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财经小咖啡厅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2
另外,从节奏上来讲,凯莱英的回购不疾不徐,昨天打那么低,也只不过回购了不到两千万,可见凯莱英的回购动作也是跟销售端的进展互有配合的,并不单单追求股价维稳或回购的低成本。不出意外的话,回购将近尾声之时就是多肽商业化订单落地之日 ,时间上来讲也就两个月左右吧。下半年开始,多重利好将加持凯莱英,宏观上来讲,三中全会会释放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生物医药一二级市场回暖,老美紧缩周期接近尾声,美国大选告一段落,生物法案指向性会更明确。微观来讲,信达和礼来的多肽商业订单落地,英国工厂正式并表凯莱英,英国工厂推动凯莱英 产业链后移全面渗透 API,连续反应和生物合成技术输出, IP+成套设备订单借着新质生产力高速放量。这些都是当下股价没有反应的实质性利好,且并不是天方夜谭。

热门回复

不过也没啥意义。
公司回购感觉像个笑话。
从100元要买到60元。
有点奇葩。

泰格医药好像就这么处理的。
凯莱英不行?

欧洲扩产很难的。
建设周期很长很长。

以前给我说的准备注销掉。
我记得泰格医药失败的那些就准备注销掉的。

所以到下半年,等这些利好逐步兑现,凯莱英的回购已经完成,那时候,凯莱英就可以开始慢慢处理持股计划失败而不得不抛售的 177 万股股票了,成本 152 元,你说他们打算卖多少钱?

英国工厂规模很小的。
公斤级别的API的产能,就是做做临床阶段项目

结果就是不行呀,而且我觉得也没必要,程序上来讲,除非你再开股东大会否掉原来的持股计划方案,但这就显得多此一举了,也让交易所没面子。

公司确实也是为了这部分股票的处理跟监管部门包括交易所沟通了很多次,也是希望能够直接回购回来的,可监管的意见是否定的,这是我了解到的信息,应该是准确的,所以不存在公司忽悠你的问题,别太在意了,我相信公司肯定也是为了股东利益着想的,否则也不会在这次回购有 40%注销了。

不是大小的问题,是在欧洲有没有的问题,有了落脚点就具备了接单的条件,扩产能又不是个啥高难度动作,以前就是因为地域限制不能做 API,这下加上小分子凯莱英无敌连续反应技术一输出,产业链直接做到 API 是应有之义。公司本身从客户那里也得到非常积极的反馈,说一旦公司在欧洲有产能布局将会积极与公司进行合作。

你看礼来和诺和最近公布的上百亿美刀的扩产计划,基本都是两三年就完成投产,这么大量的产能投放,周期也不过两三年,凯莱英可是有自建产能和设备的全套能力的,无非就是个厂房选址和人员招聘的问题,中国人在国外搞建设,效率只会更高不会更低,CXO 行业跟其他传统行业投资还不一样,本来就是国际化的团队,很容易上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