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又加错-刘成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42喜欢:1
我还是相信网络效应的韧性的。

热门回复

2022-02-03 14:23

我发现很多海外华人,尤其是北美中老年移民,往往非常依赖微信。如果正好自己的社交圈子也都是华人,那么经常会产生“FB产品没人用”的印象。然而这个印象是错误的----就在这份爆雷的财报里、最拉胯的产品Facebook app,依然有29亿MAU和4%的年化增长。

2022年2月份再次给大家鼓劲。。。

2022-02-04 10:27

相信Facebook全家桶网络效应的原因在于我自己的体验。就简单的说一点:用过那么多社交平台(msn、微博之类的就不说了)WeChat、Line、telegram、messenger,只有messenger上的朋友10几年了,都不会走散。但用了WeChat,那Line、telegram、messenger上的朋友就看不到了,久而久之就失联了。用Line、telegram也会是类似的情况。但一打开messenger,各国各背景因为各原因在各场景中加的好友,大都还在上面。即便不怎么活跃了,也会偶尔出现,至少不会断联。所以,我相信“Facebook账号就是一个全球性ID”。想要社交全球化、想要触及各个领域背景的人,非用Meta不可

2022-02-04 14:21

把中国人重度使用微信作为参考系的话,美国人使用FB确实是比较轻度的。但是美国人使用各种通讯工具是很少的,这就显得FB 的粘性很强了——我说个大家肯定想不到的事,我认识的不少人不用任何的即时通信APP,他们给我发照片视频还在用彩信 ——大家还记得什么是彩信吗?[吐血]

2022-02-04 03:52

我美国同事从上到下一水儿的用FB,互加好友,我只好随大流开了FB账号,就一个阿姨特立独行,用ins。所以我国内WX,国外FB

北美(美国+加拿大)1.95亿DAU,2.62亿MAU。美国+加拿大一共3.7(3.3亿+3800万)亿人口,确实不如微信在中国普遍,但说“没人用”是认知上有问题。

2022-02-03 15:00

年轻点的一代移民,绝大部分是微信为主。我FB好友186,但因为其中大部分同时是微信好友,所以很少彼此在FB上联系。FB更多是看本地社区的Groups。

的确是这样,而且他们用邮件非常多,用于沟通比较正式的事情,或者dating,而这些我们国内是使用微信更快捷地处理,小龙说 微信本质上一个即时邮件系统。

有代际差异。如果你去问20岁左右的年轻人,大都不用face book。至少加拿大大学校园里的样本是这样的。

2022-02-04 09:16

investing is just so hard for most of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