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判断大股东下一步可能干什么就按是否有利于全流通就可以了!

02-24 23:44

公司既然那么赚钱,为什么要分给股民?

02-25 14:47

为什么伊泰B股会牛?牛从何来?变牛的基本条件?未来是否还是牛?
首先公司丰富的煤矿资源和优质的煤质再加上低成本,成就了牛股的基本要素;其次,国际国内的碳达锋和碳中和,让资本和世人在煤炭业面前不敢驻足停留,失去投资欲望,行业内部环境不卷,外来投资减少或不进入,釆煤和发电行业宽松平衡,长协煤让双方利益锁定,国家在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成效显著,保证了产煤和用煤双方的利益,这就形成国家管理者省心省事,地方政府也通过煤票的方式进行管理,确保了地方可支配的税收来源稳定,煤炭和用电双方皆大满意结果,因为中国的发电主要依靠的是煤炭,这一现状在2030年前还是将保持,而2030年以后在碳中和的环境下,煤炭产量将逐年减少,这一过程将长达30年,因此煤炭行业的现状,将长期存在,所谓的周期在未来十年不复存在,而长协煤公司就变成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司,每年的利润将变化有限,在利率不断下降的大趋势面前,公益类公司能保持长期利润稳定的公司将受到资本市场青睐,煤炭公司至少在未来10年将被当作公益类公司看待,公益类公司将享受10倍以上的市盈率,在低利率的时期则享受更高的市盈率倍数。
不知道本人观点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