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wuhan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喜欢:3
针对一些人对集运运价的担忧,造船的担忧,还有世界经济衰退对需求的影响等等。。。这都是可能对利润造成伤害的因素。
先说:造船和需求下降。这两个一起说,是因为其影响的本质是一致的,可以归为一类。参考疫情初期,集运航司的应对。或停航,或降速航行,硬是把疫情变成了集运价格的起涨点。环保要求,船员轮换,船的保养,船加装清洗塔等等各类理由都可以进行对冲。降速航行这一条,航速减半的话可以对冲掉多少需求的减少,和多少条船。所以,航司的竞争态度更重要,更有决定性意义。
再说运价。航司的运价现在没有整体性的下跌。当然,从行业利润率上看,的确是偏高的,有回归的需求。但是,考虑航司的态度,价格回归的速度不会快。谁会和钱过不去?再考虑到GSBN的推进,很可能出现的一种状况就是:价格在回归的路上,原有的定价体系崩溃了,被新的价格体系取代了。如果参考物流企业的利润率,集运价格的回归路在美西4000-6000被打断,是能长期稳定下来的。

热门回复

很多海控的投资者并不是没有分析能力和逻辑水平,关键还是我执限制了他们从反面来思考的能力,先入为主,陷入了不能不能自拔的泥沼,我这两年也是在海控的不停正反思考才理清头绪和自己的问题的,才最终彻底走出来了。目前海控的投资者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没弄明白:1.2020年疫情初始的停航保价和2022年甚至2023年的停航保价的供需背景有巨大的差别,结果也会大相径庭;2.不能客观理性看待联盟的稳定性和控盘能力,忽视了联盟外运力高速增长的现实。3.行业TOP5 在各港口货柜码头都有入股,但明年供需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个其实算不上什么优势,需求不足时,码头还希望有更多的联盟外的船来停靠呢。4.对于端到端和GSBN和数字化,集运TOP5都知道这个趋势,并且投入和进展速度丝毫不亚于海控,集运界类似GSBN的平台有好几个,也是激烈竞争的态势,GSBN能否胜出,要看是否有碾压对手的综合实力。5.至于海控是否能美森化电商物流化,靠GSBN来完成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的全流程把控,获得超额和持续的竞争力,建议具体的投资者以货主的身份去MSK SPOT和COSCO commercial SPOT各建个账号体验下就会有理性的结论了,另外建议再上上已经过七轮融资市场上估值最高的国际物流一站式平台 运去哪,体验下服务,思考下海控在平台和数字化潜力如何,应该就不回盲目乐观了。6.集运的端到端的口号已经喊了快三十年了,最早各集运都有自己的物流公司,来实现港-港向端到端的服务延伸,但这方面一直没有货代做得好,究其原因还是基因所致+路径依耐,想完美转型非常艰难。集运这两年赚了大钱,在后续从高点慢慢回落的过程中数字化和端到端过渡慢的集运公司将会在新一轮的洗牌中被兼并或淘汰,海控的命运决定在经营者手中,未来十年平均的稳态自由现金流决定其估值中枢。7.斗胆预测下,目前的罢工和塞港,叠加三季度的旺季,运费将再次上扬,股价在资金和情绪的驱动下,或许还会有一波到18-19元的行情,这将是投资者绝好的落袋为安或解套出走的良机,切莫恋战!

2022-07-18 13:22

高运价,一趟利润就能买下一艏船,怎么不吸引别人进入这一个行业。联盟内的成员可以去抢租船,可以下订霸占船台,但是不可能把资源完全控制住,总有漏掉的。总的占比不大,不可否认联盟依然控盘!

非常同意,对于中小货主来说,端到端,像海狗这样的公司,绝对不可能做得比货代好,货代可以把货主当爹一样服务,

2022-07-18 16:15

以后不仅要有船和码头,还要能提供一站式的一条龙服务。例如:拖车、金融服务、报关。。。。。。
客户是上帝。上帝只需要说出需求,然后就可以以上帝的视角看全流程进度。

2022-07-19 22:14

阿里堵的那会,海狗的船可是后来都比他优先

就喜欢听别人瞎说,公共码头了解一下,阿里堵的时候海狗的船一样堵,你以为海狗满世界都有码头?

你可以租船,就像阿里一样,但是你没有码头泊位,你还多运快跑?运到美丽国都停不了岸!

2022-07-18 16:10

光有船没用。还得有码头

现在三大联盟的运力占比不断下降了,散船不断增多,而且运价在高位,想靠停航来维持高运价就是白日做梦,这么高的运价,跑得越快赚得越多,你停航对手就笑了,低运价的时候停航保价很好理解,跑得再快也赚不了多少钱,不如慢慢跑,而且那时候没有什么外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