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申报过程中,各有各的难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很多地方政府一开始没谋划好要做什么项目,临到上级通知要申报专项债,紧急安排做可研等前提工作,这些项目大多没规划、没立项,遇到这种情况,技术服务单位该怎么应对?”

这是一位工程咨询从业人员的无奈,实际上在专项债申报发行的过程中,各个环节涉及到的部门、单位,以及经办人员,各有各的难。

经过过去几年专项债的申报与发行,各地都逐渐形成了比较标准化的流程:

1. 各区县部门按照要求将需要申请专项债的项目,分别填报财政和发改的申报系统;

2. 各区财政和发改部门初步审核项目内容,没什么太大问题后推送至市级财政和发改;

3. 市级财政和发改部门再次审核,有问题的退回去修改,没问题后统一推送至省里;

4. 省级财政和发改部门最后审核一次,再推送至国家财政和国家发改委;

5. 国家财政和发改审核结果出来后,省级财政协同市级、区县级财政共同安排具体要发行的项目和分配的额度;

6. 省级财政统一安排时间发行专项债。

按理来说,各个环节按照这个流程正常申报,该做什么做什么,并不会很困难。但在实务中,有很多现实的因素使得部分环节做得很紧张、很辛苦。特别是最开始的第一、第二环节,区县级的项目申报。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现实的因素:

第一,申报时间紧。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财政部,通常会提前1-2个月通知各省级政府组织申报本批次的专项债项目;

省级财政和发改部门为了统筹审核项目,会预留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给自己,给到市级的申报时间为0.5-1.5个月;

市级财政和发改部门又要预留些时间,给到区县级1-2周的时间去申报项目。

所以,在最开始的项目申报源头,也就是区县级的政府部门或者国有企业,只有1-2周的时间去准备项目的填报材料。

1-2周的时间,时间是很紧的。但是够吗?如果项目本身已经储备好或在推动中,实际上也是足够的。

我们知道专项债项目的填报工作,主要填报两个系统,一个发改部门的国家重大项目库;一个财政部门的地方政府债务系统(穿透式系统)。

发改系统需要填写的基本上都是项目基础信息,比如项目名称、建设内容、项目单位、开工时间、总投资等等。因此,对于发改系统,一个项目的填报花不了太多的时间。

财政系统除了填写项目的基础信息外,额外需要花点时间的是准备项目的实施方案和绩效评估报告。

目前,项目实施方案和绩效评估报告都有第三方中介机构帮忙编写,银行或者咨询公司。给他们几天的时间基本上也都可以完成任务。

看起来相对足够的时间,为什么实务中做起来还是那么的难,这就涉及到我们说的第二个因素。

第二,区里对申报项目的要求。

这几年,为了提高项目的审核和入库质量,省级、市级开始形成评比、竞争的氛围,在每批次的入库审核结果出来后,大家会互相比较看看哪个市、哪个区的入库项目数量多、入库比例高。

这本身是一件好事。通过对比,让各级政府能够对专项债申报这项工作有所重视、严谨对待。另一方面,大家也可以向那些入库数量多的区域多学习优秀的经验和做法,完善完善本区域的申报工作,争取下一次申报的时候也能提高入库通过率。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为了在短期内提高项目通过率,采取了一些技巧性的辅助途径,比如要求各区域申报的项目数量不低于30个、50个,申报项目的基数上来了,一定程度上能够间接地提高入库数量。

那么,这30个、50个项目自然就压到了当地的各个职能部门和企业。本来各个单位手里现成推动的项目就二三个,区里压了任务,某些部门至少报5-7个,这时候,就不得不在短时间内谋划出新的项目来,进而就有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新想出来的项目,需要一两周的时间内完成项目意见书、可研报告的编制,完成发改审批等等,同步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等申报材料。

这一下子,项目单位、工程咨询机构、银行机构、发改部门等链条上有关的单位,大家都火急火燎地开干起来,很多时候为了按时上报,就不得不“将就”着弄了。

可想而知,在一两周的时间内从无到有谋划出的项目,表面上看起来符合了专项债申报的条件,但项目的成熟度、建设内容论证等等内容,大家心知肚明。

经过这样一顿操作,项目申报数量上来了,入库成功的项目数量概率上也会提高。但这些快速谋划出来的项目,如果发行了专项债,因为前期论证不够,短期内没办法开工,在资金使用效率上是非常低的,进而留下了后期的审计问题。

除了对项目数量的要求外,各地往往还要想办法提高整体的项目通过比例,这样就少不了对项目的谋划包装,即如何组建项目包。

虽然项目单位是上报了许多项目,但如果只是这样单纯地上报,很多项目根本就入不了库。区县级财政部门和发改部门,就需要花些心思,针对所有上报上来的项目清单进行打包组合的谋划。

所以,在这一两周的时间内,首先,项目单位要谋划并上报项目;其次,财政部门和发改部门指导包装谋划项目;然后,又让各项目单位配合按照组合好后的项目包去准备申报材料,填报系统;最后,区县级财政和发改再次审核系统填报的内容有无问题。

这过程是一环扣一环的事,哪里耽搁了一点,后面的流程就要相应压缩,最后,所有的压力就给到了区县级财政和发改部门。

到申报截止的那一天,区县级财政和发改部门这两个部门的经办人员基本上都在加班。

可以说,每一次专项债申报的窗口期,这个链条上的部门、单位、中介机构都是非常忙碌,且被动的。

那么,有没有办法改善这种状况呢?

