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最底层,思维的最深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4回复:39喜欢:143

世上各种各样的投资方法,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选择相信哪一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比“相信”更加重要的是,究竟为什么可以相信。

上周的文章中提到这篇,后台很多留言说找不到。这里再发一遍。

=============


投资的最底层,思维的最深处(上)

跟6岁以下小朋友聊过天的人,会有一个经验,就是他们会不断追问“为什么”,而任何一个问题,哪怕只是包饺子、擦桌子这种日常事务,只要连续追问下去,啪啪啪啪几个大问号之后,都能把你逼到“宇宙终极真理”的层面去。于是你就只剩下两个选择,骗他或者揍他……

投资,也是一个不断追问,反复质疑的过程。但麻烦之处在于,面对自己的追问,你不能骗人,也当不了鸵鸟。于是最终你会发现,只有跳出投资的边界,才能真正看懂投资的问题。只有深刻地明白投资不能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更加合理地把目光聚焦在投资能解决的问题上。

人类认识世界,说到底只有两种办法:“归纳”和“演绎”。

“归纳”有个大问题,就是样本无法穷尽。你见过的所有天鹅都是白色,能够得出“所有天鹅皆为白”这个结论吗?不行的。要见过多少天鹅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呢?见多少都不行。

“演绎”看上去很美,实际上问题更大。

1、所有天鹅皆为白;

2、澳洲有天鹅;

3、所以澳洲的天鹅是白色的。

这个逻辑推理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逻辑的起点有问题。所有天鹅皆为白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是归纳出来的!这就又回到了归纳固有的缺陷,这个幽灵,始终绕不开。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试图追求世界的终极真理,直到休谟和康德站出来,把真理彻底变成了笑话。

休谟和康德告诉我们什么?简单来说,两句话:因果律不可证;物自体不可知。什么意思?

因果律不可证:人们永远只能知道事物的先后顺序,但先后顺序哪怕重复一万次,也不等于因果规律。科学也不例外,休谟出生在一个牛顿已经封神的时代,但他仍然无情地告诉我们,无论你做了多么精密的观测和试验,都永远无法确定实验和结果之间真正的因果关系。

假设人类设计了这样一款游戏,游戏中有一个NPC,这个NPC发现,只要把红豆和绿豆放在一起,两只豆就会合体变成黄豆,无论试验多少次都一样。那么请问,黄豆到底为什么会出现?答应是:因为神谕!设计游戏的人,就的神。而游戏里的人,永远不可能知道游戏外的事。


当年在化学课上做试验的我们,是NPC吗?质子中子电子,红豆绿豆黄豆。

物自体不可知:“物自体”是康德自己创造的一个词,世俗地说,就是指事物的本来面貌。物自体不可知就是告诉我们,你永远不可能知道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不知识的限制,而是一种更绝望的限制。

人类认识世界,大致只能依靠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么几种通道,而通道本身,就是一种扭曲。如果你通过有色眼镜看到的光,不是真正的光,那么你通过眼睛看到的光,也不是真正的光!眼睛本身,就是一副永远摘不掉的眼镜!

甚至就连人的思想,也是被牢牢封印在一个狭窄的范围。你能想象一个“不存在任何物体的空间”,很容易,对吧。但是你能想象出一个“不存在于任何空间中的物体”吗?到此,我们已经触碰到“人脑”这个器官的边界了。

讲了这么多废话,跟投资有什么关系?简单来说一句话:投资是个“求存”的游戏!不是一个“求真”的游戏。


什么是求真?上面那两个让人绝望的问题就是求真,你很快就发现求不出来。什么是求存?很简单,有用就行!游戏中的NPC,如果想吃黄豆,他该怎么办?把红绿和绿豆放在一起,进行合体。至于几种豆之间真正的因果关系,不用管。

这里顺便一说,很多人有个误会,认为科学是追求真理的。其实不是,科学也是个“求存”的游戏。科学告诉我们:水到了100度会沸腾,但科学不能告诉我们,这是否只是游戏中一个可以随意修改的参数。

求真这条路,基本上已经堵死了,如果谁要追求真理,先过休谟和康德这一关。

有一次跟朋友聊到这个问题时,朋友问我:“你是个有神论者吗?”,我回答说:“不是。认为世界上有神,和认为世界上没有神,是同一种傲慢的正反两面。我是不可知论者。”

投资的最底层,思维的最深处(下)

上一篇解释了为什么我是一个“不可知论者”。那么作为一个不可知论者,应该怎样看待投资呢?一个最最基本的前提,世界上没有100%正确的投资方法,一切都是“可信度”的问题。

上一篇我们说到,人类认识世界无非两种途径,归纳和演绎,而归纳和演绎又都是有缺陷的,所以在“求真”的层面,我们永远触碰不到终极真相。但是从“求存”的面层来看,归纳和演绎却是非常有用的。

我们验证一套投资体系的有效性,无非也就是归纳和演绎两个办法。就像我常说的:一套投资体系要想打动我,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符合历史规律;

2、符合商业逻辑。

历史规律就是“归纳”,商业逻辑就是“演绎”。

目前投资界林林总总各种投资方法,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我为什么选择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作为主要的投资策略呢?就因为它是非常难得的,即符合历史规律,又符合商业逻辑的投资体系。

历史规律方面,价值投资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因子: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因子,在全球各国股市的回测中展现了明确的超额收益。

商业逻辑方面,市盈率因子所代表的“经营价值”和市净率因子所代表的“清算价值”,本就是真实的商业世界中,一家企业去并购另一家企业时,最最看重的两个要素。

格雷厄姆这个人,之所以能够封神,并不在于他开发了多么复杂的系统,而在于他率先获得了“将证券市场与真实世界打通的洞见”。

其实在投资领域,单纯符合历史规律的投资方法很多,但即符合历史规律,又符合商业逻辑的却极少。比如“动量因子投资法”、“低价股投资法”等,从历史回测上看,不输价值投资,但这些方法在商业逻辑上似乎不太站得住脚,所以我不会选择它们做为我的主要策略。

