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大洗牌!新王者出现!这个地方 野心实在太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阿阅

犹记得国庆70周年,江苏彩车出场。铁憨憨的车身上就三个大红字——“经济强”!看到这一幕,每个江苏人、甚至中国人都会热泪盈眶。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要经历多少年、吃多少苦,才能配得上“经济强”这三个字?实在,直接,虽然有点儿狂。

江苏:我想低调 但是实力不允许江苏有“狂”的资格。

4月22日,江苏省统计局公布第一季度数据。经济总量21002.8亿元,同比下降5%。西楚霸王曾感慨: 时不利兮骓不逝!这一季度中国所有省GDP都是负增长,意料之中。

但是一对比,亮点就出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一季度中国GDP增速-6.8%,经济“极不寻常”,挑战“前所未有”。江苏降幅却低于全国1.8%,比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全都低!是最抗打击的地区!

对比总是压在自己前面的广东,江苏降幅比广东低了1.7%,第二产业增加值8594.6亿元,比广东高出616.53亿元!

“万年老二”江苏,这一仗打得漂亮!

一季度,江苏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1%,单看3月,却同比增长了5.9%!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1%,到了3月,工业总产值同比就变成了正增长!电子、电气机械、医药等重点行业月度增速分别达16.1%、14.4%和29.2%,近一半工业产品产量正增长,同比1-2月足足提高了22.3%。江苏的经济,一个字,刚!大家知道,“苏大强”之所以“能打”,是因为产业结构完整、均衡。虽然人们经常开玩笑说江苏是散装的,但其产业的一体性也是毋庸置疑的。产业结构是承重墙,一拳打过去,谁血厚谁能挨得住。

搭建雷神山、火神山,从环保到医药器械,江苏制造业挑大梁(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阿阅有亲戚在江苏开工厂,他说最大的感触,就是疫情一发生,身边做电视、手机、空气压缩机的工厂,转眼间全部快速改做口罩和呼吸机配件,开模建、模速度之快让人咂舌,你说产业链有多强大?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是,今天不是要赞美江苏经济,而是反思。反思一件事情——危机袭来时,经济强,就够了吗?血厚的地区有许多,比如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最有钱的加州,治理到什么程度,大家心里都清楚,现在还在“闹独立”,股民、平民一起哀鸿遍野。人在做,天在看。疫情是一场洗牌。命运的齿轮重新转动,什么样的地区,才有资格登上末位淘汰下的诺亚方舟?今天要探讨三个字:使命感!

复工速度一骑绝尘一定、一定要向江苏抄作业!复工复产,江苏效率一骑绝尘。

截至3月31日,江苏规上工业企业复工面99.7%,比广东高了0.6%。原因就在一季度数据里,真心建议大家,一定、一定学习门道!第一,供给端复工极快。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恢复甚好。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也如火如荼——2020年,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投资2365亿元,现在已经完成了约600亿元,掐指一算,一年之内轻飘飘就能完成计划!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锋透露了教科书级别的“复工攻略”:聚焦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项目;扶持中小企业;同时运用信息技术,为复产提质增效。乍一看,有点偏心,怎么只关心大企业,大项目?但其实,这种打法很有水平,非常大气。要知道,规上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的“基本盘”。先去盘活龙头企业,才能给产业链、供应链“舒筋活血”,稳住基本盘。江苏是这样做的:省级先快速决断,排出491家龙头企业清单。各市马上根据清单走访、调查这些企业的难处,整个过程中,省和市、工信部和长三角产业链配合,最终推动了供应链上1400多家企业复工!紧盯重点产业链也是一个复工大招。拿汽车行业举例,每一辆汽车,都有上万个零部件,供应链企业上千家,一家企业供应中断,就会导致整车企业全线停产。为了防止雪崩,江苏梳理出了包括汽车、钢铁、水泥、手机、集成电路、工程机械、软件等23条重点产业链复工复产。现在,重点产业链复工面均在95%以上。江苏,你也太会抓重点了吧!疫情是一场大考,江苏把卷纸一拍,不说别的,复工这科,满分,齐活儿!有人要说了,不对!浙江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9.8%啊,比江苏高,江苏怎么能算全国复工最强省份?

