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Kin金Delta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2
很多海控的投资者并不是没有分析能力和逻辑水平,关键还是我执限制了他们从反面来思考的能力,先入为主,陷入了不能不能自拔的泥沼,我这两年也是在海控的不停正反思考才理清头绪和自己的问题的,才最终彻底走出来了。目前海控的投资者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没弄明白:1.2020年疫情初始的停航保价和2022年甚至2023年的停航保价的供需背景有巨大的差别,结果也会大相径庭;2.不能客观理性看待联盟的稳定性和控盘能力,忽视了联盟外运力高速增长的现实。3.行业TOP5 在各港口货柜码头都有入股,但明年供需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个其实算不上什么优势,需求不足时,码头还希望有更多的联盟外的船来停靠呢。4.对于端到端和GSBN和数字化,集运TOP5都知道这个趋势,并且投入和进展速度丝毫不亚于海控,集运界类似GSBN的平台有好几个,也是激烈竞争的态势,GSBN能否胜出,要看是否有碾压对手的综合实力。5.至于海控是否能美森化电商物流化,靠GSBN来完成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的全流程把控,获得超额和持续的竞争力,建议具体的投资者以货主的身份去MSK SPOT和COSCO commercial SPOT各建个账号体验下就会有理性的结论了,另外建议再上上已经过七轮融资市场上估值最高的国际物流一站式平台 运去哪,体验下服务,思考下海控在平台和数字化潜力如何,应该就不回盲目乐观了。6.集运的端到端的口号已经喊了快三十年了,最早各集运都有自己的物流公司,来实现港-港向端到端的服务延伸,但这方面一直没有货代做得好,究其原因还是基因所致+路径依耐,想完美转型非常艰难。集运这两年赚了大钱,在后续从高点慢慢回落的过程中数字化和端到端过渡慢的集运公司将会在新一轮的洗牌中被兼并或淘汰,海控的命运决定在经营者手中,未来十年平均的稳态自由现金流决定其估值中枢。7.斗胆预测下,目前的罢工和塞港,叠加三季度的旺季,运费将再次上扬,股价在资金和情绪的驱动下,或许还会有一波到18-19元的行情,这将是投资者绝好的落袋为安或解套出走的良机,切莫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