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kshhhhhh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8喜欢:3
公司财务问题别人已经答过了,我就说点行业干货吧。首先,水泥行业的特点是运输有半径限制,水泥太重了,长途运输成本太高。所以各家水泥厂基本都有各自的辐射范围。竞争也是局限在当地。海螺占据了长江中下游这部分经济最发达,水泥需求最大的区域,布局了低成本的矿山和港口,经营效率极高。第二,水泥的存放时间短,印象里大概只能放1个月,熟料的可存放时间长点。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太低,影响水泥凝结,是不能施工的。所以,北方冬季基本上没有水泥需求。但水泥又不能长期存放,导致不能冬季生产,夏天来卖。所以,名义产能必然是要大于需求的。并不是产能过剩。第三,前几年在政府的授意下,中国建材收购了各地中小水泥厂,提高了市场集中度。同时,各地的水泥企业在政府的默许下联合起来,形成价格联盟,不断抬高水泥价格。当然还有一些产能退出。包括中国建材最近几年都在不断提减值,部分原因就关掉了部分收购的水泥厂。这就是那几年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后来水泥价格越来越高,下游企业怨声载道,发改委就派人下来检查工作。之后,水泥价格就保持平稳了。其中原因,你懂的。基本上这几年水泥价格保持稳定。价格的涨跌其实取决于政府的态度。
有一年没跟踪水泥了,如有错漏,欢迎大家多批评指正。

热门回复

水泥:从12月水泥产量解读:价格缘何提前入冬?



春节前的1-2周下游建筑工程和搅拌站开工率下降,水泥的价格回落较往年提前一周。在春节较晚的节奏下,1月份量价旺度明显低于预期,体先供需格局较不理想的现状,



不得不重视:东北地区产量的高增长

东北地区12月水泥产量同增34.69%,较11月的同比增速有进一步加速。东北地区11-12月早已进入冬季停工期,但是水泥产量同比产生大的增幅,这意味着跨区域运输逻辑正在继续j加速。随着跨地区贸易路径的进一步理顺,2021年东北地区有望进一步实现增长,东北地区的输出更趋向于规模化和有序化,1)水运:辽宁水泥熟料在当地工厂装箱后,经盘锦港/营口港出海、南通港中转,再通过内河运输抵达浙江德清港区;2)陆运:吉林水泥熟料通过亚泰铁路专用线开往山东济南湖田站,全程近1700公里,再通过内河运输到江浙地区。

2021-02-07 23:06

水泥

2021-02-07 23:00

好久没关注水泥了。今年价格好像要差点。

2021-02-07 22:58

是嘛!缘分。[大笑]

杭州和沈阳,近2000公里的距离,对短腿水泥而言本无任何价格相关性,但今年下半年开始,明显的价差收窄且价格显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我们所说的“外溢效应”导致的相关性显现;



华东:价格再难“好上加好”,但整体供需结构稳定,盈利有望高位维持



华东与中南地区2020年12月水泥产量均分别同增6.46%,7.69%,相较于11月的增速基本延续。水泥产量同比增长的同时,但水泥价格上攻周期却提前结束,12月底华东中南等地区水泥价格同比下行约20-30元/吨,其中部分高弹性地区同比降幅超过100元/吨,量价背离的趋势在最2020年年底得到了最终确认。量价背离的明显表现

2021-02-07 20:11

转转

2021-02-07 18:5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致很多行业成本大幅度上涨,特别是建筑行业,混凝土钢材铜等主材均成倍上涨,受益的是强迫民营企业退出的国营资源性企业,无赖行为

我刚分给这个回答 ¥30.00 悬赏奖金,也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