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的力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年似乎都非常困惑的几个问题,特别是处于对几个比较大的经济体的宏观周期的困惑。一个是经历了接近一年加息周期的美国,5%,但是无论是就业数据,经济数据,消费数据,核心CPI数据韧性都特别强,作为所有资产定价基数的利率对于资产和经济的周期定价效果非常弱。另外一个是在经历了接近3年的经济走弱,我们23年的经济修复力度似乎有些不及预期。

1)关于国内的几点想法

今年国内经济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信贷扩张的困难。在出水口的力度已经相对比较大的情况下,传到力度有限。其中以乘数效应比较大的地产拖累相对明显。而和居民房地产资产在利率不断下行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却没有明显的变化。从需求端和供给端来看,需求端长期受限于人口的下降和城镇化率逐渐天花板,而供给端16年之后整体行业公司加杠杆增加的库存消耗周期好像比想想的更久一些。特别是新开工在去年腰斩式下滑之后今年依然没有遏制住下滑的趋势。

从GDP的三架马车来看,出口我们的自主选择能力较弱,且面临短期大国竞争带来的产业链转移和长期维度出口产品升级的逻辑下,今年出口数据从3月份脉冲出库存之后就进入了负增长的阶段。投资的方向包括房地产投资,财政投资和企业投资,企业家投资意愿没有打开的情况下,地产恢复不足,上半年乃至去年下半年讲的基建故事在地方债务压力限制下似乎也显得非常乏力。消费作为相对政策可操作性不强的指标,从年初的预期上升到逐渐的走弱,除了短期消费者信心不足还有长期收入预期降低的压制。过往国内对于消费的刺激政策,无外乎针对消费占比较大的汽车、家电等板块进行针对性的刺激,极少出一些总量层面的刺激,而在目前普通的家电渗透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刺激力度似乎显得不足。

综上,确实国内政策的滞后和纠结确实也有许多因素的综合,刺激的力度如何,从那个层面刺激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没有放大水的决心,也没有针对性放政策的手段,就变成了走一步看一步挤牙膏式的政策释放。

2)过于海外市场

市场从年初已经开始预期的衰退迟迟没有到来,从相关的数据来看,消费的数据最为强劲。地产销售持续下滑的情况下, 新开工在5月份已经转正。在加了500bp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稳健,一方面原因式因为在高通胀的情况下, 实际利率依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消费的稳健或许因为居民端杠杆水平相对健康,利率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比较有限,保持较好的消费水平。另外从投资端来看可能是目前信用供应对货币收紧的敏感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