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尔-哈撒韦编年史8

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0回复:5喜欢:8

🕐1965年

1965年道琼斯指数上涨14.2%,基金的费前收益为47.2%,有限合伙人的实际收益为36.9%!当年底基金的规模约为3800万美元,巴菲特夫妇于其中的权益为685万美元(年初约为340万美元)。请注意:巴菲特作为普通合伙人当年的收益率约为101%,其中业绩提成占了逾半约54%(183万美元),这是他的劳动所得,也可以理解为借用合伙人的资金放了杠杆。

1965年5月10日,巴菲特作为董事出席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会,基于他已经控制了公司49%的股份,会议按照他的布置“赶走了”公司的创始人斯坦顿家族成员,巴菲特被选为董事长。尽管他当时对外仍然“嘴硬”,声称“我们以一个好价格买到了伯克希尔”,但是事隔多年后,这成为了他屡次提及的失败案例,“……一个湿漉漉的烟蒂,如果我从来都没听说过伯克希尔-哈撒韦,我的情况会更好”。

在这年一月写给投资人的信中(作为1964年的投资报告),他再次分析了大基金业绩难以超过道指的原因:一是集体决策,他认为只要是集体共同参与决策投资管理,就几乎不可能达到一流水平(注:似乎与达里奥的观点不同,但是芒格也发表过类似观点);二是倾向于与其他大机构的策略和持仓保持一致;三是机构的约束,保持与其他人一致好过做出自己独特的判断,因为风险回报不匹配;四是固守不理智的分散投资策略;最后是惰性(原文用的词是inertiaa tendency to do nothing or to remain unchanged,很多人翻译为惯性,但我认为不准确)。总结下来,其实就是从众心理,由于种种限制,不能或不愿做出独立思考和决策。

关于保守投资,巴菲特认为保守投资有和惯例(大众)一致的时候,但更多的时候适合惯例背道而驰(也就是芒格所说的,常识就是多数人不具备的知识)。他又再次谈到了复利,并以印第安人卖曼哈顿岛为例,总结了复利的三个要点:寿命长、增长率高及两者兼备。(注:增长率高需要天赋和时机,普通人其实能做的是应该尽早开始投资,使用正确的方法投资,即尽早开始重复做正确的事)。

这封信中,他又将三类投资方法细分为四类,把低估类拆分为两种—Generals Relatively Undervalued 和 Generals Private Owner Basis,前者主要是指相对于同行业的股票价格低估,他在信中提到,如果同行业的股票估值水平下跌,则这类股票也会下跌,但是他现在找到了一个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由于估值标准变化而带来的风险,但他在信中没有透露是什么方法。根据球友 @节能主义者 的推测,可能是做空对冲。其传记亦有描述,巴菲特在1965年左右已经在美国铝业旅行者保险公司及卡特彼勒拖拉机公司建立了700万美元的空头。

公司在当年增加了21平米的办公场地,由63平米“大举扩张”到84平米。同时还有一位新人加入公司负责行政工作,员工增加到四人。这位新人是巴菲特从奥马哈国民银行挖来的约翰·哈丁。这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有个小插曲:他曾经想跟巴菲特学习投资,但是看到巴菲特如此优秀时,迅速放弃了这个念头,转而将自己大部分资产投入了基金。

#伯克希尔哈撒韦#

$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伯克希尔-哈撒韦B(BRK.B)$

全部讨论

02-18 13:14

他在信中提到,如果同行业的股票估值水平下跌,则这类股票也会下跌,但是他现在找到了一个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由于估值标准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我猜是做空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