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五大基石之三:安全边际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安全边际,在投资中是指内在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经历过大萧条时代的格雷厄姆认为安全边际是成功投资的核心,本质上,安全边际的作用是使投资者不必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测。如果安全边际足够大,那么足以保护投资者不会因意外情况的恶化而遭遇损失。格雷厄姆认为,好的投资必须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作为保护,而好的安全边际可以通过数据、有说服力的推论及一些实际的经历得到证明。

安全边际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为价值投资者提供重要帮助:

(1)为企业估值时可能出现的错误高估提供缓冲地带;

(2)较低价格的买入将提供更高的投资回报;

(3)当企业的实际增长高于预期时,投资者将会得到戴维斯双击(利润和估值都提高)的优厚收益。

安全边际是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投资三个主要基石之一(另外两个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正确面对市场波动),虽然很多人都喜欢把它当成是成功投资的最核心因素,但我现在的理解认为它的重要性应该排在另外两个基石之后:(1)能否找到好公司是最重要的;(2)能否利用市场跌到低估值后再买入是盈亏的关键;(3)能否买得相对便宜是不亏钱的保险,但在你认为确定性和成长性都很强的最优秀公司上(我认为是茅台/片仔癀),可以在估值合理区间就开始分批买入,而这正是估值的艺术性。

反过来想,如果把安全边际当作价值投资唯一或者最重要的基石,投资操作就会由“公司投资”演变成经常性的基于“称重作业”的“股票买卖”。格雷厄姆早期烟蒂股思想是投资股票至少分散30只以上,后来施洛斯更分散,这种做法的核心是低估、分散、不深研。无疑这方法降低了投资者对商业理解能力的要求,但这意味着当买入股票后,需要投资者随时关注其价格的变化,从而让这类经常性的无聊的“称重作业”占据我们大量时间,并很可能降低收益。安全边际在我看来,不应该使投资者成为盯着股价的“交易者”的理由。

安全边际对我而言很重要,但并不是最精髓部分。安全边际不仅仅是价格,而更多是对公司的理解程度。你越确定,需要的安全边际就越少,反之则越大;同时也取决于你对波动的承受能力,对波动的承受能力越大,需要的安全边际就越小,反之越大。具体操作中,我的买入是按三五年后公司合理市值来打折保留安全边际,即根据不同公司确定性/成长性的概率/赔率打3—6折。

巴菲特说:“假如你坐在那里等待出现恐慌,好趁机买入好公司;这有点像殡葬业等待流感疫情之类的。假如你认为道琼斯指数低估了并买入投资,道指可能再跌10%,甚至再跌50%。除非你在特定的时间点碰巧得到了资金,否则你不可能因为市场的极端低估情况而受益。所以我认为最主要的任务是找到好公司,且在低估的区间买都行。”

在牛市氛围中,我曾写下:等待特别极端价格才买卖,会有一种非常得意的成就感,但其实拉长来看,错过的机会往往大于等到的机会。只不过我们的大脑善于遗忘失败,善于记住成功,所以很多人才乐此不疲。

在熊市氛围中,我曾写下:巴芒说要耐心等待几年一次的顶级公司很低估值时再出手。长期看股市不缺机会,缺钱。每隔几年就有顶级公司跌到不敢信、趴在地上没人要等你去捡它。错过一百个机会都不是犯错,但买错了/买贵了一次就是犯错,因为这会损害复利。

为了应对上面两种情况,我现在的策略是大部分资金适时买入几家顶级公司后尽量长期不卖;小部分资金作为后手耐心等待几年一次的极端低估值再买入。也就是尽量一直留有后手去应对不同情况,包括资金后手+调仓后手。

在持续上涨中多次没买够量、在持续下跌中多次买太早后,我痛定思痛的感悟——股市涨跌永远不会让人如愿,选对伟大公司后只要不买贵貌似都可以接受。但我的性格更偏向于保守/更有耐心等待:错过不是犯错,捡到才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