不好意思,复工大业,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员返岗率94%,比浙江足足高出了三分之一。

最重要的生产力,是人,是人,人!据新华报业网统计,早在2月17日,江苏规上工业企业复工数就占到了中国17%,位列全国首位。2月中后旬是什么节骨眼?中国疫情爆发期,举国封城、封村、封路,交通停运。江苏包机、包高铁、包车接员工返程,给钱、减税、免租贷款打通交通梗阻,一揽子操作十分硬核。第二,需求端指标回暖。一季度,江苏生活类商品销售加快,3月限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7.0%,日用品类增长12.1%;3月限上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1.3%,通讯器材类增长12.1%。3月18日,高层召开重要会议,说要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是对冲危机、提振经济的关键。消费!消费!消费!简单直接,没有废话,支持居民消费,江苏不搞虚的。早在3月13日,高层发话一周前,南京就宣布向全体市民发放3.18亿元电子消费券,包括餐饮、体育、图书、信息四大类,每张券面值50元或100元。江苏这算不算抢跑?而且,3.18亿什么概念?3月广东省佛山、深圳、中山市也都在派券,据南方日报记者统计,各市发的消费券加起来才超过3亿元。和南京一个市发的金额一样多。

南京消费券的设计相当有讲究。发放对象:先保障困难群众,其他市民不限户籍参与线上摇号;支持对象:重点支持了餐饮、零售、旅游等受冲击严重的服务业;使用期限:最早为3月31日,最晚为5月30日,正是疫情后、消费提振时。南京市民沸腾了,5天内第一轮总额5千万的消费券截止摇号预约,预约成功人数超167万,申请消费券超442万张。除此之外,各市政府还带头摘口罩、下馆子、购物……为了扩大消费,江苏也是拼了!病毒不长眼,经济停滞同样不长眼,消费早一天恢复,经济就能早一天循环,重获生机!第三,新兴动能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江苏有没有短板?有,而且挺明显。一季度报显示,江苏3月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8.6%,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分别增长12.3%、19.1%、23.7%、16.9%。卷面很漂亮,唯独一个重量级选手缺席。那就是互联网。世界变得太快,让人感到害怕。一粒种子,蕴藏无限可能。“新基建”被贴上未来中国新经济的“种子”标签。所有人都关注到了这一重要战略方向。

江苏自己也知道。一提“互联网”,江苏确实有点“虚”。《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中,江苏综合排位第五,被北京、广东、上海、浙江都甩在后面。广东以深圳为代表,坐拥腾讯、华为、平安、比亚迪等一批行业龙头;浙江以杭州为代表,坐拥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吉利、万向、娃哈哈等巨头企业,是中国民营经济第一梯队。江苏呢?除了苏宁易购、同程等,其他互联网公司就没什么了,缺少集聚效应。今年1月,民革江苏省委在“两会”坦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将成为新基建,江苏家底确实还不够厚。对于江苏,以个人消费端为主的互联网市场,已较难突破,这一块中国已经玩到了极致。但是江苏它有自己另外的赛道——以企业供给端为主的互联网市场,优势肉眼可见。推动“工业互联网”,必须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江苏正持续产业转型升级,大有可为。数据太冷冰,看看江苏做得有温度的事:疫情发生后,徐工信息汉云平台第一时间调配在线设备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还驰援了河南、北京、西安、珠海、徐州等地,建起无数“小汤山”医院。为了解决企业解决远程办公、物资紧张、订单下滑、招工紧缺等问题,江苏及时开通企业上云和平台服务“绿色通道”,免费提供100多款工业APP、50多个优质软件产品,为超6.9万家工业企业提供云上服务,提升复工效率。危机是催化剂,江苏新基建的潜力、人情的温度在撞击中被释放。

吸引外资怎么出招?看江苏出招!对冲危机,招商引资相当重要。如果江苏是武林高手,招商引资一定是他独步江湖的看家功夫之一。万亿元“军令状”、书记市长挂帅招商、企业家坐“C位”......南京、苏州等地大招频频,如同隔空打擂,刚刚被商务部表扬。招商怎么招,擂台下都在看江苏出招。按理说,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最重要的执行者和获利者,应该占据鳌头。但是,年初,江苏省委娄勤俭讲了一件事:“前不久,一位金融界的朋友说,他走遍全国,金融界内部有一个普遍共识:2020,看好江苏,要把更多资金资本投向江苏!”

这本是一张不轻易摊开的底牌。但是,在江苏的外商眼里,这是一张明牌。外资说:江苏发展好、赚得多、前景广阔。或许人性化、人情味是一个重要原因。讲一个故事。不久前,一名意大利人来泰州投资,但是入境后要在酒店隔离观察,暂时无法去政务大厅办手续。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知道了。立即派人主动上门服务,帮其办理相关工商登记手续,协调解决投资款汇入境内问题。这般虔诚、体贴、细心,让意大利人很感动,临时决定将投资额从1亿欧元增加至3亿欧元!经过疫情,江苏在外商眼中,更值得信赖,更可以托付。地区它有自己的气质,和人一样。想象,你结识了一位女子,她家底雄厚,富甲一方,驰骋商场,可一近距离接触,她便又体贴细致,让你感到宾至如归,她通晓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和楚汉文化……这是何等让人眩晕?你愿不愿意与她合作,为她挥金如土?若把江苏比做人,江苏就是这样。一个地区,对生命有多敬畏,对疫情有多重视,政策多敏捷,人情味儿有浓,经济就有多坚强,未来就多有希望。而以上,皆来自一个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和文化教育大省的使命感。使命感,给了江苏不断赢下去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