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ad转发:8回复:82喜欢:43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0902)$$玖龙纸业(02689)$$中国宏桥(01378)$
我们现在讨论华能很好,最好的火绿、最好的电力企业。
这个事有个前提,就是这个行业特点。准公共事业。
为什么说准公共事业,就是我们国家搞了改革,厂网分离,引入了竞争,我们国家有点像新加坡,又不完全像。
有人喜欢拿港灯举例子,说实话,这个公司除了售电网,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供给实际做不到,20多年前,就要靠中广核供电,现在发电成本比国内高50%+,不算增值税,电费还贵不少。
现在回头说说华能,先谈谈我们的电网结构和行业特点,首先就是省内有竞争,省际以调拨为主,但是实际是个经济账,这个经济账已经算完了,网友就不用自己瞎几把算,瞎几把想了。
先谈谈省际,就是三峡外送,西南水电东送,西北特高压外送,这个项目都隐含了一件事,就是送出方成本低,长期成本低,低不少,接受方总体欢迎,接受方有需求,个别什么挤占本地电力出力情况,这个是内部调节和调节模式的事。 我们就别替国家想啥,对方要不要的事。不用想,论证20多年了。
然后是省内,省内竞争是分阶段的,
一个是厂网分离初级阶段,这时候电力是紧缺的,有竞争,但是实际电力是紧缺品,能给你供给就不错,这个基本是08年 10年以前,这个在图形上也能看到华能走了长牛。
第二阶段,就是六小+地方电力公司崛起,这个阶段,电力还有有点缺,所以到14年,华能走了一波修复行情,华润电力火电利润有了极大值130亿。这个时候,华润甚至有6分以上的利润,华能有差不多3分+的利润。
第三阶段,就是所谓的计划电市场煤阶段,也分两段,一开始煤炭贵,全行业有1~2年低谷期,17 18年业绩就开始反弹了,华润基本能维持3分的利润,华润开始大规模建设新能源,21年华润有过一次估值修复,然后就蹦出来几个傻逼说因为要大搞新能源,华润以后分红会不行,所以要估值下修。
如果这么维持着,基本行业就是这个情况了。这个时候标杆电厂的利润也是保三分,电力行业并不存在全行业亏损。
第四阶段,就是双碳,再加上煤炭价格高涨。
双碳这个事很好玩,一开始政策就是一刀切,高耗能企业直接给关了,小煤矿直接给关了,煤价上涨,实际是双碳第一阶段的后半程了,双碳一开始,先是什么硅铁暴涨,开个硅铁厂,3~6个月回本,然后,赶上疫情,疫情第一阶段控制后海外对中国商品需求暴涨,电力马上就不够了,化工品也短缺,恒力石化大赚,煤炭马上就紧张了,但是煤炭的产能去掉3个月,恢复2~3年,有这么个一个错配期,所以感觉煤炭一下子不是周期行业了。幻觉。
后面就是双碳第二阶段
要区别对待啊,不能把基础供应给减去啊,最后是什么火电是基石啊,火电是基石,实际已经是最后一部分了。在这前面电解铝都要保供了。
在这个阶段有一个判断,就是未来华能这类的企业好了,好在两头,一头是东部省份电力资产值钱了,为什么呢?就是有比较优势了,这类准公共事业股,核心是比较优势,不是啥绝对优势,没有人有绝对优势,长江电力也没有。
就是原来华能总体比华润差不多一度电成本高2~3分钱,现在基本接近一致了,甚至可能更好。这个在今年上半年也得到了验证。
拿五大发电集团距离,国能不用说了,一年3亿多吨煤。然后就是国电投华能
华能2022年年产5000多万吨煤炭,在建煤矿扩产未来1、2年投产的至少有2000 3000万吨,新疆配置资源产能至少可以达到3000万吨。未来,华能集团会是上亿吨产能的煤电一体化集团。
这里对比大唐,大唐的煤炭产能只有1000多万吨,所以,虽然华能东北也有电厂,但是由于有呼伦贝尔伊敏的存在,包袱看起来比大唐还轻些。
无论那个阶段,在各省内,标杆电厂都是可以保3分利润的,区别只是上个阶段华能是落后生,现在变成优等生了。
原来落后、优等看的是机组是不是大、新,现在看的是综合资源配置能力,这个是华能的优势。
再然后,就是新能源配置问题,就是我说的没有消纳就没有新能源,什么核准,核准就是个屁。
未来东部各省的新增新能源,大头是灵活性改造后,火电剩下来的。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场景测算,就是一天24小时,假定高峰时候平均是最大负荷的80%~90%,低谷时候平均是最大负荷的40%~50%,那么(12*0.85+12*0.45)*365=5694.就是说按照假定有100万千瓦的供给,不考虑尖峰需求的话,他一年发5694小时。这个就是几年前东部省份好机组的情况,一年发5000多,比如华润的好电厂。但是各省平均是4000多小时上网,那就是说好多机组就发4000来小时,你算一下折旧什么的么,就是比人贵20%+,那成本不就高2~3分么。
拿山东距离,火电平均4000出头一点(一年8760小时,4000出头就是半发,就是不做深调峰改造机组的极限了),现在新能源消纳不了了,就得做深调峰改造,不要把这个想成技术,什么什么,就是火电得再减点,不减,要么就是不发,要么就是发4000多,所以就得做改造,让火电能要么不发,要么发3000或者….。那么减下来的这部分,就涉及两个事,一个是你得给容量补偿,一个你得把能配置的新能源指标资源都给我这个火电厂,这个就是在现有多电厂基础上的风火打捆、火光打捆,这也是这几年的新能源重要项目,比如华能上都项目、比如大唐托电项目,都是一个逻辑,这类项目的储能配置要求还略低。
前面一直讲的华能国际一年能赚200多亿,就是基于着两部分,一个是火电赚3分(不要自己瞎几把寻思,火电为啥赚3分,煤价涨了,跌了,什么煤矿有多少产能,产能率多少,这些都没关,就是比较优势,你的位置在哪,煤价上天也能赚3分,煤价入地,你也能亏钱,是你的比较优势决定你能不能赚3 分)。
一个就是现有新能源+火电灵活性改造配置的新能源,华能一年能赚100多亿。现在2000多万千瓦,未来每年增加800万左右,2025年到4000~5000万千瓦,现在项目利润好点,未来项目差点,未来800万新增差不多对应10亿多点利润,2025年一年差不多增到130亿左右一年。
至于各个公司吹牛自己什么十四五要做多大新能源,吹牛逼呢,大基地不在你手里,火电基础没有,你拿啥上网消纳!
在这里面不要算什么国家补贴怎么还不给,早晚要给,没有风险,有可能不给才是风险。一定会给,晚两年,有什么关系,融资成本才不到3%一年,晚两年给,那些融资成本高的企业,撑不住,自然会去国家闹,等他们撑不住,就都给了。不光给了补贴,甚至连项目都便宜卖给你了,比如协鑫。
最后是风光大基地,这个部分,也不用算太高,一个大概能赚20多亿一年,投资700亿左右。目前华能国际还没有,早晚会有,但是有几个就不知道了。这个的好处不在于现在,或者明后年对华能利润有多大增益,在于目前两个项目都是集团弄的,所以,集团缺钱,所以,华能国际在分红上就不会吝啬,每年50%分红率,突破也不是不可能。
华能这个事基本说清楚了。
比较优势这个事,
中国宏桥玖龙纸业做个说明
中国宏桥,就是靠赚差价,原来是自己的网、不交过往费,等于一下子赚3个钱,一个是电厂利润,一个是国网收的过往费,一个是电解铝行业的钱。现在第一个没了。
玖龙纸业,这个事比较复杂,就是造纸这类行业需要供热啥的,差不多一吨纸需要半吨煤(热值),这个也可以使用天然气,但是成本差呢,我们拿华能数据做个对比,华能的燃机差不多合2000多点的标煤价,燃煤合1043(现价),但是去年5500大卡1250时候,差不多到厂合1450除税,1500元时候,差不多合1700出头除税。
一吨蒸汽差不多用150公斤标煤,山东蒸汽价格差不多180,江苏蒸汽价格差不多200出头(工业蒸汽)
这也是部分网友说供热是赚钱的原因,煤价大致跌破1000,就开始赚钱了。
这些都是比较优势,我用煤,只要煤价下来,就比用天然气有优势。
这也是为啥说北方港口煤价1200,甚至1000以上是常态是幻觉的原因,你不可能跟天然气等热等价,一半都难。
所以,华能国际就是最好的公共事业电力股!

