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医学: 诗和远方就在眼前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3喜欢:13

本文根据惠正奇医药创始人 回爱民 演讲内容整理。

mRNA医学的前景趋势

mRNA不光是技术,新冠病毒的流行把mRNA技术升华为mRNA医学。mRNA医学将不限于传染病预防,还有治疗性肿瘤疫苗、替代疗法等。

Moderna公司和默沙东近日宣布,首个mRNA个性化癌症疫苗mRNA-4157和抗PD-1单抗(Keytruda)组合疗法已推进到3期临床。这一进展再次点燃了市场的热情,唤醒处于新冠低谷的mRNA。

mRNA新冠疫苗研发回顾

新冠疫情期间,mRNA疫苗为什么能最早一个胜出?是因为它研发周期短,药效强,双重的保护作用,没有病毒成分,是微生物的成分,另外产能大。

当时出来的保护率是95%,是4万人的临床实验结果。期间22000人是接种疫苗,22000人是接种安慰剂,接种疫苗的只有8个人中招,没有接种疫苗的160人中招,这就是95%的保护率数据来源。到目前为止,mRNA疫苗已在150多个国家得到普及应用。

mRNA在后疫情时代的应用

第一是传染病疫苗,第二是肿瘤疫苗,第三是替代疗法。

1)传染病疫苗。不是说所有的传染病孩都能做出来,艾滋病很难,不一定能做出来,但是在大部分传染病里边应该是非常有前景

新冠医苗获批了,国外是两款,国内新冠疫苗批出来有三款;

其他研究比较多、在比较前面的,进入三期有一些数据的,就是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Moderna在传染病领域布局比较早。这些疫苗,除了新冠以外,没有很好的一个临床数据(在重要的刊物上发表出来的数据),有一些官网公布的数据,还是有一定可行度的。

A.流感疫苗:Moderna公布流感的mRNA疫苗三期的中期数据, 2000多人的一个三期,对照药用的是GSK的四价灭活疫苗。

从结果上看,它是针对A型,针对B型。A型又有H3N2,针对H3N2这个株,无论是它抗体的转阳率,以及抗体的滴度都是优效的,和传统比都是优效的针对A型H1N1,转阳率是优效的,抗体的滴度是非劣效性。

针对B型,Yamagata和Victoria的表现并不如预期,在这两项指标上皆未达成非劣效性,也就是说,还不如传统疫苗的保护。目前还不能只看数据,需要仔细一点一点的去分析它具体的实质。

SAR(不良事件)是比较准确的,不良反应率在实验里是70%,对照组是48%。

公司还专门针对A型在做三期,A型流感是针对青年、壮年、老年以上,B型针对小孩;另外重症流感,需要住院的重症治疗的,95%都是A型的,B型极少,临床意义不一样。

B.肺炎疫苗:肺炎疫苗也是Moderna的,正在三期临床试验中期,是37000多人,数量足够大,重点的目标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症状,作为阳性的标准,或者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症状。对于2种或2种以上症状的保护率为83.7%,非常不错。

从SAR看,全身性对照组是2.8%,Moderna是4.0%;局部,对照组是1.7%,Moderna是3.2%,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根据数据,Moderna将于2023年上半年递交上市申请。

2)肿瘤性疫苗。属于治疗性疫苗,行业做了很多年结果令人失望,希望mRNA疫苗有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肿瘤疫苗做在最前面的也还在二期,三期还没有开始。

BioNTech在肿瘤性疫苗方面布局较多。

BioNTechmRNA个性化疫苗,用在胰腺癌。根据在Nature杂志上发表1期临床试验内容,研究团队结合化疗(mFOLFIRINOX方案)和免疫检查点疗法(抗PD-L1单抗),为16名手术切除后的PDAC患者注射了个性化mRNA疫苗——Autogene Cevumeran,该疫苗表达了多达20种新抗原,使用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研究团队在50%的患者中观察到明显的T细胞响应,这表明该个性化mRNA疫苗可以引发增强的免疫反应。

在追踪18个月后,患者免疫反应增强与复发时间延后有关,而对疫苗没有表现出响应的患者,在初次评估后中位数13.4个月后出现了病情发展。

这些结果表明了个性化mRNA疫苗在治疗PDAC上的潜力,并提供了证据表明其作为一种治疗工具的一般有效性。研究人员提出,尽管样本量有限,这些早期结果表明有必要对此类PDAC疫苗进行更大范围的研究。

