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回复:0喜欢:3

“实际上所有的国家都存在结构性问题,只是起因不一。如美国通胀居高不下背后是供给不足,如陈旧的基础设施、中低端制造业外迁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中国的结构性问题则是“有效需求不足”,并把它列在六大困难之首。因此,我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当下及今后我们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为何中美之间的结构性问题恰好相反呢?这是因为美国经济的GDP构成中消费的贡献很大,约占80%,3.3亿美国人的消费额超过中国14.1亿人口(按美元计价);中国则是投资对GDP的贡献很大,大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投资(资本形成)最终增加供给,如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1%,但需求(人口占全球17.6%,消费约占全球14%)相对有限

..............

我认为,“扩内需”这一提法完全正确,但比较笼统,因为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总供给相对于总消费是过剩了。如果继续扩大内需中的投资,也就是相当于增加供给,岂不是供给过剩问题会更加严峻?

..............

我目前比较关注的小问题是,疫情前的2019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大概是1.5,如今疫情已经过去,但总和生育率却降至1.1而难以回升,假如一直回升不上去,这对于20-30年后的中国经济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目前很少见到有人对此做详细而深入的分析,但我认为其后果将远大于蝴蝶翅膀波动而导致的龙卷风。

明年就是二战结束80周年,这意味着全球快要经历长达80年的和平阶段,这在人类史上十分罕见,可贺可喜。但和平是积聚问题和压力过程,战争则是释放压力、推倒从来的过程。和平时间久了,社会分化、结构扭曲、阶层固化等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全球的灰犀牛越来越多的原因。”

(李迅雷 《论系统思考的重要性》)

全部讨论

哪有总供给相对于总消费过剩啊? 是消费不起吧。 过剩就是个伪命题。 现在供给能力充足了,应该是有能力也可以腾出手来提升消费能力了。 供给——>消费——>新供给——>新消费——>......这是螺旋循环的,阴阳转换的,是如何打通任督两脉的问题,一通百通。

05-19 08:48

过剩的是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