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6喜欢:3
附图说的基本上都是错的。
当初剪切粘贴的不是商业模式,而是产品,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商业模式,大家都还免着费呢,商业模式是炒股人的梦里给安在公司上的。
当年互联网公司在做的是把当时现有的产品剪切粘贴到互联网上,新闻+互联网(Excite、Yahoo、新浪、搜狐网易、MSN),零售+互联网(Pets宠物电商、eToys卖玩具、Boo卖衣服、亚马逊卖书、当当卖书、淘宝全卖、易趣),只有谷歌Facebook等少数公司满足的是有互联网后的新需求。
同样是网上卖东西,网上卖书的亚马逊怎么就是附图说的“围绕全新商业模式设计”了?
失败的公司失败原因也不一而同,如果说有共同点的话,就是烧钱过多,比如附图文中提到eToys,1999年2.27亿的市场费用,仅创造了2.15亿销售额;Pets的拉新成本是每客户400美元;Webvan(美团的鼻祖)每接一个订单就亏损大约130美元。
怎么说的,附图是很典型的炒股的人的一知半解的经验总结。
引用:
2024-05-17 14:02
好像是这样。

全部讨论

05-17 14:46

这个说的很好,现在的互联网巨头并不是一开始依赖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一直吃到现在,一方面管理要不断迭代,一方面商业模式也在不断进化和开疆拓土。
比如亚马逊一开始卖书,后来卖百货时着重提升了物流体验和会员制,形成护城河,后来又涉足云计算。
当年的互联网三大门户,搜狐就弄出个输入法,新浪现在只有微博赚钱,网易则变成了游戏巨头。
说当年就看出什么商业模式,纯纯的岁月史书。

05-18 08:29

mark

05-17 20:20

还有58的鼻祖craiglist,维基,游戏,都是搬运到网上

05-17 17:16

即使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也有一大堆公司在竞争,譬如团购

05-17 14:53

跟着仓老师学习下。

05-17 14:41

有一个叫priceline的公司,奇迹般的活下来没烧死自己,算是少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