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主柔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安宫确实没问题,但科技的其他产品看年报确实是出问题了,我一直觉得买科技不只是安宫

热门回复

二八法则吧,同仁堂的大多数利润就是靠心脑血管药贡献的。要是没有水货余劲、王楠来坏事,这两年光越南、迪拜的安宫,就能到四五十万粒一年,不光国药的成长性逻辑得到证实,还能大大提振科技业绩,科技秒回港股通。现在呢?全毁了。。所以这水货余劲对同仁堂科技业绩的拖累大了去了。你是不知道前两天这条余劲去闭门路演,被公募圈儿鄙视到了啥程度。人家不鄙视同仁堂国药,光鄙视这条余劲。

你重点看看同仁堂科技的阿胶,这个一年营收也要几个亿吧,基本上是科技的第三大产品了。这个业绩确实是崩的太厉害了,上半年50%,下半年6%,要知道2022年报阿胶的数据也是非常难看的,所以基数特别低。这个已经脱离了同仁堂国药的问题了,又涉及到同仁堂科技和同仁堂健康的同业竞争了,而这块同仁堂科技是占理的,但集团不管。$同仁堂(SH600085)$ $同仁堂科技(01666)$ $东阿阿胶(SZ000423)$ 你再和东阿阿胶的业绩比比看,差的太多了。同仁堂科技要是每个品类都能做到前三,把安宫剥离也没大问题,可他就是没做起来,现在大头还靠安宫。藿香正气水,六味地黄丸,阿胶,感冒清热颗粒,生脉饮,金匮肾气丸,哪个排到行业前五的?一个都没有,甚至很多都不到前十。今年其他感冒药卖到爆了,结果科技感冒药就只增长26%

阿胶就没指望过。自从有了健康的同业竞争,科技阿胶就没戏了。你只能指望利润大头安宫。说到保健品,还不如指望指望国药,国药由于灵芝同业竞争吃亏,集团同意它将来陆续把港产自有品种卖回大陆了,自行开拓渠道。所以只要将来有个合格一点的营销高管来操刀,说不定还能再造一个小号同仁堂健康。

集团口子放开了,作为灵芝孢子粉同业竞争的补偿措施,因为灵芝从此不再是国药独家了。海外么事实摆着呢,只要换个合格经理人,安宫一个个国家注册,增长空间仍然可观。

国药保健品的问题是回内地不符合集团政策。海外就那样

国药香港未来无增长,这个无解,内地和海外长期再看好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