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帅金融学讲义》读书笔记 十八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金融思维方法论:金融其实是人生决策。

1、预期思维

资金能够在社会上实现流动,本质上是因为融通双方关于未来形成了某种共同的预期。对过去毫不留恋,对于那些并不清晰的将来具有强大的好奇心和去改变的意志力。人会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2、贴现思维

折旧(损耗、成本)是决定资产贴现率的重要因素。知识、技能、智慧等资产在时间维度上可以进行累计,只要你的累计速度超过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你的资产不但不会折旧损耗,反而肯能增值。一个人必须以更长远的未来为起点考虑问题。记住了要高增长和低折旧,才能提升自身价值。

3、复利思维

加速度思维,我努力了很久,看得见的效果却并不很明显,这种感觉会伴随着很大的挫败感,让人坚持不下去。首先要完成0到0.1的突破,只有经过一个阈值之后,复利的加速度才会显现。案例:作者备考GRE时背单词的经历。加速、加速、再加速,直到突围为止。初始速度不够的话,实现复利效应会耗费长得多的时间。

4、风险思维

底线思维,控制最大回撤,本质上就是控制风险的下限。输得少,才能活下去,成为赢家。突破思维,要大胆突破当下框架的束缚,快速进行认知迭代,并将认知付诸现实行动。

5、杠杆思维

放大效应是不分方向的,最终结果取决于资金的使用的地方。借力思维,周围的很多因素都是杠杆,要在合适的时间节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杠杆。硬核思维,支点,在正确的方向上用力,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人要有内核。

6、信用思维

信用是隐性的货币。一个人具有信用思维,意味着他能够更快速‘立信’并更高效地‘使用’他们,信用思维是一种将信任转化为资本的思考方式。

思考

投资和人生决策中运用这些思维方法,理解财富,理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