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底部煎熬的机会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回复:6喜欢:20

中期谨慎乐观,在艰难中寻找底部

投融资一直以来被看作CXO行业景气度的先行指标。根据浙商证券,从中长期来看,CXO板块超额收益与全球投融资中长期高景气趋势的一致性较强;2019-2021年CXO板块相比生物医药板块(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具有显著超额收益,分别为361%、93%,然而2022年,全球投融资额开始大幅下降,CXO行业整体估值也大幅下滑。

不过,2023年二季度起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开始逐渐回暖,2023年1-9月,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87起融资事件(不包括 IPO、定向增发等),披露融资总额约30.10亿美元,环比上涨46%,同比上涨17%,底部回升趋势逐渐确立,其中,生物医药回升幅度较为显著。根据BioPharma Dive数据,截至2023年10月,海外市场Biotech 大额收并购事件发生频率已回到2020-2021年水平。

正值三季报出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国内CXO龙头-药明康德的业绩情况。

一.业绩亮点

1、剔除新冠业务,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0.3%,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增长15.7%,经调整 Non-IFRS净利润同比增长 24.3%。

分业务板块看,

1)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Chemistry板块(化学业务)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4%,前三季度增长31%; NON-IFRS毛利率前三季度增长4.5 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汇率和效率提升。

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D&M前三季度收入增长48.2%。

其中,TIDES业务(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前三季度收入增长38.1%,预计全年收入增长将超过60%。截至九月底,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长245%。到2023年底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将由原计划的20,000L增加至32,000L。

前三季度,新增926个D&M项目,总项目数超过6000个。

2)Testing板块(测试业务)第三季度收入增长12.2%

实验室分析与测试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2%,其中,药物安全性评价收入同比增长31.5%,核酸类、偶联类、mRNA类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临床CRO&S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0%,其中,SMO收入同比增长 25.8%。

3)Biology板块(生物学业务)第三季度收入下降3.8%。

前三季度新分子种类相关收入增长35%。

4)ATU板块(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第三季度收入增长2.7%。管线内有7个临床3期项目,正在推进4个潜在商业化项目,预计今年Q4和明年陆续上市。助力客户完成一个将成为世界首个创新肿瘤淋巴细胞疗法(TIL)项目的FDA上市许可申请,并且美国费城工厂顺利通过FDA药品上市批准前检查,2023年6月,签订一项商业化CAR-T产品的LVV生产订单,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开始生产。

5)DDSU板块(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第三季度下降 31.2%。

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分成0到1的突破,为客户研发的两款新药(一款治疗新冠感染,一款治疗肿瘤)获批上市;另有两款药物处于上市申请阶段。

2、持续实施“长尾”战略并不断提高大药企渗透率:

2023年前三季度,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达到人民币118.2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强劲增长43%来自于全球其他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6%,达到人民币 177.2 亿元。

3、来自美国客户收入增长快:

美国:前三季度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人民币194.0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36%

欧洲:来自欧洲客户收入人民币32.8亿元,同比增长10%

中国:来自中国客户收入人民币52.4亿元,同比增长5%

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人民币16.2亿元,同比增长10%。

4、客户粘性极强: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近99%的收入来自原有客户,达人民币291.2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26%;

来自新增客户收入人民币4.3亿元,新增客户不但为公司带来额外的收入,也为公司不断追随新技术、新分子提供了更广阔的机会。

5、盈利能力:

前三季度,Non-IFRS毛利率提升3.6 %,主要得益于汇率和效率提升;Non-IFRS净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Non-IFRS净利润将首次突破百亿元。

二.业绩预期

全年收入增速预期下调:Q4收入将全部来自非新冠商业化项目,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预计Q4收入增长29-34%,全年增长25-26%。

由于Q4早期研发需求不及预期,全年收入增速预期从5-7%下调至2-3%;

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从之前29-32%,至同比增长25-26%。

管理层之前对于投融资对行业影响过于乐观。

未来几年仍可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扣除新冠项目后)。

(PS:康龙化成在三季度报给出的全年指引是维持全年收入15%-20%增速指引。)

三.投资者问答

关于公司业绩指引

Q:全年经调整净利润指引?24年业绩指引?

