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投资者1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6喜欢:7
地产公司的负债,常见的说法是只需要关注有息负债,很多公司虽然负债高但很多是合同负债,只需要关注有息负债。这个说法在行业上行时没啥问题,但如果进入行业下行周期,估计就不能这样说了。合同负债,虽然不需要付息,但毕竟是债,是需要偿还的,不可能一直欠着不还。像合同负债,最终还得要交付。如果合同负债很大但月度销售收入不高,估计交付上会出问题。当然,政府背书信用无限的央国企不受影响。
万科:2021年中报合同负债6942.28亿;2022年中报合同负债5876.06亿;2023年中报合同负债4295.15亿
7月销售226亿,8月销售218亿,9月销售343亿
龙湖集团:2023年中报合同负债2465亿
7月销售121亿,8月销售125亿,9月销售145亿
金地集团:2021年中报合同负债1154亿;2022年中报合同负债1176亿;2023年中报合同负债971亿
7月销售105亿,8月销售121亿,9月销售131亿
招商蛇口:2021年中报合同负债1720亿;2022年中报合同负债1643亿;2023年中报合同负债1966亿
7月销售202亿,8月销售195亿,9月销售207亿
华发股份:2021年中报合同负债643亿;2022年中报合同负债685亿;2023年中报合同负债990亿
7月销售77亿,8月销售52亿,9月销售137亿
碧桂园:2022年末合同负债6691亿
7月销售140亿,8月销售140亿,9月销售77亿
新城控股:2021年中报合同负债1975亿;2022年中报合同负债2022亿;2023年中报合同负债1568亿
7月销售60亿,8月销售58亿,9月销售59亿
保利发展:2021年中报合同负债4425亿;2022年中报合同负债4343亿;2023年中报合同负债4417亿
像碧桂园合同负债高大6000亿以上,月度销售下滑到70亿水准,交付会出大问题。
从合同负债和销售来看,金地集团的合同负债/销售比一直处于相对低的水平,说明其已销售楼盘的工程进展相对而言是领先的,事实也是如此,金地集团很多在售楼盘都是已经完工或接近完工的水准,交付问题不大。
新城控股的月度销售数据真是神奇,一直在60亿上下,上报数据看来很不上心。
龙湖集团的销售和金地集团一个等级,但合同负债远高于金地集团,新城控股销售远低于金地集团,但合同负债也高于金地集团,什么原因?
$万科A(SZ000002)$ $保利发展(SH600048)$ $金地集团(SH600383)$

热门回复

以前太乐观了,下行周期的行业尤其是地产这种高杠杆的行业,只能采用最悲观的预期进行推演
金地集团,从有息负债,信用公开债偿还,应付账款及合同销售等指标综合分析来看,在行业里属于领先,差的是信用等级不如央国企及短期债务占比过高。如果后面暴雷,大概率就是行业没法稳住销售持续下滑,但这种情况在政策面明显好转的前提下,概率不大。

既然云飞天下提到应付账款数据,就罗列一下
万科:2021年中报应付账款6942亿,2022年中报应付账款5876亿,2023年中报4295亿
7月销售226亿,8月销售218亿,9月销售343亿
龙湖集团:2021年中报应付账款970亿,2022年中报应付账款962亿,2023年中报414亿
7月销售121亿,8月销售125亿,9月销售145亿
金地集团:2021年中报应付账款313亿,2022年中报应付账款358亿,2023年中报248亿
7月销售105亿,8月销售121亿,9月销售131亿
招商蛇口:2021年中报应付账款406亿,2022年中报应付账款473亿,2023年中报528亿
7月销售202亿,8月销售195亿,9月销售207亿
华发股份:2021年中报应付账款325亿,2022年中报应付账款278亿,2023年中报369亿
7月销售77亿,8月销售52亿,9月销售137亿
碧桂园:2021年中报应付账款3556亿,2022年中报应付账款2474亿,2023年中报2022亿
7月销售140亿,8月销售140亿,9月销售77亿
新城控股:2021年中报应付账款658亿,2022年中报应付账款400亿,2023年中报402亿
7月销售60亿,8月销售58亿,9月销售59亿
保利发展:2021年中报应付账款1254亿,2022年中报应付账款1294亿,2023年中报1423亿

2023-10-05 12:37

我把现金流模型假设调成地产行业规模继续下行30%,金地也能熬过来,无非时间久一点而已。
除非以下事项发生
1/银行续贷环节出问题,
2/深圳市场地产崩盘,杀跌40%
3/地产崩盘
4/经济崩盘
当然,现在国内外认为地产崩盘引发经济崩盘声音很大,所以地产板块在港股被杀的很厉害!
中短期对行业最大利好是老美加息周期结束

2023-10-05 11:41

龙湖要命的是应付税金380亿,金地只有10亿。
可能是龙湖用国际准则核算的缘故或者业态不同吧,否则太吓人了

2023-10-05 10:16

龙湖集团的销售和金地集团一个等级,但合同负债远高于金地集团,新城控股销售远低于金地集团,但合同负债也高于金地集团,什么原因?
大佬,这个原因应该是合同负债是并表的,销售是全口径的。因为金地的表外项目比较多,以至于销售额比较高,但是合同负债又相对少一些吧。

2023-10-05 10:13

万科是2569亿,吓死我了

2023-10-04 22:49

这两点都是,你说的正负两面都是。

2023-10-04 20:44

不是很懂啊,金地合同负债少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后续竣工交付压力小了,还是后继无力释放业绩

2023-10-04 21:22

对应财务数据就是应付账款工程款,金地22年以来缩表,金额从400亿回落到250亿。
其它房企应付账款很吓人,比如万科,比货币资金还多。
这种工程款如果自身信用好,没事。一旦有风吹草动,其实比有息负债还吓人,因为有息负债的银行贷款可以续贷,但工程量续贷难

深圳市场2023年其实是价跌量稳的走势,一二手房成交总和数前9月是超过去年的。前9月数据
2017年:5.4万套,2018:7.4万,2019 7.9,2020》10.7,2021:7.3,2022:4.1,2023 4.7
价格从2021年高点其实是下降不少的,当然统计局数据是没有多少下降的