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药-进入创新药成果期的特殊制剂王者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7回复:135喜欢:190

有一位biotech的创始人,他们的改良受理现在国内排第四,那天给我发了一句话:“我觉得现在有钱的传统创新药企,是最春天的时候。”

我回她,“这些企业以后不会错过大靶点了。”

“是的,已经掌握了,且有执行力,且有钱”。

传统创新药企,我们称之为big pharma,他们有齐全的管线,有扎实的临床团队,有集团式的产品上市,再加上强大的销售渠道,搭建了一个稳定的正三角形,才能适应新的集采和谈判的暴力杀价,才能自身造血并持续投入研发,才能快速商业化,短时间推上量并转化成现金流,偶尔错过一两个热门靶点也没事,有钱任性,BD过来后再自己临床。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国内前三的传统创新大药企,石药集团,之前踏空了pd-1的研发,被人认为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仿制药公司,一头沉睡的雄狮。新管线的打造需要时间,17年左右才开始追新药的研发。真正新一轮的药去年和今年才开始陆续上市。

石药现在营收300亿,未来三五年可以看到500亿营收(公司口径2025年500亿,我们觉得26-27年实现可能性大一些)。每年40亿以上研发全部费用化,研发预期每年10%以上递增。管线很齐全,ADC已经有两个海外授权, siRNA, 双抗这些平台全有,MRNA遥遥领先,国内唯一成药的。

大药企要基业长青,不能只在拥挤的道路上拼杀。我们先着重聊聊石药已经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技术平台—纳米制剂平台。

我们先看一下纳米制剂平台的管线

这个表是两年前的,现在米托恩醌脂质体、伊利替康脂质体都已经上市了,当然还是众所周知的MRNA新冠疫苗也是国内唯一获批EUA上市的。

很多投资人看不上改良型制剂,觉得这不是真正的创新,但是客观上在国内是最容易卖的,也是风险收益比最高的品种。

我们以白蛋白紫杉醇为例。紫杉醇是经典化疗药物,是很广谱的产品,很多实体肿瘤都可以用,白紫出来之前,紫杉醇就是化疗第一大药物,50-60亿规模,单价100-200元一支。紫杉醇因为有毒性需要做预处理,其不溶于水,溶于蓖麻油,容易产生病人过敏反应。然而通过白蛋白的包裹溶于水,不容易过敏,不需要预处理。解决了很多临床上的问题。剂量也可以用高一些。虽然之前也不被人看好,但白紫一出来就是爆款,定价2700元,石药第一年卖了7亿,第二年14亿,第三年20亿,后面被集采。原本20亿以后石药规划的是30-40亿的销售额。后面竞品齐鲁出来了,加上百利神州代理的共三家,具备了集采条件。

白紫的营收在萎缩,但是石药还有后手,预期25年上市的紫杉醇纳米粒(速溶型),是白紫的升级版,毕竟蛋白有过敏源,多少会有过敏反应,速溶型减少蛋白用量,临床使用更简单,解决过敏问题。30-50亿期望,夺回白紫市场。

多西他赛白蛋白也非常值得期待,较泰索帝无严重过敏反应,无需激素预处理,可高浓度快速给药,提高患者顺应性;临床上无需地塞米松预处理,可与PD-1/PDL-1联用发挥更大疗效。潜在峰值销售预期能达到50亿。为啥多西他赛白蛋白没有竞品? 因为成药很难。最早原研的白紫是Celgene收购过来的,做白蛋白包裹的那家公司他们很想做多西他赛白蛋白,成药难度大,放弃了。全球做出来就石药一家,中美双临床。恒瑞号称在做,但是还没有临床。