A:今年进一步上调盈利水平,毛利绝对值增长12%,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经调整净利润增长有望超过毛利增长。在手订单维持半年报的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几年剔除新冠大订单的收入增长超过20%,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利润增长超过收入的企业。24年指引会在明年年报时更新。

Q:新的业绩指引反应现在商业环境跟中报时相比有何变化?

A:D&M中报后持续强劲增长,收入和管线分子均保持强劲增长,美国地区客户是主要收入来源也是是增长最快的,这个板块没有受到投融资和中美关系的影响。

中报时提到随着疫情政策放开,很多海外客户来做设施访问和审计,有不少MNC客户,前期询单是恢复趋势,并在 Q3继续保持;客户对新分子种类非常关注,已经转换成成询单和订单。

实验室订单周期相对较短,趋势很难判断,长尾客户仍面对不同程度融资困难,Q3明显感到询单到订单的转化周期放缓,看到Q4也是类似趋势。

客户对于投入更谨慎,竞争加剧。

公司的应对策略是继续强化BD能力。

9月开始Testing 板块下的分析和测试服务新签订单达到 2022 年以来的单月最高。

Q:TIDES收入指引?

A:TIDES业务订单强劲增长,全年收入指引下调主要是项目交付节奏的调整,GLP-1的贡献是订单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TIDES明年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至少增长60%

GLP-1市场巨大,很多友商进入这个领域是可以理解的,公司目前是全球GLP-1多肽药物的主要供应商,反应了公司平台的综合实力、技术能力和质量体系(的竞争优势)。

关于GLP-1/多肽

Q:早期需求放缓是否影响 CDMO 增长预期?多肽产能对应产值?

A:早期实验室业务是周期性的放缓,长远看毫无疑问会持续增长,D&M 的管线长期不会受到影响。多肽产能对应产值不好说,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的也是不同的片段,无法给出产能和产值的对应关系。

Q:未来看好GLP-1在哪些疾病领域的潜力?

A:疾病领域上我们是全平台服务,看到各个疾病领域的新需求,除了减肥,还有神经、肿瘤(ADC等)都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看到了强劲的需求。GLP-1后面还有多靶点和小分子口服药物。PCSK9(降脂新药)也会是很大的市场,我们也在参与。寡核苷酸抗病毒的药物也有很大需求。我们的平台包括几乎所有的疾病领域。

Q:Q3新签订单情况?签单周期?

A:询单周期在每个业务部门是不同的,平均几个月时间,早期项目会快一些。

Q:是否计划继续提高多肽产能?在手订单情况?

A:明年可能会继续扩张多肽产能,正在讨论中。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在手订单增长25%。

关于产能/产能利用率

Q:新产能节奏?CDMO产能利用率和报价?

A:CDMO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9月泰兴新基地投产,随着业务增长,泰兴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匹配业绩增长。目前没有调整价格,市场需求依然强劲。

关于安评业务

Q:Q3安评业务的需求趋势?美国猴子供给情况?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趋势?

A:安评业务Q3询单海内外同步上升,预计此趋势会持续。美国的情况对海外竞争对手和客户产生影响,我们在推广自己的产能,收到很多客户问询和审计,询单到收入需要时间,审计包括动物福利和质量甚至牵涉到第三方等,也看到早期Non-GLP项目已经开始。我们的猴子价格比较稳定,仅供自用,不对外卖,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对公司整体净利润的贡献从去年的超过10%下降到今年的个位数,对公司整体利润影响小。

关于资本开支/现金流

Q:Capex投入下降的原因?

A:产能建设和投放都在如期进行,今年启动苏州测试业务新设施,12 月低会有多肽产能投放,新加坡和美国也按计划推进。前三季度支出略少主要是Q4是比较高的付款周期,全年Capex预计在70亿,将加强对现有产能的使用,更科学的管理Capex,提升自由现金流。

Q:现金流充沛,是否会回购?

