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管理是因地制宜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1

上海家化能够比外资企业做得好,是我结合了中国实际。有些理论不能什么都照搬,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这样的管理机制才会行之有效。

我的那套市场运作方法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不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别人没有讲过。家化有两个对市场快速反应的平台——品牌经理团队和一年两次全公司头脑风暴讨论会制度。品牌经理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研究市场变化,他们对市场敏感;半年会制度是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根据市场变化发现自身问题,找出对策。所以,建立市场快速反应机制,是企业市场化的关键。

企业市场化,要与决策民主化一致。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有权威和话语权,但现在市场情况越来越复杂,一线的人最能发现先机,局限是高度不够。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具体业务决策时,应该听取每个人的想法,在讨论中汇集各方面信息,引导下属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经营出现问题有可能会有很多原因,在找原因的过程中,你就要占有更多的资料、数据,然后去思考,找出对策,这样你才能成功。这种思维方式在否定之否定,穷尽一切可能。

国有企业有“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也是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1995年5月18日,江泽民总书记来上海家化开座谈会,我汇报这个题目,核心观点就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围绕经济工作,而应该是“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的要点是,企业思想工作好坏的标准,不能够简单套用经济指标,更不能以搞了多少次政治思想教育来衡量。一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如何,应该看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可以衡量的。这个度量的标准就是业务素质,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所以我提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应该是所有管人的管理人员,而不是靠脱产的政工干部。

中国企业的人际关系总被说得很复杂,其实从本质上讲,一个企业的人际关系,就是“一把手”的人际关系。我的观点是,“一把手简单,企业的人际关系就不会太复杂”。企业管理者要把90%以上的心思放在业务上,而不是搞人际关系。

一把手”简单,指的是企业管理者要有理念和情怀,是在做事业,而不是做官,要把员工、特别是高管作为事业中志同道合的同事:要有自知之明,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有困难敢于承担和面对,有成绩不张扬。

我在家化处理人事关系的准则有4条。

第一,不能用亲信。大到国家小到企业,亲信都是不可靠的,用亲信是不自信的表现。我经常告诫下面主管,你用对了人,事情做好了,是你的业绩做好了;你老是任人唯亲,下面的人口服心不服,业务做不好,是你的业绩考核不合格。

第二,千万不要以对你说好话,送礼作为衡量人的标准。家化上市公司有70多个高管,这么多年只有三个人送过东西(一个副总,一个财务副总监,一个国贸部总监),我还要回送东西,很麻烦。其实他们不是对你有感情,只是想从你这里得到更多。我离开家化后,这三个人无一例外都是表现最差的。企业一定不要有送礼文化。

第三,不能喜欢听人“打小报告”。“打小报告”的人,反而会不利于我对他的印象,绝不能从别人的嘴里了解一个人。

第四,想想自己也有许多缺点,所以要了解人性。人会有“下意识”“潜意识”,会有“一念之差”,只要不是人品大问题(家化零容忍利用职权拿回扣),营销业务有很多不确定性,容易失误,要宽容对人,给人机会。

全部讨论

葛说的吧?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