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1喜欢:13

近一年最大的遗憾在于美股Big Tech。去年这个时候还重仓(30%)美股科技,在23年中减掉了一多半,现在只剩下零星仓位。错过了这轮$纳指100ETF-Invesco(QQQ)$ 1/3的涨幅。

归因成三点:

1.基本面Beta:误判了Big Tech的业绩约20%。去年这个时候MetaGoogle的广告开始负增长,AWS、Azure、GoogleCloud增速接连下台阶。通胀止不住,加息速度堪称历史之最,各厂疯狂裁员。本以为24年能维持23年业绩就很好(不再负增长),谁又能想到短短一年之后,几个大块头增速又来到20%+。

2.1 基本面Alpha:误判了$Meta(META)$Facebook数据乏力,担心步QQ后尘。连续两年(22,23)靠增加广告量维持收入,从个人体验上看AdLoad简直离谱,没想到这一招2024还能继续用。叠加Beta层面回暖、小扎很有决心的降本增效(利润率大幅增加)、底部大额回购计划,盈利能力直接Double,股价翻了5倍。

2.2 基本面Alpha:错过了$英伟达(NVDA)$ ,属于时代的红利吧,不在能力圈范围,也没去算过估值。股价也是涨了N倍。

3. 估值:QQQ整体涨了70%,目测业绩层面占30%,估值层面占40%。虽然业绩好,但现在确实也贵。估值中枢从底部的20倍变成了现在约30倍。这个估值相比手上持仓,确实也拿不住。

精彩讨论

Elon伟大的自由02-04 18:24

去年底我也因为中概便宜,卸了大部分美股仓位,错过很多涨幅,后来反省买回了meta,没错过这波。坚持中美跷跷板不动摇绝对是真理,我清楚地记得,说美股贵已经5年了,我看meta现在也不贵。

愚钝博士02-04 20:48

但是美元的无风险收益率是 5%了

泡泡龍投資02-04 21:27

美股之前看了很多年,今年才算是真正入手的一年。以前沒有買最主要原因就是覺得估值貴,特別是看完港股之後。
而且港股自己熟悉的戰場。
但是,這幾年真的被市場教訓了,特別是港股變了質之後。
也還好,上一年看清楚之後,沒有再深度參與港股,算是避開了上年及今年1月的大跌。
目前全倉美股,感覺舒服,而且回到了以前賺錢的模式😎

莫名其喵02-04 23:35

美股没有涨停板,所以预期会立刻反应在股价上,你看某些股票好像PE很高,比如英伟达,但这只是反映了有极高确定性的高增速。你要是看forward PE它就不贵了。所以在美股你要是想赚估值的钱,唯一的途径是在公司的财报很差、大众对公司的预期很差的时候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到它未来的前景,比如五年前的AMD和特斯拉,之前跌到不到100的Meta。做不到的话就老老实实赚Beta,Alpha别想了。

Elon伟大的自由02-04 20:42

+1,这些巨头跌个20%就不能说贵了,何况还有实打实的业绩增速来消化估值。

全部讨论

02-04 21:11

“QQQ整体涨了70%,目测业绩层面占30%,估值层面占40%。虽然业绩好,但现在确实也贵。估值中枢从底部的20倍变成了现在约30倍”

02-04 21:01

想做波段这就是早晚的事

02-04 19:23

怎么看后市?biy the dip吗

02-04 19:22

哥们,你人在美国为啥要买QQQ?自己选股好啦

出国了还玩a股,确实是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