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4喜欢:8

$东方甄选(01797)$ 今天来聊聊大家吵得最多的敏感话题,希望有助于大家心平气和。首先结论是:不论你站哪边都是不看好东方甄选的,或者说是帮着看空的,只有不站队的才是真正看好东方甄选和喜欢东方甄选的。

回到2021年底,俞老师选择新东方在线进行转型,目标是:以扶农助农的农产品切入,直播带货为先锋,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消费品品牌。直到现在,东方甄选的整个发展都在朝这个目标正确前行。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俞老师和新东方几30多年的口碑积累的人气,抖音对知识类直播间的渴望以及希望发展电商的意愿,这些有利因素管理层选择 直播带货为先锋 是非常正确的,老师们的知识储备对口知识类直播间,外加100多人团队对应3年5亿的试错成本,一旦直播间有所突破,才有机会建立强大的后台去开发自营品。

至于2022年6月的出圈,可以有很多种说法和解释,我只想说天时地利人和吧。离不开俞老师的人品支撑,老师们强大的知识储备,抖音平台的支持,腾讯在公众号上点的第一把火(毕竟接近10%的股权被深套),淘系某位大咖的临时消失,618市场需要一个新的领军人物。

接下去聊聊关键的问题:东方甄选并没有想成为一个mcn公司,但以直播间做为转型先锋就摆脱不了流量经济所对应的mcn公司的问题。市场上直播带货公司分为几类:第一是直播带货主角本身是已经自带ip的明星,比如交个朋友或者遥望科技,结算方式基本以现金为主,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两家公司的财报和股权结构;第二是自我创业系主播,比如薇娅,这种自带财力杀入直播行业,自己就是公司的创始人,主播就是大股东;第三是公司培养系主播,比如李佳琦和三只羊,草根出身,必须依靠投资人进入主播市场。我们东方甄选毫无疑问属于第三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一下美ONE的发展史,看看股权结构的变化

2022年6月出圈,东方甄选的第一步算是成功了,有了gmv的保正和众多粉丝,公司按计划走出了第二步,自营品。人员扩充到1500人,庞大的产品经理,app开发团队,客服维护团队,但投资者需要明白这个过程肯定是稳步前行的,会拉低利润率的,毕竟先招人调研才能出来自营品,自营品毛利率又必须做到相同品质价格更优。相比之前的纯佣代销品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必然大幅下滑。直播间自营品占据的时间会更长,这是合理的,毕竟公司目标是自营品,最关键的是代销品的品质把控很难也遇到了几次大的问题。但在这一步公司必然会遇到一个新问题,大家见过中国甚至世界上一个消费品会拥有最顶流的主播团队吗? 把一个顶流主播团队限制在一个品牌,是不能让其商业价值最大化,对应的主播也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最大化。

看了李佳琦的美one的股权结构,初创人仍然是大股东,但明星主播可以成立独立工作室或者是独立公司,主播的股权可以随着时间和贡献,慢慢变多。这是最合理的培养系mcn公司的股权模式。 对于东方甄选同样,把前端的直播团队根据主播们的流量情况和个人意愿,成立独立的工作室直播间和子公司,公司做为初创投资人,未来随着利润贡献度慢慢增加主播在子公司的股权减少公司的股权,不论是对公司还是对个人,都是利益最大化也是非常合理的做法。毕竟东方甄选涵盖的部门太多,用母公司的股权是不精准也容易导致大锅饭之嫌。

去年底今年初,公司成立与辉同行子公司,是公司走到这一步必然遇到的问题,而子公司的成立也是最佳的方式,可以说是双赢,唯一的遗憾是过程有点曲折。子公司的成立能提升主播们的积极性也能让主播们的流量效益最大化,而公司在初期全资持有子公司股权也保正了自己的利益点,保正前端业务有序发展的同时安心发展消费品的大后台。未来几年,主播在子公司的股权比例超过公司也没有必要紧张和担忧,这也是正常的。

综上所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就像朋友一样,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更好。东方甄选用主播成立子公司的形式来处理流量经理和自建品牌的不平衡是最好的方式,是公司发展到一个阶段很正常的商业方式,也是对双方最好的处理方式。接下去,东方甄选继续以内容为核心做好多平台直播间,培养更多的流量明星,成功一个就做一个子公司,后方以安全健康为宗旨打造更多的自营品团队。大家试想一下,东方甄选手握2000多个自营品,东方甄选app稳固发展私域会员,旗下参股的10个上市的顶流直播间子公司既可以作为销售先锋还能通过上市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中国人讲究和气生财,“和”的文化、财富之“和”、修身之“和”、经营之“和”、社会之“和”,我相信俞老师和主播们应该都明白这个道理。希望这篇文章能解决很多东方甄选真正的粉丝的一些疑惑。

