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至简:笔记摘抄(1)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研究的深度应该有多深?这个问题容易陷入误区,要么研究太细,关键问题没搞清楚就重仓了;要么研究太细,以至于抓不到重点,无所适从。研究的深度并非越深越好,因为深度是没有止境的。所以抓大放小,适可而止。研究茅台,生物机理研究很深吗?只有研究微生物学的博士才能来研究?需要去调研红河水的矿物质成分吗?需要了解茅台的每个领导的性格吗?需要了解茅台所有的经销商做得好不好吗?其实,这些都不是投资中的关键问题。很多投资者,为了确定性,挖的太细,以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优秀的投资者往往非常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把时间花在不重要的细节上。把企业的商业模式、发展前景、护城河、管理质量等几个大的问题弄明白就完全足够了。

不要以行业作为划分能力圈的依据。很多投资者以行业作为划分能力圈的标准。典型的就是券商研究员,他们一般就研究某一个行业,如家电行业分析师、医药行业分析师。一些投资者认为自己的能力圈就是银行业,一生中只“死磕”银行,也有人“死磕”地产,“死磕”医药的。能力圈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能否判断出一家企业5-10年的未来,没有其他标准了。无论一家企业处在什么样的行业,无论我们之间有没有接触过,只要我们有能力对其未来现金流做出可靠的判断,那就可以认为在能力圈之内。不一定卖过家电的人才能投资格力,上过医学院的人才能投资医药股,在银行工作过的人才能投资银行股。落脚点还是放在能否看懂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发展前景、护城河、管理质量等几个重要的问题上。企业处在什么行业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