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壮本尊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8喜欢:10
感觉有点幸存者偏差。招行待了19年可能已经习惯了招行的思维模式,所以对其银行他模式并不适应甚至看衰。
也有另一种情况,招行相对兴业在当地的开设较早,当时的竞争压力并不大,有时间有精力能开展细水长流人才模式,而兴业在当地开设较晚,竞争压力已然较大,那种校招慢慢培养的模式并不适合。


招行我从07年开始相处,合作的主要是他们的对公部门以及放款审批部门,兴业我从11年开始相处,合作的主要是风控和法律部门,你说的情况我觉得可信度有,但你的想法我并不完全认同。就像在我身边就有在招行干了7、8年的对公客户经理离职去了兴业一直干到现在已经6、7年了也有好几个。

企业风格与业绩有一定程度关联,但并不能通过业绩一杆子否定风格,或者简单通过风格预测业绩。企业风格更多的是体现了人的性格特征。不能撇开性格特征大谈特谈好与坏,否则在北方人眼里南方人的勤快思维活跃岂不也是急功近利的表现?那是否北方人的豪爽豁达幽默在南方人看来属于慵懒闲散无聊没有上进心?再譬如国有企业的那种比起民企的看似“低效”不求“进取”、人人都能上来嘲讽一番的作风模式,在特殊时期也有着其自身优势。(我猜你这回中特估是大概率踏空了)
当然,每个人的偏好不同,所以选择自然也就不同。其实天下乌鸦一般黑,只是黑得各有千秋罢了。乌鸦黑不黑不是关键,关键要看聪不聪明!

P.S.我目前重仓兴业。
目前不持有招商,将来不出意外也不打算持有,任何城商行更是再便宜也不打算持有。
招商让我心动的对应目前价格应该在25元及以下。

热门回复

2023-05-01 09:09

我虽然在招行干了那么多年,但也经常跟同行交流啊,所以见得也算多了。兴业的风格适合中小银行,但做大之后还是这个模式,那就问题多多了,大银行一定要均衡稳健,看看硅谷银行就是了,很出色的一家银行,到出事前他的主业都没任何问题,只是因为跟主业无关的债券投资没做好风控就把自己玩倒闭了。民生兴业也是这样,他们做大之后还是延续自己当初的发展模式,而没有及时做出变化,那随着规模越来越大,麻烦只会越来越多

说到路径依赖,其实大家真都差不多的。一招鲜吃遍天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模式,招行其实也一样,私银的房地产套餐吃了这么多年也吃得可欢了。
在卷到极致的眼下,未来转型可谓不得不为之,个人觉得兴业秉持闽人的特性,闯劲最足!
你别说,“拚多多”还真是有不少直击人性、讨人喜欢的地方[大笑]

你说的这个情况是部分存在的,上头就是希望它能更稳所以才空降了一个国有大行的性格沉稳的老总来,一方面补充资源一方面调和风格。但兴业毕竟背靠胡健,胡健的风格特征不可能被抹去,能做的也就是多磨磨那些太尖锐的棱角。至于招行,我只能说最像国有行的股份行。

其实,把招商、兴业、交行列为同一梯队,上头的思路也很好理解。各有特色而多点开花,东边不亮可以西边亮。各自背靠深港、闽台、沪国际,发挥各自的风格特色!
既然兴业依托对公优势,选择了投行加商行这条路,加上科技(其实核心就是大数据)赋能,自然会越走越醇熟,路越走越宽!当然这个过程中有些阵痛该有还是要有、有些学费该交还是要交。喜欢博弈一把的可以早下注,厌恶任何风险的也可以看看别家或者等兴业做强了再来(自然到时价格也就不便宜了)。
虽然任职兴业短短两年,相信你也是对银行业有深厚感触和感情的人,大家都希望优质的银行能越来越好,股价最终能蒸蒸日上!也希望兴业能通过这个季报更加关注自身潜在的任何不足![赞成]

2023-05-01 09:44

兴业的确是从小银行做起来的,你说的陋习也存在,从国有大行空降过来的吕家进,应该就是为了改变这些的,而且现在看来,也正在转变中,现在属于改革转型阵痛期,再观察一段时间吧

2023-05-01 09:32

招行当年各地分行开业之初也都是挖其他银行的人,但之后就逐步开始自己培养,社招的人很少了。兴业很多分行都已经开了很多年了,但依然不改,你看北京他开了多少年了,现在依然是90%的人社招,他这就是太过于路径依赖

很明显他在兴业受排挤了,用情绪评价兴业,当然招行也不行,不然19年还盘他出去

兴业确实急功近利,银行做的是资金抽水生意,怕的也是这个!

2023-05-01 09:03

认识层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