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0回复:135喜欢:51
晚上跟朋友们聊天,聊起来石药的估值底线和未来成长的地平线。去年毛估66亿港币净利润,一半用于分红,分红33亿,现价697亿市值,4.7%股息率(全市场找不到研发费用50亿的公司有这么高的股息率)。高于美元定存,底部概率较大。
未来成长的地平线,看未来五年57款新药/适应症,平均每个销售十亿(大药企立项的最低要求),就是570亿营收,114亿净利润,加上今年的70亿,减去丁苯酞注射液可能的利润断崖10亿(极端假设接近归0),多美素的集采损失5亿,也就是差不多170净利润。仍然给10倍化工股的极限估值,1700亿,现价市值增长140%。$新诺威(SZ300765)$ $石药集团(01093)$ @众行致远 @RemiRemi @管我财

精彩讨论

管我财02-12 01:33

整個管理與研發團隊的屁股都坐在$石药集团(01093)$ 上,我還是比較樂觀的。

众行致远02-19 00:19

$石药集团(01093)$ 我谨慎预测,度过2024年个位数增长,之后会迎来持续低两位数增长。
对管线的判断其实也是风险投资,立项、研发之初谁能预测万艾可(伟哥)长时间霸榜国内OTC市场,谁能预测司美格鲁肽能成为药王?几条管线预测可能靠点谱,这么多产品此消彼长如何做到准确,方向对了就可以毛估估了。很多人说恒瑞研发能力强过石药,我赞同啊,毕竟做创新药恒瑞时间上也是走在前面,但石药紧追不舍也不差。
同时制药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也非常难预测,稍微换点变量就差之千里。所以预测3~5年业绩还可能靠谱。
所以,你这种毛估估的方式我基本认同,感觉预测创新药多了点,恩必普少了点。恩必普作为基本盘将继续能打,我在2020年看到大和的研报反其道开始买入,因为我预判了他的错误预判。各种集采、控费、A4纸、反腐都能做到现在程度已经很牛逼了,渡过这几座大山会走出持续增长。我持股时间较长了,中间不断加仓到了100W股,是我主账户第二权重。未来石药能有稳定、持续两倍gdp的增长我就很开心了,现在形势下还要啥自行车?医药行业商业模式虽跟茅台比不了,但护城河也很深,算是好的,石药利润中的一部分分红,一部分投入研发,一部分BD,哈哈,既要、又要、还要,咋的,这也行啊;没有海归、没有国外大厂高管背景,主打就是本土化接地气(在市场上有点不受待见);价格便宜肉眼可见。具备了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三好生的人设,我建议有仓位就拿着,没仓位可以关注一下了……@john_dong @RemiRemi 期待两位有时间系统分析一下石药在研产品

john_dong02-13 13:24

请大兄弟说具体一点,这些有的没的都是A股博弈思维,我年纪大了博弈不动了。石药如果管线没亮点新诺威去年怎么会短期翻三倍。百利天恒一款EGFR ADC就值500亿了,石药在linker和payload上选的和百利天恒一样的技术,其实都是从一三共抄来的,所以疗效不会有太大差异,而石药的亮点在于毒性弱,用了毒性更弱的喜树碱,DAR还是8,做了一个平衡,现在爬坡来看确实还没有副作用。你跟我说亮点,石药GLP-1会是第二批上市的,25年底或者26年初,亮点在于两周一针。恒瑞有口服的GLP-1但是刚进入临床,上市要28年以后了。你说MRNA石药是最早国内获批EUA的,现在新加坡政府也请石药用MRNA去研发登革热疫苗,RSV可能最早26年就能上市了。ADC,GLP-1,MRNA都是石药的亮点,神经内科就更拉开差距了,丁苯酞可能会是第一个上百亿销售峰值的一类新药,这次铭复乐上市,作为唯一国内获批的第三代急性脑梗溶栓静脉推射更是遥遥领先。

