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3回复:115喜欢:0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2021-03-19 16:23

今天是第212个交易日!
新城相对还是比较强势的,刚才公告也会有业绩说明会,非常民主和现代化的一家公司!很多人我说他们是喷子老是不达预期不达预期地西斯底里,那你还来这里干嘛!你去买那些增量几百倍的股票就可以了,现在筛选软件这么发达。我认为中规中矩就可以了,走势也相当不错!跌了分红买,涨了分红用!有什么大不了!!!!

2021-03-19 16:43

死磕老哥,每天要换着不同的内容讲,也是不容易

[跪了][跪了][跪了][跪了][跪了]新城控股加油

2021-03-19 20:14

周末去吾悦广场逛逛,自家的场子得常去

2021-03-19 18:18

弘历见过粪叉吗?

2021-03-19 18:46

学习了,谢谢死磕分享

2021-03-19 18:41

优秀的企业为什么优秀?以下这个案例或许可以揭露一二。

二十年代中期,玛莎百货连锁商店的创始人在仔细考察席尔斯公司后,他们决定重新思考玛莎百货的目标与使命:玛莎百货的业务不是零售业,而是社会革命。

玛莎百货重新定义其业务使命为颠覆十九世纪的阶级结构。在当时的英国,劳工及中下阶级者虽可以购买高级品质的商品,但其价格却远非他们所能负担。玛莎百货并不是英国唯一看到一次大战后社会快速变化中重要机会的企业,同一时代由蒙太奇•柏顿(Montague Burton)所创设的[五十五先令裁缝师](Fifty Shilling Tailor)就是另一个范例。然而玛莎百货独特与成功之处在于把[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及应该是什么]的定义转化成明确,特定,实际可行的多个目标。

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决定业务的重心——也就是基本的策略目标。在此之前,玛莎百货一直是个百货连锁商店,和其他许多百货连锁商店一样,供应各式各样商品,唯一和其他连锁店不同的是,玛莎百货的商品价格较低。现在,该公司决定专注于服饰业务上(没多久又加上家庭用纺织品如浴巾,布帘)。

这是一个理性的决策,在当时的英国,衣着任然是阶级的表徽,而且是阶级分明。不过在第一次大战后,全欧洲变得很注重时髦。在此同时,大量生产高品质,便宜布匹与衣服的机器设备已经问世,主要是一次大战期间大量需求制服所导致的结果,新的纺织布料也问世,例如人造丝,醋酸合成纤维。然而当时的英国,还没有贩售高级设计,流行,便宜大众服饰的大型通路。

短短数年间,新的玛莎百货已经变成英国服饰与纺织品的领导零售商,而且自此一直保持市场领导地位。在1972年,服饰销售额占了玛莎百货总营收的四分之三强,金额达到三亿二千七百万英镑。二次大战后,该公司也在新的主力产品项目——食品——应用了相同的思维,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向来以顽强排斥任何创新饮食的英国人也学会接受新的食品。1972年,玛莎百货的食品业务占总营收的1/4。

2021-03-19 18:06

吾悦广场能不能帮商场内的商家(主要是餐饮和超市)搞外卖平台,要知道现在外卖单美团是要扣点20%起的,且不包括运费和包装费,如果吾悦广场公众号增加一个外卖小程序,能统一免费帮场内商家做外卖接单,相信商场内的商家外卖就有20%的价格优势,肯定能增加广场内商家的外卖竞争力,死磕兄觉得呢

2021-03-19 17:17

应该走在这个位置

2021-03-19 17:09

大家谈的坦诚,上来就互相捅,一点不虚伪,特别真诚。但能谈就是好起点,因为不可能更差,虽然顶多只有一点合作,达不到预期,但说明内循环是牛B超前的论断,既然内循环,还是利好消费平台型公司,比如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