以上是一个不可知论者最底层的投资观,以及对归纳和演绎的基本应用。

回到“求存”的层面,我们也必须要清楚,投资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关于这点,之前的文章里有过论述,这里就一带而过:投资能解决“股权”和“债权”的问题,不能解决“产权”的问题。

投资能解决的问题,请参考:《投资体系的三个层级》

投资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参考:《资产配置的三个维度》


 订阅号:破晓笔记

《木叶青玄》网页链接 (我写的小说,血腥、残忍,慎入。不能明说的道理,全写在故事中)

《投资要义》网页链接

《财富工具》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21-11-19 06:51

总的来说格雷厄姆的方法最简单,不过现在的人,总喜欢说,如今的资本市场和格雷厄姆那会已经完全不同。实际上是,没什么不同,因为格雷厄姆实际上是根据做实业的方法来做投资的。这一点做股票的人,恐怕是极难理解

2021-11-18 21:34

不研究为什么,只研究怎么办

2021-11-18 13:25

不可知,不可说,测不准,一切都是宿命。

2021-11-18 16:36

如果想打击一个目标需要做的是什么。第一步将手臂弯曲,然后猛地伸直,用肌肉的作用力和韧带的弹力,将拳头送出去。这是一岁的孩子就会做的动作。对拳法懂一点的就知道,不仅要靠手臂的力量,还要靠腰背的力量通过转身带动手臂前冲,不仅要用腰背的力量,还要用腿部的力量,用腿部的蹬力,让重心前移,完成前冲,不仅要用腿力,还要用脚力,用步伐将身体扎在地面,有向后的摩擦力才能支撑身体向前的推力。
然而很多的人,却想着不收拳就出拳。直着胳膊打。我们俗称定投,也就是不通过攒钱,紧靠现金流做定投。这样做就须满足以下两点。第一就得靠身体移动的速度,也就是跑起来,这就是得保证目标不移动,等着你打。(标的永远在低价位等着你出手)。第二就是你跑的速度得大于你出拳的速度,否则就没有意义。(现金流大于本金)然而这两点都是不可能达成的。
重要的是我们不如熊壮,(财大气粗)也不如豹快(现金流巨大),所以只有一条路可学。
在丛林里就是有那么一种动物,柔柔弱弱,要速度没速度,要力量没力量,也不会用毒(邪门歪道),虽然万兽之王轮不上他,但它可以让万兽闻之色变——蟒蛇。
它的生存之道有且仅有一招就是伏击。伏击的重点不是到处捕猎,而是占据有利地形,耐心等待猎物上钩,几个月不吃是家常便饭,一旦下嘴就要一口吃个胖子。甚至体型远远大于自己也不在话下。首先它的嘴的特殊造型,能够张开180度以上,而且骨骼也能自由脱臼和连接来保证食物的吞咽和消化。
平日他通过伪装,草木之间,行于无声,蔽于无痕。一旦找好位置,可以数月不动,静若寒蝉,直到猎物进入狩猎区,不但进入狩猎区还要更近更有把握,不但有把握还要让对方没有防备。
一旦出手动若脱兔。从时间看,动作只有一秒之间,从长度看,也不过一米之间。一秒以后又是个躺着的肉虫子,一米以后又会变成个慢性子。然而就在这有效的能力圈范围。速度绝对超过虎豹豺狼。
当然狩猎不像中田,再有把握也有不确定性。如果这一口扑空了,迅速止损,不会像豺狼虎豹那样追着猎物到处跑。因为第一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论速度他一个没腿的跑不过任何有腿的。论成本,如果追要耗费大量体力,一旦追不上体力耗费光了也就没有下一次等待的机会了。所以一口扑空了,既不影响心情,也不会考虑沉没成本,输了就是输了再等待去赌下一局。
一旦这一口逮到了,就会用全身的力气缠住对方,他没有利爪,把猎物按住甚至撕裂。也没有利齿,对着喉咙一击毙命,更没有毒液善巧,他的牙齿仅能勉强将自己固定住对方,剩下的就是靠一对一蛮力,用自己的身体缠住冰勒死对方。用最原始方法解决,公平地将对方置于死地,虽死而未悔。
鸟类、鼠类,是零嘴,牛羊的幼崽是挑战,鳄鱼和人类算是开挂,甚至饥不择食还会同类互噬。随着每一次饱餐,又为下一次的等待汲取能量。
每一次蜕皮都是新生,脱掉外层皮肤对身体的束缚,脱掉外层皮肤的磨损和伤害。每一次捕猎,每一次蜕皮都是新生,既与之前有关又与之前无关。只有忘记自己,忘记历史,忘记成败才能集中精力致力于当下,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网页链接

2022-03-22 14:41

2022-01-20 08:17

学习了

2021-12-05 22:48

归纳法分为数学归纳法和经验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结论是可以证明的,经验归纳法的结论是无法证实或者证伪的。

根据历史数据做的所谓回测明显就是经验归纳法,存在2个问题:1)历史上没有发生的不等于未来不会发生,历史上发生的不等于未来一定发生;2)如何选择回测时间段避免过拟合问题

2021-11-25 09:41

好文章,推荐

2021-11-20 08:43

绝大部分人都是使用“归纳法”,而且是“不完全归纳法”,即平时所说的”经验“。这其实是小狗都会的。如果我连续两天在中午三点遛狗,第三天小狗一定会在那个时间左右提醒我,该出去玩了!
股市,更是如此。经验,并不总是正确。

2021-11-20 04:45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