精彩讨论

公正的金条小化学家05-09 22:55

市场流量就这么多 能出一个顶流就谢天谢地了 现在社会都认识到流量的重要性 那么多牛人下场做网红 东方甄选哪有谁还有潜质做顶流?小董现在做的事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很多人都有故乡情节 大力帮助家乡宣传的人会得到很多路人缘) 热度暂时很难消退 珍惜拥有小董的时光吧

跌了没什么大不了05-09 21:41

两个多月的槽头肉都没结果,

明心见性TLogic05-09 21:45

空间赛道巨大,就看老俞怎样去运作耕耘了

Silverlake105-10 20:16

$东方甄选(01797)$ 稻盛和夫的书看过几本,也比较喜欢他,但阿米巴没研究过。但客观来讲,他他几个公司还谈不上伟大吧
理解不错的话,看来你说的是让甄选走网红的路子,那我们方向就不一样,在我看来,这个路子不可能成为伟大公司。
照我理解,其实即便是事务所之类,那种股权分散的格局基本也是创业之初的主动之举,而不会是某成员由于后来能力出众之后的被动成立子公司子所的被动之举。
理论上,尊重个体员工的贡献并不必然导致要成立你所谓的后来的公司该员工共同持股的公司,如果后来被动,恰恰说明之前的包括股权激励在内的激励机制本身在设计上就出了问题,而这种问题已经导致了裂痕,所以才需要后面不断打补丁,你所谓的一系列那种子公司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恰恰是前面出了问题已经出现了员工与公司离心离德之后的表现。所以,那是要尽力避免而不是要去努力追求的。以甄选为例,同行的出现本身就是问题爆发的表现,而不是什么老俞早有预谋的战略规划!
至于你最后说的前员工前CEO之类,跟这个问题没多大联系。
个人之见。

跌了没什么大不了05-09 22:01

人家胖东来产品有问题正常两周内出结果,每一个步骤都有记录,现在槽头肉到哪一步了,请问有谁知道,为国民选好物的公司

全部讨论

市场流量就这么多 能出一个顶流就谢天谢地了 现在社会都认识到流量的重要性 那么多牛人下场做网红 东方甄选哪有谁还有潜质做顶流?小董现在做的事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很多人都有故乡情节 大力帮助家乡宣传的人会得到很多路人缘) 热度暂时很难消退 珍惜拥有小董的时光吧

两个多月的槽头肉都没结果,

喜欢一个公司跟股价和减持没有关系,苹果微软亚马逊特斯拉这些伟大公司的高管每年都在套现!因为股价涨跌而怪罪公司或者高管,这说明喜欢公司的目的不纯。在股价泡沫期浇浇水其实是对股民的保护。至于后半部分对公司的主观评价不好回答,因为我不是当事人不知道真相如何。不眼见为实的主观评价都是胡说八道,就像墙内和墙外对某件事情的报道无法辨别真伪一样。也许你看到的只是有人想让你看到的。也许时间长了真相会出来也许永远不会,但保持沉默不枉议才是一个理性的人!

现实是董和与辉同行给了东方优选三年的时间,东方优选自营品能不能做成真正的消费品牌其实窗口期也就这三年。至于还能不能孵化出新的顶流主播进而成立公司这个完全不可控。

05-10 10:15

有深度,但逻辑未必成立,什么叫实现员工商业价值最大化?员工首先是员工,是公司的一份子!照这个逻辑,很多公司最后都会形成一系列员工公司共同持股的公司体,那这种股权关系就会越来越复杂,利益纠葛也会越来越复杂,这必然导致不必要的内耗。
除去那种事务所性质的行业,有哪个伟大公司是靠这种一个个个体户组成的松散集合体搞成的?一个个都是小山头,有了一点流量,就要自立门户,这样的公司你觉得能伟大?
所以你认为的同行独立出来是老俞基于你认为的这种逻辑,我觉得够呛

空间赛道巨大,就看老俞怎样去运作耕耘了

05-09 21:51

讲的好,作为东方甄选的坚定支持者,支持你的观点。

为啥喜欢东方甄选,它有啥值得喜欢的?喜欢他的高层打着助农的幌子给股民画着百年基业的大饼自己高位套现几个亿?CEO,CFO高位套现不说,不感恩把他们拯救于水火的消费者,忘恩负义,PUA不成,就污名化消费者,导致背刺功臣最大的最有价值的消费者群体流失。企业品牌价值一落千丈,股市跌跌不休。除了它们的爹妈家人,谁喜欢这公司?

说得很好👍。

05-10 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