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应该学习“系统思维”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0喜欢:3

作者:万维钢

来源:《得到》

转载时略有编辑


本文所讲的系统思维的思想都是比较基础、通俗易懂的。但这些思想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绝大多数最需要系统思维的人——比如说政府官员——不根本懂系统思维。某些自命不凡的名校“高材”,自称有百科全书知识面的“知道分子”,也完全不了解系统方法到底是什么样的。

你一定使用过“系统”这个词,你可能经常使用“计算机系统”、“医疗系统”这些说法。一堆互相之间有关联的东西,如果我们说这是一个“系统”,其中似乎就应该有一些高级的说道。那是什么说道呢?可能一般人只是觉得这么说更正式而已。


系统思维,并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事实上任何一个传统文化里都没有系统思维。你不会在东西方的经典里发现系统思维的智慧,古代圣贤没说过有关系统思维的名言。系统思维是个完全现代化的思想,过去这几十年才刚刚成熟起来。


到底什么是系统思维?既然古人没有这个思想日子也照样过,为什么现代人应该学习系统思维呢?我想给你简单说说。人的思维习惯,一般情况下考虑问题,都是只考虑一个东西。这个工具怎么用,这件衣服好不好看,这个人可不可以信任,这个店铺值多少钱……你把这一个东西搞明白了,问题通常也就解决了。


这个思维习惯非常强大,以至于当我们面临明明是好多东西的问题的时候,也是从“一个东西”入手。我们常常把一群人或者一个组织,默默地当作一个人。比如说“球队休息得不错”“咱们公司现在是高速成长”“敌人军心涣散不堪一击”,其实都是用一个拟人的形象代表了一大堆东西。这种思维其实还是在研究“一个东西”。


如果非得深入到内部去研究一堆东西,我们又习惯于把这一堆东西的运行机制给归结到一个人身上。比如“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说的都是想让一个人去带动一堆东西,这仍然是“一个东西”思维。那如果出了问题,原因通常也就只有一个,而且通常是因为有“坏人”。公司业绩不行,那肯定是CEO没能耐。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被灭,那是因为主将赵括纸上谈兵。


这种把什么事儿都归结于一个东西的思维,我们可以叫做“线性思维”。线性思维很多时候是好使的。比如现在突然爆发了一个传染病,那你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这个病毒的问题,病毒就是这个坏人。找到病毒的抗体,问题就能解决。古人的思维能力,基本上就到这里了。只能看到一个东西。很多领导要求手下“团结如一人”“如臂指使”“统一思想”,除了团结有时候真有好处之外,大约也有思维方式的原因。把一堆东西变成一个,他才能思考。


但真实世界并不总是这样的——事实上,真实世界通常不是这样的。

比如说,让你管理一个自然保护区,你要怎么做,才能把它给做大做强呢?保护区里有老虎,有鹿,有草地。你不可能把这些东西当作一个东西。老虎和鹿不可能团结如一人。老虎太多,鹿就会大幅度减少,那是你不愿看到的。可是如果老虎太少,鹿没了天敌就可能大量繁殖,那草地又受不了。你要怎么做,才能让保护区和谐地、可持续地发展呢?


这就是系统思维出场的时刻。首先你得把保护区看做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东西。所谓“系统”,关键就在于它不仅仅是一大堆东西在一起,而必须是这些东西之间要存在强烈的关联。你把其中任何一个东西弄得再明白也没用——你必须厘清各个东西之间的关系,才能解决系统的问题。线性思维考虑的是一个点。系统思维考虑的是很多个不同的点,以及这些点之间的关系。


系统思维不属于任何一个传统的学科,不是物理学,不是数学,不是哲学也不是通常的管理学。系统可以是一个生态环境、一个公司、一个学校、一个经济体,或者是你自己的一堆工作。这些系统看起来非常不一样,什么领域都有,但是它们内部的互动关系,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说,系统内部有各个部门——或者叫做“要素”。这些部门有一个共同的大目标,比如说所有中国人都希望中国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所有生物都希望一个生态环境是美好的。但与此同时,各个部门又都有各自的利益和小目标。这些小目标不会跟系统的大目标完全一致。


那么当一个领导说各个部门要“齐头并进”的时候,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有些部门获得的资源增加,有些部门的资源就得减少。有创新,就得有淘汰。系统中各个部门不一定都有自由意志,但是它们不会都按照你的意志行事。再进一步,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通常有比较稳定的关系。老虎总是吃鹿的,校长总是管着老师,而学生不能管老师。系统思维,会从这些关系之中寻找“反馈回路”。如果你关注系统中某个量的库存,那么正反馈回路会让这个库存不断地增加或者减少,而负反馈回路则总是想要把库存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书中有很多具体的例子,咱们随便说个简单的。比如说赚钱。你库存的钱越多,就可以用更多的钱去投资,你投资产生的利润就越多;利润越多,你的钱又会进一步增多。投资——赚钱——投资,这就是一个正反馈回路。反过来说,税收则是一个负反馈回路。钱越多,你要交的税就越多,这样你攒钱的速度就会稍微放缓一点,同时政府还可以用税收给没有钱的人发一点福利,这样贫富差距不至于太大,系统才能持续发展。


“反馈”这个思想古代也有,有识之士能意识到土地兼并导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机制。但是,古人常常会因此把富人视为坏人,认为要想解决问题就得解决富人,这就不是系统思维了。真正的系统思维不但要通盘考虑穷人和富人,还得考虑系统中土地、商品、资源、就业、环境等等一系列的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意识古人就不行了。


只有到了现代,我们才有能力去影响一个系统,我们才有机会用系统的眼光考虑问题。首先你得超越只看“一个东西”的线性思维。很多系统出问题不是因为其中哪个东西坏了,而是东西和东西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那么你就会知道,直接的命令,往往是解决系统问题的下策。国民生育率低,那就直接命令妇女多生孩子,这行吗?使用某种反馈机制刺激、调整系统内部的价值观,才是更好的办法。反馈回路是系统思维的关键。特别是负反馈回路,它能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如果一个系统发生衰败,你应该首先考察是不是有个负反馈回路有问题。

一个系统不是一个人,政府不是家庭,治大国不是烹小鲜。掌握了系统思维,你就会遏制自己想让一个系统变成一个东西的思维惯性。你会意识到好的系统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最好的系统应该充满活力,各个部门有自组织能力,整个系统有演化和抗打击的能力,上下级的关系能够达到某种平衡,而不是一切行动听指挥。


你会发现系统思维跟现在流行的一些新概念都是有联系的,比如说“涌现”“去中心化”“多样性”等等。而在系统思维这个框架下,你也许能把这些概念融会贯通。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管理一个公司,更不用说治理国家了。但是系统思维对个人也有用,美国作家、“呆伯特”系列漫画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就把自己的写作事业当作一个系统。


“系统”的意思是亚当斯并不在乎某一个作品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收入,他在乎的是怎么让自己的写作系统发展起来。他不停地写和画,他测试各种写作技巧。他积累的系统要素不是稿费,而是技艺和声望。效法亚当斯,你可以把自己的“运气”当作一个系统去经营。只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也就是大概率能让你“赢”的事情——不计一城一池之得失,不被短期的波动影响情绪,那么长期下来,你就会是一个运气好的人。


所以你看,只要你能意识到系统中有很多很多东西,其中一个单个的东西并不重要,这一点就已经能让你想明白很多事情了。而如果你有机会做更大的事情,去左右自己之外的系统,那么掌握一点系统思维,对你和对别人,都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