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回复@吾是顾胜: 我最近在大量看投资的书籍,对于peg指标有过类比思考,就是用pe/扣非净利率,也算是殊途同归,不过我的思考表表面,建议丁兄对市赚率做个量化回测,我觉得再加个条件,历年经营性现金流大于净利,回测结果直觉会不错。//@吾是顾胜:回复@ericwarn丁宁:丁宁兄弟:
“所以在以上指标中我选择PEG进行一些改良用做估值判断,那就是对分子的PE进行含债调整、同时将分母的净利润成长率(有的地方是用税前利润成长率、营业利益成长率、营收成长率)换为权益报酬率”-------摘自冯柳文章。
我也是今晚第一次看到冯柳的这篇文章,他确实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这个估值法。这就叫英雄所见略同。若你要出书,便需要考虑这种情况。
引用:
2023-11-07 21:00
最近在谈公费出书《巴菲特的投资秘密》,刚好又获得了雪球网的“十大新锐用户”提名。为了感谢各位投票的球友,决定“挤出”干货,写个系列文章。如果觉得市赚率有用的话,请给我投票,万分感谢。11月7日~11月16日,每天可投一票,投票页面: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04-08 12:14

我能力圈偏弱,所以只买知名大票。很多知名大票,都通过回测了,所以还是基本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