当然有。我们给几个思路,各地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做一个细化和修正。

第一,解决项目本身的问题。

为了规范专项债的发行流程,各地早在几年前就陆续出台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里面大多都提到了项目库的管理,只是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充分地落实。

项目库通常分为储备库、备选库(申报库)、执行库(发行库)三级子库。

平日里,政府部门、项目单位根据规划、项目前期准备等情况筛选符合专项债券发行条件的项目申报储备库。

储备库平日里储备得多,待到要具体申报时,就可以从储备库里筛选足够数量的项目去申报,而不需要临时去谋划,大家也不用在短时间内去倒逼各个中介机构。

把项目谋划、规划放在平时,这样既能有效缓解申报期的紧张,也能确保这些申报的项目确确实实是项目单位想做的,而不是为了应付申报而临时谋划的。

这一项工作建议由当地的发改部门牵头做起来。可以每月或每季度组织一次申报或更新储备库。待到专项债申报窗口,直接用最近一次更新的储备库进行筛选,零星地补充近期要推的重点项目。

第二,解决入库考评的问题。

市级政府在给各区做考评时,绝不能仅关注入库的项目数量,要多个指标综合进行考评,比如项目入库通过比例、发行个数、以及资金使用效率等等。

在具体考评排名时,对各个指标去做一个权重分配。比如,入库数量10%、入库比例20%、发行项目数30%、资金使用效率40%。

我这里提供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思路,政府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去细化指标、细化权重。最终目标是要引导大家重视项目申报工作,规范申报质量,切切实实地让需要资金的项目能够落地。

第三,解决项目单位的问题。

解决了项目来源的问题后,就要考虑实际操作的问题。

即使各个项目单位按时在系统里报送了项目,区县级财政和发改的经办人,通常还是要花很多时间去核对填报的内容,因为各个单位填得五花八门;又或者在填报的期间,办公室的电话一个接一个,都在咨询这个地方怎么填,那个地方怎么填。

所以,要解决区级财政和发改的工作量,就要对各个项目单位加强系统填报的培训。这项工作实际上是一项事半功倍、性价比很高的事情。非常建议各地把培训做起来。

频率不用很高,一年培训2次,上半年1次,下半年1次,足以。而且也不用自己去做,现在咨询机构、银行都可以免费提供培训,完全可以让中介机构来培训。

当然,我估计,各地对于专项债业务培训这件事没少做,但效果不是很好。好像培训完以后,实际操作起来还是老样子。这就需要发改和财政的人员做一个事前的把关,选一个合适的老师,做一个充分的沟通。

对于实务操作性的培训,不用盲目地选择高头衔的老师,而是要选择一位实实在在做操作的老师,同时,这位老师除了操作经验丰富,还要会传授,会表达。选择老师,比选择机构更重要

大家和很多咨询公司、银行机构都打过交道,这样一位老师应该不难找。确定了合适人选后,还要与老师确定授课主题,讲实务、讲系统填报、讲注意事项,其他的简要带过。

指定培训机构、指定培训老师、指定培训主题,把这些事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后,相信培训效果不会太差,大家的具体工作也会越做越轻松。

除了做好实务培训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对各个项目单位专项债申报人员的管理。

其实,专项债申报是一件很简单的工作。但实务中,项目单位、财政、发改大家做得很累,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项目单位经办的那个人不熟悉。

但凡项目单位申报人员非常熟悉或者比较熟悉,申报的过程就会很轻松。所以,要尽量保证项目单位申报人员的稳定性。

申报人员的管理工作可以由发改和财政共同牵头,让各项目单位报送专项债申报人员名单(1-2人、或2-3人),往后的申报工作原则上就由这些申报人员负责,申报人员可以不专职,但不能随意变更。

往后的实务培训也主要针对这些申报人员进行专场培训。但凡项目单位有一个人熟悉申报流程了,财政和发改的工作量会下来很多,包括与项目单位的沟通都会顺畅很多。

虽然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这些改进的措施还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但各方总得动起来,尝试着改变改变。

至少在未来的几年里,地方政府专项债仍是一个常态化的工作,总不能每申报一次,大家都各自忙碌,各自紧张。

好,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