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8喜欢:6
文章写的很好,对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路径也分析的很准确。
很多投资伊利或者乳制品的投资者可能都犯过这样的错误,就是拿欧美日韩的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来框中国的市场空间,关于这一点多年前曾经和一位资深伊利投资人有关激烈的辩论。
对于中国的乳制品龙头来说,发展液态奶之外的乳制品市场会是未来最重要的工作,只有这个方向才能提高人均消费量和消费额,因为液态奶的附加值相对奶酪、奶油、炼乳、奶粉等来说是比较低的。
对于伊利来说,想要真正拓展自己的市场天花板,国际化和多元并购是绕不开的两条路,雀巢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不要什么品类和市场,都迷恋于自己亲自干,因为品牌定位理论告诉我们,很难用一个品牌来实现不同品类产品的全覆盖。而国际化发展,也需要借助海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零开始发展自有品牌是一条吃力不讨好的道路,等以后站稳国际市场之后再去做或许更现实一些。$伊利股份(SH600887)$ $蒙牛乳业(02319)$
引用:
2024-05-22 10:32
5月20日我去现场参加了伊利股东会,持有伊利3年多,这算是第一次近距离和公司交流。很遗憾这次股东会没有安排现场的提问环节,不过晚宴的时候,邱总和赵琳总代表伊利来给每桌股东敬酒,也和大家都进行了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相信很多人自己比较关注的问题都在这些交流中得到一些答案。这次股东会...

全部讨论

05-22 17:31

格力:我感觉你在批评我,但是我没有证据。

05-22 17:35

看不到伊利国际化的优势,中国制造业出海的优势是因为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和全产业链优势,伊利要出海,奶源在海外,价格也没有优势,品牌优势更没有看到,国际巨头在海外市场不管是品牌影响力,还是渠道优势伊利都打不过。$伊利股份(SH600887)$

05-22 17:45

奶制品是嘴巴股是要持续要消费的,未来空间很大,天花板还远远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