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上说明上涨幅度和下跌幅度的关系。

发布于: Android转发:48回复:93喜欢:62

设x为上涨幅度。

设y为等价的下跌幅度。

意思是上涨x幅度后,再下跌y幅度,本金不变。

列一下数学公式。

(1+x)* (1-y) = 1

推导出 x=y/(1-y)

~~~~

代一些数进去。

y=0.1时,x=0.11

意思是说,当股价上涨百分之11后,再跌百分之10,本金不赔不赚。

y=0.2时,x=0.25

意思是上涨百分之25和下跌百分之20是等价的。

y=0.3时,x=0.43

y=0.4时,x=0. 67

y=0.5时,x=1

意思是说,上涨一倍和下跌百分之50是等价的。

y=0.6时,x=1.5

y=0.7时,x=2. 3

y=0.8时,x=4

y=0.9时,x=9

意思是,你增加9倍,和下跌百分之90是等价的。

~~~~

所以上涨幅度和下跌幅度是不等价的。

交易的次数越多,吃亏越大。

这就是频繁交易,基本不可能赚钱的原因。

精彩讨论

晓流2021-03-06 15:52

还有个典型的错觉是收益错觉:比如茅台从200涨到1000是五倍,再涨到2000是十倍。有的人会觉得从1000到2000自己又抓住了五倍,其实无非就是翻倍收益而已,1000出了茅台去抓其他高胜率+高赔率机会难道不香吗?于是有人发明了他只看得懂茅台的论调。

房产投资的收益错觉更明显,有人和我说100万的房子用三成首付买下,五年后涨到300万是十倍收益,我算了一下实际上大概是五六倍。
还有就是十五年前该地房价是五千,现在是五万,所以是十倍。实际上现在的五万是新房价,十五年前五千的房子现在可能四万都不到,年化也就15%。

所以很多收益听起来很高,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邢台草帽2021-03-06 13:48

补充一下,这个帖子是说明投资者的一些错觉的。

比如某个基金经理。

第一年赚了百分之43。

第二年亏了百分之30。

第三年赚了百分之67。

第四年亏了百分之40。

表面一看,这基金经理还行啊,总是赚的多,赔的少。

实际上这个基金经理一分钱没赚,白费了四年时间,这是很多投资人的错觉。

系统量化交易者2021-03-06 13:58

期望值=(盈亏比x胜率)–(1 -胜率)
只要期望值大于0,和交易次数无关。

全部讨论

2021-03-10 00:05

其实,对数收益率就完事了。出问题的就是用杠杆,把线形替代到幂函数里面去了,所以就麻烦了。如果想明白了幂函数的意义,那么无论是对于投资,还是对于人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涨停跌停来看,两者差异没那么大,而我身边一个短线客短短半年翻几倍的收益更刷新我的认知,牛市短线收益是远远远远超过那点交易摩擦费,因为短线追逐热点,而热点在牛市上涨的概率是远大于下跌的,所以短线胜率极大提升,如此复利,半年收益惊人。

2021-03-08 16:15

实际情况

2021-03-07 08:31

涨跌等价非对称

2021-03-06 21:44

收藏了,所以适当控制回撤是不是很重要?

2021-03-06 20:41

这个问题教育我们,别老看收益率。别老看统计学。要用你媳妇查账的方式,直接问你今年挣了多少钱。别扯什么跑赢大盘指数啊,收益率超过韭菲特之类。

2021-03-06 18:09

(1+x)* (1-y) = 1中,这个* 是什么符号啊?

2021-03-06 18:09

太直观了,建议仔细看看。我以前只是说跌百分之五十,需要涨一倍才回本。这个量化了

2021-03-06 18:05

大多数人是频繁交易亏损的,

2021-03-06 16:48

你只看到了表象,从你的推导中无法得出上涨和下跌不等价的结论。直观点,通过涨跌停板个数分析,净值1吃8个涨停板变成2.14,再吃7个跌停板变成1.02。可以得出,上涨和下跌的难度实际上差别并不大,即跌50%和涨1倍的难度是差不多的,而不是像数字看上去那么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