A:公司主动回购注销港股超过1500万股股份,按照当时成本计算约13亿港币,现在的市场价值更高。每年保持30%现金分红比例,今年现金分红有概率超过30亿元。这两项用到了今年自由现金流的绝大部分,但A股回购仍会考虑。

四.重点基本面数据对比

药明康德vs康龙化成vs凯莱英vs泰格医药

1、业绩

1)营业收入: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

2)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康龙化成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凯莱英

3)扣非净利润: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康龙化成

4)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

2、盈利能力

1)毛利率:凯莱英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

2)净利率:泰格医药凯莱英药明康德康龙化成

3)净资产收益率: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泰格医药

3、控费能力

1)销售费用率: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泰格医药

2)管理费用率: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康龙化成

3)财务费用率:凯莱英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

4、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凯莱英<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

2)有息负债率:凯莱英<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

5、研发能力

研发费用: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泰格医药

研发费用率:凯莱英>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

6、运营能力

1)资产周转率: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泰格医药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

3)存货周转天数:泰格医药<康龙化成<药明康德<凯莱英

7、现金流

现金流:康龙化成>凯莱英>药明康德>泰格医药

8、估值

药明康德目前市值为2580.36亿,PE-TTM为27.13,处于低位区;PS-TTM为6.37,处于低位区;

康龙化成目前市值为579.62亿,PE-TTM为37.33,处于低位区;PS-TTM为5.07,处于低位区;

凯莱英目前市值为545.32亿,PE-TTM为19.54,处于低位区;PS-TTM为6.18,处于低位区;

泰格医药目前市值为586.27亿,PE-TTM为25.7,处于低位区;PS-TTM为8,处于低位区。

9、小结

根据上述的基本面数据来看,

在业绩规模,药明康德领先,增速受大环境影响已经放缓。

盈利能力上,药明康德毛利率正在逐步提升中,净利率和ROE比较稳定。

控费能力上,药明康德不断加强,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逐步下降中。管理层表示尽力提升公司的现金流。

偿债能力上,除了康龙化成,其他三家都不错。

研发费用,凯莱英最舍得投入。

运营能力上,药明康德表现较优秀。

现金流上,药明康德正在回升。

补充:LONGER FOR HIGHER.虽然美联储鸽派的声音渐强,但美国就业率的强劲和能源价格高企是一个事实,因此,市场预期的降息没有那么快。在融资成本较高的市场环境下,医药公司的融资还要经历一段难熬的黑夜。这决定了CXO行业的贝塔。

当然,按照今年的基数,明年老米的通胀同比也不会很大,而且又面临大选,虽降息不可预测,但再度大幅紧缩不太可能,所以,未来市场转折点随时会来,尤其是二级市场会提前反应,所以,如果看好,见跌就收。而且文首的统计数据已经显示医药的融资开始回暖,虽然温和。

$药明康德(SH603259)$ $凯莱英(SZ002821)$ $药明生物(02269)$

【相关链接】

药明康德:产能基本饱和!行业向头部集中

药明康德价值成长驱动因素分析

特别提醒:本文为投资逻辑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巴菲特读书会

价值投资理念、知识经验学习与交流平台,投资风险教育平台。

发现价值,践行价值。书会长期开展独立投研活动,定期发布原创研究报告,组织线下分享活动。

全部讨论

2023-12-04 10:35

上次药明康德业绩会,管理层讲到行业景气度悲观超预期,当时就有一种预感。这次果然在ym生物上得到应验。大的背景还是美联储加息。加息过程不可怕,怕的是停止加息后的高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尤其是企业研发投入。从YMKD到YMSW 由此及彼。有一个联想的习惯非常重要。ym生物这次跌下去不少,又可以买回来了。同样多的筹码,价格更便宜了。$药明生物(02269)$ $药明康德(SH603259)$辉瑞(PFE)$

2023-11-08 21:11

🎈综上,CXO板块中,俺选了:【药明康德】和【凯莱英】,请问合适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