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在哪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先聊聊5月份的经济数据。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社零同比增加3.7%,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7%,制造业投资增长9.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1%——工业增加值现在是最能反映GDP的数据,社零略强于预期,制造业投资填补地产投资的下滑。

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3%;新建商品房销售额3.56万亿元,下降27.9%——对应的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年化数据是8~9亿平,符合此前的预测,而且销售额下滑大于销售面积下滑,对应全国新房平均售价下滑了10%。

经济数据分化的趋势里,跟A股关联度较高的我觉得有两点。

第一是地产对经济大盘的拖累会逐渐减弱,但是对消费的长尾拖累效应还存在,而且还有一点是容易被市场忽略的,地产对信贷的拖累效应是线性下滑式的。

以前的发展模式是债务驱动,自然对应金融系统的信贷数据很好看,以后转向科技创新驱动,信贷数据先下一个台阶再说。

在这个过程中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会经历一轮阵痛和收缩,因为以前靠关系拿项目批贷款是附加值最高的环节,所以昨天文章中也提到,目前中国经济也是在“去金融化”。金融从业者过去几年的收入变化已经是苗头了。

我认为当前的金融股还没有反映这一趋势的变化,这是未来潜在的风险点。

第二是未来A股的牛市,一定是靠新兴产业的牛市。

如果我们复盘一下20年到21年创业板的牛市,最本质的定义是那是一轮中国多年来产业升级的一次集中兑现。

新能源车15到16年就炒过,当时是纯主题,光伏龙头从10年开始也一直在换人,中间经过欧洲双反国内补贴退坡等,这期间每年国家都在给政策给补贴,但是直到20年,整个产业才发展到了临界点,量价齐升,牛股辈出。

可以说20年的牛市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由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牛市,05年那次是制度改革,15年是纯水牛。

我认为这一次经验,会自上而下印刻在中国经济参与者的脑海里,不管是掌舵经济的深居庙堂者,还是广大A股的股民。

之前我还给大家介绍过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美国是金融资本阶段,整个国家的战略导向被金融资本掌握,金融资本赚钱效率高,几秒钟就全球撮合成交,美股和美债就是核心工具,用来吸纳分发到全球的美元流动性。

对应中国处在产业资本阶段,我们的国家战略被产业升级所主导,大部分政策都为了实现科技强国,因为产业升级才能惠及上到国家、中到企业家,下到工人,A股是用来助力和见证产业升级阶段的工具之一。产业资本阶段下的产业股市,是A股真正的名字。

从这个角度,我觉得权益类市场长期值得关注的行业,就应该以国家鼓励的新兴战略行业为主(债券类和商品类是其他分析逻辑),对应到微观视角,是很容易找的,比如5月份工业增加值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3%、33.6%、17.3%。

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是每次因为对传统行业的担忧导致股市的下行,对战略新兴行业来说都是寻找错杀标的的机会,第二,战略新兴行业也有自身的周期和经营壁垒,自身经营周期向上的行业,收复失地也会比较快,看看北方华创过去一年的股价,去年下半年因为A股整体下行恰恰是买入的好机会,现在都涨50%收复失地了。

从当前的视角看,传统行业下滑边际速度减弱,拖累股市整体下行的风险不大,正是关注这些景气周期向上行业的机会。从4月份市场炒完二次通胀之后,也就这类公司还能形成一点市场合力。

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考虑类似5G通信ETF$5G通信ETF(SH515050)$ 这种,是目前AI硬件含量最高的基金,除了光模块,还有半导体细分龙头和PCB等,经营周期都向上,定投和做趋势都可以。

我也不建议小伙伴们个股仓位放太高,看好什么方向买ETF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结果会更好,这种时候“我全都要”反而规避了风险,脚踏多只船,翻也翻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