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ad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小脸煞白-: 我不否认这点,但,礼来的产能肯定也是不够的,最初确定商业化订单的时候,凯莱英的产能是没有储备的,技术没问题,可惜没有超前投放产能,这点就落后药名一大步了,否则很可能分一杯羹的。//@-小脸煞白-:回复@乐观的财经小咖啡厅:礼来的订单,药明肯定是从临床一期就介入了。
最后的商业化给药明是水到渠成的。
引用:
2024-05-20 14:31
$凯莱英(SZ002821)$ 生物法案的解读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
出台的背景到底是药明触碰到红线了?还是老米为了摆脱对我们的依赖?如果是前者,那么法案应该只是针对药明。如果是这种情况,海外业务占比高,并且一直在海外客户那里证明自己的凯莱英毋庸置疑是受益的,但是看走势,明显不是这样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