RemiRemi02-11 23:54

石药集团的创新药本来就落后于恒瑞
高股息很难持续
平均每个药卖10亿太过乐观了

胡某12302-12 08:22

兄弟这算法可不像跟踪过新药上市的样子

全部讨论

买医药股看业绩说明你连入门都还远着呢

$石药集团(01093)$ 我谨慎预测,度过2024年个位数增长,之后会迎来持续低两位数增长。
对管线的判断其实也是风险投资,立项、研发之初谁能预测万艾可(伟哥)长时间霸榜国内OTC市场,谁能预测司美格鲁肽能成为药王?几条管线预测可能靠点谱,这么多产品此消彼长如何做到准确,方向对了就可以毛估估了。很多人说恒瑞研发能力强过石药,我赞同啊,毕竟做创新药恒瑞时间上也是走在前面,但石药紧追不舍也不差。
同时制药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也非常难预测,稍微换点变量就差之千里。所以预测3~5年业绩还可能靠谱。
所以,你这种毛估估的方式我基本认同,感觉预测创新药多了点,恩必普少了点。恩必普作为基本盘将继续能打,我在2020年看到大和的研报反其道开始买入,因为我预判了他的错误预判。各种集采、控费、A4纸、反腐都能做到现在程度已经很牛逼了,渡过这几座大山会走出持续增长。我持股时间较长了,中间不断加仓到了100W股,是我主账户第二权重。未来石药能有稳定、持续两倍gdp的增长我就很开心了,现在形势下还要啥自行车?医药行业商业模式虽跟茅台比不了,但护城河也很深,算是好的,石药利润中的一部分分红,一部分投入研发,一部分BD,哈哈,既要、又要、还要,咋的,这也行啊;没有海归、没有国外大厂高管背景,主打就是本土化接地气(在市场上有点不受待见);价格便宜肉眼可见。具备了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三好生的人设,我建议有仓位就拿着,没仓位可以关注一下了……@john_dong @RemiRemi 期待两位有时间系统分析一下石药在研产品

石药集团的创新药本来就落后于恒瑞
高股息很难持续
平均每个药卖10亿太过乐观了

净利润下滑3%石药真是太优秀了,市场真是太有效了。你花那么多时间调研最后就是这个结果?

分红和研发本来就是矛盾。要想搞研发就别分红,既然要分红就肯定影响研发,一年就60亿利润,哪有那么多既要又要?

哥们 我又重新买了点石药,这个票目前估值很低,其实市场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新老交替青黄不接。克艾力25亿的大单品几乎废了,不用去管他。①恩必普70亿② 多美素60亿③ 津优力26亿,三个加起来也有大概156亿左右,占了半壁江山。比如恩必普之所以目前影响不大,因为目前集采的只是胶囊,未来恩必普的注射液也纳入集采影响就大了。多美素有很多公司竞标,集采价格越压越低。津优力去年底也新增了了云南、湖北、广东等……新药方面,目前明复乐是比较好的大单品,预计峰值销量能达到20亿,但对潜在未来面临集采的160亿,构成的影响还远远不够。毋庸置疑集采肯定会有影响的,只是快和慢而已,只希望影响来的慢一点,后续的新品能够接力担起大梁的重任。石药的管线数量多但比较分散,希望瞎猫捉耗子能搞出几个大单品。总的来说石药有近忧而无远虑,目前为什么估值很难上去?这也就说明了市场保持观望的态度。@RemiRemi

很多朋友觉得我说的未来平均每款药十亿峰值很虚,是拍脑袋的。那我来个实的,药企临床的能力也是一个重要指标,从临床的设计到患者的招募到跟CDE的沟通等等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KPI是临床入组患者的人数。老蔡每周盯的也是这个数据,去年全年入组患者8000人,这在国内药企是什么水平大家说说。$石药集团(01093)$ $恒瑞医药(SH600276)$ $信达生物(01801)$

02-12 08:22

兄弟这算法可不像跟踪过新药上市的样子

02-11 22:02

57款都能成药吗?

02-12 07:11

57款,每款10亿。如此思考真是太不保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