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尔-哈撒韦编年史14:艰难时刻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回复:6喜欢:8

艰难时刻

1970年到1972年,美股“漂亮50组合”整体上涨100%,在高点的时候,“漂亮50”的市盈率达到40多倍,但是从1972年起,“漂亮50”最大回撤接近50%。这段时期,叠加其他状况,伯克希尔和巴菲特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面对的。

🕐1974年:

当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营业利润下滑到838万美元,净资产回报率约10.3%。

纺织业务虽有盈利,但是由于高达11%的通货膨胀率造成保险理赔损失较大(同期保险费率并没有提升)。国民保险公司出现了4%的承保亏损,再保险业务亏损更为严重,高达12%。这一年并没有特别的自然灾害,亏损完全是由于保费不及理赔成本上升导致的。而前些年拓展到佛罗里达州的保险业务是造成了200万美元的损失,巴菲特决定关闭这个州的业务。

虽然承保出现亏损,但是同期保险浮存金还在增长,浮存金的增长以及当时的高利率导致债券投资收益的增加。这两部分综合,保险业务还是盈利的。但是浮存金中投资于公司股票的部分出现了约1700万美元的浮亏,这部分由于是长期持股,并没有计入operating earning损益。

🕐1975年:

1975年是巴菲特接管伯克希尔公司的第10年,但是这一年公司的业绩极为惨淡,公司的营业利润进一步下滑到671万美元,净资产回报率7.6%。

这一年是巴菲特从业以来,保险行业表现最差的一年,通货膨胀以及赔偿范围的不断扩大,造成保险承保业务的巨大亏损。

这几年不但公司业绩惨淡,而且巴菲特和芒格还同时需要面对其他挑战:首先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对他们收购韦斯科金融公司的行为展开调查,认为他们可能存在商业欺诈行为;其次《华盛顿邮报》因为印刷工人的罢工面临停刊的风险;同时,芒格和比尔·鲁安(各自)管理的基金也由于出现了较大的回撤,不得不面临投资人的质疑甚至是责难;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也从最高95美元跌到大约40美元,跌破了1970年转给投资人的价格……

巴菲特虽然也很恼火,但是并没有惊慌失措:他依靠芒格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查克·里克肖赛尔的缜密工作和出色沟通能力、当然也有巴菲特本人之前建立起来的良好声誉,经过长达十多个月的澄清和解释,最终得到了证交会官员们的理解,较为圆满地解决了调查(也可见美国证交会的负责);在《华盛顿邮报》的罢工风潮中,巴菲特给了凯瑟琳·格雷厄姆以坚定的支持,他甚至同凯瑟琳一起在工厂包装报纸,重温了少年时做报童的经历,凭着他们的坚持和强硬立场最终化解了罢工风潮;巴菲特也向找他来投诉的投资人进行开解,在一次杂志采访中被问及怎么看待当前的行情?他又用“段子”讲述了他的理解:“……就像一个精力旺盛的年轻小伙闯进了女儿国,现在正是投资的绝佳时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你能以格雷厄姆所亲睐的‘烟蒂型’股票价格购买菲利浦·费雪所喜欢的股票。

巴菲特当时的持股公司关系图,极为复杂(来自《滚雪球》)

与此同时,巴菲特自己也在大肆购买别人抛出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以及蓝筹印花公司股票。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别人恐惧时要贪婪”。

#伯克希尔哈撒韦# #巴菲特#

$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伯克希尔-哈撒韦B(BRK.B)$

全部讨论

02-29 11:46

投资关系图不错

02-27 00:25

非常欢迎各位球友提出指正和意见,我知道有些球友对巴菲特研究的很深、很透、很有自己的心得,衷心希望我的文章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此先致谢了。

05-03 15:03

在艰难的1975,巴菲特说:“……就像一个精力旺盛的年轻小伙闯进了女儿国,现在正是投资的绝佳时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你能以格雷厄姆所亲睐的‘烟蒂型’股票价格购买菲利浦·费雪所喜欢的股票。”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持续现金流的重要。

02-27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