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7喜欢:23

简单的复了下盘,目前看,之前唯二的两个弃子:房地产生物医药,仅剩生物医药是唯一的弃子。。。

上周,在一系列的传闻和周5的三个政策刺激下,房地产走出了暴涨模式,从底部反弹超过50%的比比皆是。

对于地产,要么信,要么坚持不信。。。我依然维持后面的观点。

从三个政策上看,力度要比当年棚改货币化要差很多。地方托底存量房的资金量也远远没有外媒传闻的数万亿托底多,而地方目前有多少钱,在刚刚做完一轮债务置换后。。。

在目前居民负债率已经高达 近70%多的情况下,降低任何首付也无法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当然,我乐见这轮能撬动一下中国资产重新定价,无论地产终局如何,都不妨碍这些超跌的资产进行估值修复。

这是一轮解套逃命的机会,无论是对于手里房子太多,或者是地产股东来说。。

这轮地产不爆托底,或许能让剑走偏锋的美联储利率政策走向转向,毕竟对方的资产都开始涨价了,也很难再收割了。。。

生物医药更多是和老美利率政策相关,只能等待了,如果一直集中在这个板块的人,

我的建议还是坚持。市场仅剩的唯一弃子。

中间的变量就是老美利率政策,国内医药政策,反腐结束,老美打压药企转向缓和。

医药产业的中长期逻辑还是老龄化的庞大市场需求和人类对改造自己孜孜不断的需求。

说道底,还是老美想买了没,想买东西了,打压的政策阶段性的就会消失,这就是我说的,如果降息了,制裁这个东西其实本质上就会边际减缓,更何况很多人现在已经把法案当成实质性生效了。。。

当然中长期,老美对我们的折腾是不会减少的,直到决出胜负。。。

半导体和生物医药,一直都是老美的核心赚钱产业,也是能够锚定其货币价值的为数不多的制造业锚。。

这也决定了,在这两个产业的博弈与对抗,是会非常激烈的。

精彩讨论

金融街行藏05-18 11:09

市场在底部会不断放大鬼故事,但却忽略一些前兆性的好转,去年12月开始的订单复苏,今年大量的创新药出海案例以及最近药明康龙参股公司被高价收并购这些事儿都指向创新药周期复苏,地产是政策性驱动的阶段性股价上涨,但创新药是周期驱动的长期股价上涨

嚮前走05-18 13:18

算是重仓,不存在坚持,估值低位,行业前景大
至于医疗反腐和 M 掐脖子、医保统筹,问题不大,恰恰是买好价格的机会…
因为不懂,所以全是 ETF,持仓综合下来在-10% 以内,能接受,有行情的话两天转正(20 年左右 历过,就是仓位太低意义不大),这次重仓前行,主打一个陪伴
$医药龙头ETF(SH515950)$
$生物医药(SZ399441)$
$港股创新药ETF(SH513120)$

schan05-18 12:55

生物医药可以,但不一定是cxo

魔人哈兰德05-18 12:42

信口开河的大V,居民存款暴增10万亿,哪来的没钱? 涨起来钱就都出来了。另外货币一直超发,外汇管制,股市坑多,钱能去哪里?

投资银行慢慢变富05-18 12:20

上个月万科还是人人喊打牛夫人,现在又变成小甜甜。问题是地产去化资金周转闭环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

全部讨论

市场在底部会不断放大鬼故事,但却忽略一些前兆性的好转,去年12月开始的订单复苏,今年大量的创新药出海案例以及最近药明康龙参股公司被高价收并购这些事儿都指向创新药周期复苏,地产是政策性驱动的阶段性股价上涨,但创新药是周期驱动的长期股价上涨

05-18 12:42

信口开河的大V,居民存款暴增10万亿,哪来的没钱? 涨起来钱就都出来了。另外货币一直超发,外汇管制,股市坑多,钱能去哪里?

05-18 11:40

复了下盘,看了帐户上的药明生物,再看了恒生科技,难过的心更难过了

05-18 13:18

算是重仓,不存在坚持,估值低位,行业前景大
至于医疗反腐和 M 掐脖子、医保统筹,问题不大,恰恰是买好价格的机会…
因为不懂,所以全是 ETF,持仓综合下来在-10% 以内,能接受,有行情的话两天转正(20 年左右 历过,就是仓位太低意义不大),这次重仓前行,主打一个陪伴
$医药龙头ETF(SH515950)$
$生物医药(SZ399441)$
$港股创新药ETF(SH513120)$

05-18 11:09

房地产涨价或者维稳有利于经济基本面的维稳,如果大家看病就医涨价呢,社会情绪负面,不稳定因素马上就会出现,这两者核心逻辑正好相反。

05-18 12:55

生物医药可以,但不一定是cxo

05-18 11:05

m

现在真的就是布局生物医药的时刻,坚信

05-18 15:00

医药没法跟房地产比,医药不行没关系,普通人反正有病吃点中草药该干啥干啥,有钱有权的永远不缺最顶级的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