全部讨论

为什么华能不能像比亚迪平安那样,所有资产都放在上市公司中?

还是没太明白地方电企和五大电企在现阶段除了煤价因为保障多点有一点比较优势外,在拿新能源指标和消纳方面,五大相比地方电企应该没啥优势吧?会不会地方把更多地风管资源给地方电厂,导致央企电力还是处于劣势呢?

2023-07-29 13:42

分析的很厉害,行业分析达人。我干电力的很多都没注意。

03-08 15:33

重温爱哥最好的文章之一

2023-12-09 22:42

这里对比大唐,大唐的煤炭产能只有1000多万吨,所以,虽然华能东北也有电厂,但是由于有呼伦贝尔伊敏的存在,包袱看起来比大唐还轻些。

2023-11-08 16:52

有点没搞懂,为什么一定要火电来解决消纳问题呢,而不是现在说的储能?如果都用储能,火电有啥价值呢?但我看发改委口径,好像还是觉得火电好,但至于为什么好,我就没想明白

2023-08-08 14:19

从长期看,火电的利用小时数会持续下降,在没有容量电价之前,对火电资产就是利空吧?

2023-08-07 14:04

“晚两年给,那些融资成本高的企业,撑不住,自然会去国家闹,等他们撑不住,就都给了。”

2023-07-29 13:44

爱哥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