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非白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10喜欢:12
这里边有两个问题,一是蛋糕大小的变化,二是蛋糕比例的变化。
广告大概可以分为品牌和效果两大类。
整个广告的蛋糕是慢慢变大,和宏观经济正相关,这个应该没有争议。
梯媒主打的品牌广告,且很难向效果广告延伸。
而互联网广告可以在品牌和效果都实现扩张,比如在抖音和微信的信息流里就很适合展示品牌广告。而这会不断蚕食梯媒的的市场份额。
顺便提一下,2021年分众利润新高的背景。
除了经济本身的繁荣,当时是一级市场的超级繁荣期,二手车平台、教培、社区团购、打车等业务处于白热化竞争的阶段,梯媒 “抢占心智” 的特殊场景,是各大品牌集中投放的首选。VC 烧的钱,变成了分众的利润。
现在一级市场熄火,估计再也回不去那个高光时刻了。
我的结论,2021年的业绩有一定的偶然性,很难再回去。梯媒分到蛋糕的比例会持续降低。
但是随着宏观经济好转、VC市场的缓慢复苏,广告的蛋糕会逐渐变大,梯媒分到的绝对值也会缓慢增长,增速低于大盘。(附图:户外广告规模的数据预估)
预期营收5%增速,利润10%左右。
好在这个行业不需要资本支出,利润全部分红再投入,综合下来,预期10%-15%的年化收益。
$分众传媒(SZ002027)$
这里边有两个问题,一是蛋糕大小

热门回复

我不觉得抖音可以做品牌广告。刷抖音的时候广告直接就划过去了,没有人会仔细看看广告。我以及其它一些经常刷抖音的人,没有人记住抖音里的广告品牌。除非它原本就是名气大的大牌。

这句““抢占心智”的特殊场景”说得很好,互联网广告所特有的场景很难将“抢占心智”发挥出来,看公众号文章时,你的注意力是在文章中,看朋友圈时注意力是在朋友动向,刷短视频注意力是在那些有趣的视频内容(除非你的广告做得很有趣,我记得有个华为手机在太空场景的广告就做得不错),而分众的场景是在电梯中,这个密闭的空间就形成了特殊场景,足够安静(公共场所的素质约束),足够短时(就那几十秒,无事可做),注意力无法顺畅转移(因为要注意楼层信息),在这特殊场景下,广告的声和图自然而然地流入用户心中。
所以一些新事物要植入用户心智,梯媒,影院会是很好的场景。

我同意,我的观点是分众增长的最大挑战是自己的模式,而不是其它竞争媒体形式,品牌广告主本质是为这2-3亿消费者被分众独占的那一点时间出价,这个时间的单位价值不因为消费者在其它平台上花了时间而下降。其实互联网平台的广告增长瓶颈同样清晰可见。没有平台可以摆脱中国人口见顶,上网时长见顶,经济增速下台阶的重力。

不过成长空间也没那么乐观。
估计最好就是21年60亿的水平。

只要分众对中国2-3亿人群候梯乘梯时间独占性的逻辑不变,其它媒体形式对分众品牌广告预算的侵蚀就不是大的威胁。

抖音品牌广告的“逼格”不如微信朋友圈。

抖音广告把品牌越做越low

能维持住规模就好,100%利润分红,5%的股息率,希望也不要太有“上进心”,乱投资。
随着宏观经济回暖,预期5%-10%的增速。
和港股比不了,在 A 股里非常不错了。

我估计是落差造成的,比如刚刚刷到上一个视频的一个low爆的低俗笑话,下一个广告来了再高大上的广告也让人感觉不怎么样

是,在抖音里看到的广告,总给我一种垃圾杂牌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