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69喜欢:16

【胰岛素行业研究】通化东宝甘李药业谁会胜出?
今年上半年,通化东宝市值超过甘李药业的时候,人们质疑甘李药业,现在又质疑起通化东宝来,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理性的行为。从发言的内容也不难看出,有的股友甚至对行业和公司都不甚了解就一番妄议。

皇帝轮流做,明日到我家。股票价格到了该涨的时候,压也压不住。
这几天,有一些球友给我留言,我没有精力一一回复,因为涉及行业、公司、集采的问题,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我跟踪通化东宝和胰岛素行业十几年了,近几年也写过不少贴文,股友关心的方方面面问题都有比较系统的述及。
实事求是说,一切杂音(包括股票价格短期波动)都不会影响我的思路、操作以及看好通化东宝的坚定信念。股友问:未来3-5年,甘李药业、通化东宝谁会胜出?
我的观点:未来几年,两家公司在胰岛素行业乃至整个医药领域的地位都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两家都是非常优秀的生物医药公司。至于谁胜出,目前可能难以有准确的定论。
1.关于胰岛素集采
通化东宝二代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中标价格高于甘李药业60%,门冬胰岛素中标价格高于甘李药业接近80%。胰岛素集采后的2021年2季度-2025年,甘李药业盈利(利润)落后通化东宝近30亿元。甘李药业何时能够消化或者追赶上通化东宝30亿元的利润差距,目前尚不能确定。
有人提出,新一轮胰岛素集采甘李药业涨价,通化东宝跌价,我以为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确实,甘李药业胰岛素不能再降价了,公司亏损是不可以持续的,而通化东宝可能也没有降价的意愿。原因有三:如无政策干预,胰岛素降价并不能换取销售量增长;国内胰岛素就两家龙头公司(联邦制药胰岛素只占公司主营业务15%,且胰岛素业务体量也远远小于甘李药业、通化东宝),两家公司担当国产替代的重任,它们都不可或缺。甘李药业第一次集采通过降价获取市场份额之后,若再通过定向涨价增加公司销售额,果真如此的话,吃相就有一点难看了。

看到甘李药业“高顺位中标”的宣传,我一直以来不以为然,我认为:公司胰岛素集采决策失误。未来几年看结果,可能会更加清晰。
药品集采,不会无休无止地降价,国家一定会在医保支付、患者负担、公司利益等方面寻求平衡,否则就扼杀了整个医药行业生存与发展,国家政策绝对不会如此。
2.关于创新药研发
从人员结构看,甘李药业的研发能力高于通化东宝,这一点毫无疑义。这几年,两家公司对标国际巨头,产品管线布局羽翼渐丰且逐步全面。客观来说,在产品管线上两家之间没有谁比谁具有更大的优势。公司之间创新药研发处于你追我赶的状态,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是专业搞企业出身的,我感觉对公司不能有不切实际的要求。
创新药研发成功与失败具有不确定性,这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两家公司现有研发的药品中,以后哪一家公司会出爆款也不确定。我的观点:创新药研发与产品管线布局是一个“少而充分,多而必要”的命题。
3.关于国际化
我非常直率地认为,两家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上所谓的差距,肯定没有市场说的那么大,国际化的真实场景,还有待未来检验。
...

想当年,甚嚣尘上之百灵(苗药)、衡誉(波兰胰岛素)、天麦(口服胰岛素)、胰岛素集采“赤脚的不怕穿鞋的”的故事,一个个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无意抬高或者刻意贬低一家公司,我们到股市为赚钱而来,不尊重客观实际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以上个人意见,未必正确。
$医药ETF(SH512010)$ $生物医药ETF(SH512290)$

精彩讨论

WB9s92023-12-13 08:21

我支持甘李药业。
1.员工结构,东宝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这是高技术行业。
2.甘李在技术领先的情况下,集采敢大手笔降价,说明实足的财务实力和长远的市占率和提高影响力的战略魄力。
3.东宝1985年成立,1994年上市发展到现在还这个水平,这足以说明竞争力的低下。

金山之旅2023-12-13 08:49

通化东宝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获批上市晚于甘李药业、联邦制药,通化东宝中标价也远远高于另外两家,但却在集采这两年快速放量(今年达到1000万支),说明了什么?

戬谷罄宜2023-12-13 09:32

先说句对不起,要讲一句冒犯的话
“博士多就牛逼?”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这张图$甘李药业(SH603087)$ $通化东宝(SH600867)$

全部讨论

2023-12-13 08:21

我支持甘李药业。
1.员工结构,东宝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这是高技术行业。
2.甘李在技术领先的情况下,集采敢大手笔降价,说明实足的财务实力和长远的市占率和提高影响力的战略魄力。
3.东宝1985年成立,1994年上市发展到现在还这个水平,这足以说明竞争力的低下。

通化东宝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获批上市晚于甘李药业、联邦制药,通化东宝中标价也远远高于另外两家,但却在集采这两年快速放量(今年达到1000万支),说明了什么?

2023-12-13 08:52

1、成年人可以不做单选题,可以多选。看重赛道,两个都配置些,哪个在竞争中走出来再优化仓位即可;
2、个人认为东宝最大的隐患不在研发、不在集采,而是大股东和董事长都有定位于独立上市的体外公司。

2023-12-13 08:01

必须是通化东宝,林园都看上的好票。

2023-12-13 17:00

其实更应该盯紧国际市场,国外十倍于国内市场,总感觉国内这200亿的市场规模其实很小,谁能打开国际市场,谁就是,No.1

2023-12-13 05:55

金山老师说的有理。药品主要还是:一看疗效,二看品牌,三看用药习惯,四看医生首次处方,五看价格。
创新研发方面,通化东宝和甘李有差距,但不至于那么大。甘李的产品和东宝的产品,相差不是那么大。
国际化方面,东宝有一定差距,看下一步会如何,东宝在这方面有自己的想法。

2023-12-13 05:56

这么早起来写东西?

2023-12-13 06:22

年初,我是从管理层角度考虑,甘李董事长74岁还未交班,才全部将甘李切换为东宝!
虽然现在事实来看很打脸,但我依然不后悔,因为投资就是要知行合一,赚自己该赚的钱!鹿死谁手,需要时间检验,我也认同两家都能跑出来,就像伊利,蒙牛,美的,格力,京东方,tcl科技,任何行业都有龙一,龙二。要看整个行业是否在在增长,这样都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