据《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一种定制化的mRNA疫苗引起了可观的免疫响应,当与其他治疗方法一起使用时,有潜力延缓胰腺导管腺癌(PDAC,一种胰腺癌)患者的复发。

PDAC是美国第三大癌症死因,生存率很低,在过去60年间只有12%。结合手术和药物治疗可以延缓复发,但成功率很低。近期文献表明,大多数PDAC新抗原水平升高,这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在某些类型的DNA突变后会出现在肿瘤表面。个人定制的疫苗疗法可以靶向这些蛋白,提高T细胞活性,改善结局。

另外还有替代疗法,这里先不展开。

mRNA市场展望

mRNA市场前两年热,现在遇冷,主要是结果都没有做出来。做不出来很正常,这么难的技术,两三年做不出来很正常,只要扎扎实实,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做就行。

相关技术再多做两年就掌握了,传染病疫苗会做出来,肿瘤疫苗也会突破。

未来的市场总体还是一个明显直线上升的趋势。

需要提醒德是,不要期望肿瘤疫苗出来了,肿瘤就治愈了,不可能的;也不要期望肿瘤疫苗出来了,小分子、抗体、细胞治疗、免疫治疗我们就不用了,不可能的。

治愈肿瘤至少还要一、二十年、二三十年,现在行业能做的就是把肿瘤变成慢性病。过去肿瘤患者生存期五年,现在努力把生存期延长到十年。

肿瘤疫苗,是为病人提供一个选择,让肿瘤病人活的时间更长,不要期待太高。

另外,mRNA医学上还有其他应用,比如CAR-T联合应用,边探索的空间很大;基因剪辑技术也在做相关临床试验。

近期行业信息更新

Moderna公司和默沙东近日宣布,首个mRNA个性化癌症疫苗mRNA-4157和抗PD-1单抗(Keytruda)组合疗法推进到了3期临床试验。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3期临床试验的mRNA癌症疫苗。

与通常意义上用于预防疾病的疫苗不同,mRNA个性化癌症疫苗属于治疗性疫苗。

mRNA技术应用在治疗性癌症疫苗和免疫肿瘤学疫苗领域,能够激活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力,也能调节实体瘤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有望延长临床生存率,降低癌症复发率.根据此前披露的中期临床数据,对于高风险黑色素瘤患者来说,相较于单独使用抗PD-1单抗,该联合疗法能够将患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4%。

作为癌症治疗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一旦个性化肿瘤疫苗取得突破,将把肿瘤的免疫治疗带到高峰。中信证券研报指出,mRNA癌症疫苗有望在2025年达到0.5%渗透率,按照2050万癌症患者基数,个性化治疗癌症疫苗全疗程10万美元/人价格计算,对应市场规模105亿美元。

mRNA癌症疫苗的百亿赛道已经吸引了包括Moderna默沙东、罗氏等跨国药企巨头的目光。与此同时,记者发现艾博生物、斯微生物、嘉晨西海、蓝鹊生物、瑞吉生物等一批国内新兴生物医药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推进相关研发。

中国公司中,进度较快的斯微生物自主研发的编码新生抗原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SWP1001)已在2022年1月获得澳洲I期临床批件,并已经完成50ug剂量组爬坡入组工作,是世界范围内首个获得临床批件的国产自主研发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

【往期链接】

关于mRNA新冠疫苗的N个深度问答

特别提醒:本文为投资逻辑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巴菲特读书会

价值投资理念、知识经验学习与交流平台,投资风险教育平台。

发现价值,践行价值。书会长期开展独立投研活动,定期发布原创研究报告,组织线下分享活动。

行稳致远”,秉持“专业、谨慎、诚信”的精神,努力与会员和客户共同实现长期价值稳步增长。

全部讨论

2023-08-22 16:44

“新冠医苗获批了,国外是两款,国内新冠疫苗批出来有三款;”国内不是只有石药吗?何来三款?

2023-08-22 10:04

mRNA医学 诗和远方就在眼前

2023-08-22 10:02

为什么今天疫苗集体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