明年就能上市的美洛昔康纳晶,用于手术后阵痛,全市场只有一个竞品,扬子江的地佐辛,一天四针的产品,卖了65亿。石药这款一天一针。

通过纳米制剂平台做出来的改良型制剂,包括脂质体、胶束、纳晶、微球这些,本质是靶向输运,他们改良前都是医生非常熟悉常用的大单品,通过改良副作用低,所以非常容易上量。9月刚上市的伊利替康脂质体,国内接近30年没有胰腺癌新药了,因为是首仿,没有竞品,又不仅医保,所以石药自己定价,其实就类似于创新药的独占期,是利润最丰厚的阶段。伊利替康脂质体的定价是6600一只,十倍于现价的伊利替康。伊利替康脂质体在美国售价2700美金一瓶。

特殊剂型的积累,使得石药的MRNA LNP也能绕开arbutus的专利(Moderna和biintech都没绕开),且供应链全部国产化,这是被药监局EUA的核心考量。短时间后来居上,是深厚积累促成的。

国内肿瘤市场很大,新发恶性肿瘤400万,平均生存时间2年半到3年,存量超过1000万病人基数。常规化疗药物2-3万,抓取2%的病人20万人就40亿了。市场很大,关键是产品疗效和竞争格局。石药的全球独家产品米托恩醌也是广谱化疗的药物,能化疗很多实体瘤。需要一个个适应症开发。这是被石药寄予厚望的大品种,未来能否做到百亿,需要观察。

最近最火爆的GLP-1 靶点,石药是融合蛋白型,也将会是国内第一批上市的,石药的这款TG103是唯一三期临床两周一针的皮下注射的品种,未来放量也值得期待。

热门的ADC石药也不落后,claudin 18.2已经授权出去,期待一下巨石生物的EGFR ADC年底的一期临床数据。

MRNA的平台是第三代疫苗平台,疫苗研发到上市速度很快,据说RSV在2026就有机会上市。

雄狮已经唤醒,成长正在兑现,石药的春天来了。

$石药集团(01093)$ @众行致远 @管我财 @Benjm_修

精彩讨论

管我财2023-10-24 10:07

美洛昔康纳晶是主要增長點

管我财2023-10-24 16:08

現在還顯示地址嗎?

管我财2023-10-24 17:53

200公里

黑色面包2023-10-24 11:14

管我财2023-10-24 17:28

現在可以看到書雪,也可以模到雪,今天也+在落雪

全部讨论

美洛昔康纳晶是主要增長點

石药集团的赚钱点:用新技术提升老药的药效,同时避开集采的杀价。石药现在营收300亿,未来三五年可以看到500亿营收。

石药最近表现连翰森都不如
翰森都涨了快30%多了

$石药集团(01093)$ 17年左右才开始追新药的研发,按照5~10年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23∽28年才开始在业绩上得以呈现?

2023-10-24 10:43

石药比较实际的是一类新药纳鲁索拜单抗已经上市开卖,铭复乐脑卒适应症已经在上市申请中全部项目通过只是在等正式上市通知,这两个一个是一类一个是二类,另外明年还有两个一类,是普卢格列汀和恩朗苏拜。另外跟康宁杰瑞合作的KN026明年也有望提交上市申请。$石药集团(01093)$ 已经明摆着的利空是多美素可能集采,现在就看复旦张江的一致性评价如果,新规是第一个产品三年后再不报就不能报,石药多美素是21年第一个过评,复旦张江需要在明年4月前过评,那就凑齐四家可以集采了。

对于石药集团还有个待考的疑惑:据说不少关键实权部门为蔡总的家人或亲戚所把持(这个应该比较客观的事实),这个对石药的企业文化运作效率等是正面影响多还是负面影响多(正面看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负面看官僚低效,关键是看这些人的价值和心态等)?有没有清楚的说说

2023-10-24 09:58

石药的创新药以后就是看新诺威了吧?那看母公司意义不大了啊

02-04 17:08

EGFR ADC不是巨石的吧,是美国子公司的

2023-10-24 21:00

石药现在营收300亿,未来三五年可以看到500亿营收——折算成年化,要多少来着?
说实话有1177的前车之鉴,可能也就听听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